首页>中医疗法>经络疗法>正文

经络与八卦

八与经络
 
八等于五
 
八,甲骨文写作:,《说文解字》:“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此解似乎欠一步。古人的数字也是象,象是为了表达意的,而这个意就是数字背后的哲学含义。但数字首先要显示象,而这个象要具备数字的含义,古人造出数字,其背后的哲学含义和作为数字的含义要同时具备才行。如五,不但要表示交互、相通之意,还要同时表示作为数字的“五”,所以本文将“五”解释为四方交通于中而成五,更符合古人的原意,因为这既表达了作为数字的五,也表达了五的哲学含义。同样,六既可用房子之六面来表达,还表达为天道循环、周流六虚之意。因此只是“八,别也”难以表达八的数字含义。八,别也,别于何处?
 
从上看,如果将上下左右看作东西南北的话,则“别”表达的是别于四方之隅,也就是别于东南西北四方之间的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角,四方与四隅加在一起构成了八方,如此才是八的数字含义,这从八卦中也得到了验证。
 
八卦,卦者,象也,故称“卦象”,八卦作为象,其所传达的意同样在太极图上。我们先看后天八卦,后天八卦源于《周易·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八卦是以卦画的形式立象,其背后表达的意是气的出、齐、见、役、悦、战、劳、成,然后周而复始的过程,也即太极圜道,即气的升降出入、生长化收藏的过程,只不过五行是将气化之圜道分为五个阶段,而八卦将其分为了八个阶段而已。
 
其实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八是由五演化而来,甚至可以说五等于八。何出此言?我们以《黄帝内经》中脾土的三个位置为例,这三个位置并非是古人有三种不同的认识,而是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土的作用的。
 
第一,脾主长夏。《素问·脏气法时论》记载了“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如果春夏是阳,秋冬是阴,则长夏就在阴阳之中,强调了脾居阴阳之中的含义。
 
第二,脾在四脏之中。《素问·玉机真藏论》:“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者也。”土在中央,以灌四旁,形成东南西北中的格局,强调土在四藏之中以及脾土执中央以运四旁的作用。
 
第三,脾土寄旺于四季之末。《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王冰注曰:“七十二日四季之月者,谓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各十二日后,土寄旺十八日也。”是说脾土寄旺于四季之末的各十八日。其实这是执中央以运四旁的另一种更具体的表达方式。四季之末是四季从一个季节向另一个季节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正是土——生长化收藏之化的功能的体现。如果春夏秋冬用位置来表达就是东南西北四方位的话,那么四季之末就相对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角,也叫四隅,而这四隅和四正加在一起排列起来就是八卦。相对于将居中的土分别到了四隅,具体表达了土执中央以运四旁的功能。如此五行就变成了八卦,这就是“八,别也”的含义,八卦其实是五行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图1)。
 
 
图1
 
中之化
 
其实五行和八卦源于对“中”的不同表达。我们知道五行的本质是生长化收藏,土为化。化是变化、转化、运化。变化、转化何物?木之生发变为火之繁盛要依靠土——中、圆心的转化;火之上升变成了金的收敛,要依靠土——中、圆心的转化;金之收敛变成水的收藏要依靠土——中、圆心的转化;水之收藏变成木之生发,同样要依靠土——中、圆心的转化。形象地说,金木水火在圆运动的上下左右,而圆运动贯穿金木水火而成为圆,要靠圆心——中的向心力让边缘弯曲才能为圆。而这个圆心的向心力、这个让边缘转弯的力量就是化(转化、变化),这是圆心的力量,圆心居中,在五行中是土,主宰了整个圆。
 
金木水火分居圆的四周,木气在圆之左,主生,但如果没有圆心的向心力改变它,木气就会一直不断地自身强化,没有转化就不能由木之生的状态转化为火之长的状态。这种情况在植物中的表现,《黄帝内经》称之为“秀而不实”,好像植物的茎、叶、枝一直在不断地疯长,但就是不开花不结果。“秀而不实”也发生在人体中,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一直不能成熟,但却不断地增加,增加的都不是成熟的卵泡;再如血液病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干细胞不断增生,呈肿瘤性生长,即大量增生,但一直无法产生正常成熟的血细胞,即无效造血,所以称之为异常增生。这些疾病都是生的力量不断强化,但无法经过化的力量变为长,也就不能成熟,无法形成圜道,不能形成圜道就不能成为生命。
 
同样,长变为收、收变为藏、藏变为生、生变为长都需要圆心——土、中——化的力量,都需要圆心的向心力。这种圆心的向心力,就是化的力量,体现在木、火、金、水的相互转化上,就是《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的“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四季中各有十八天属土,属土的十八天寄于四季之末,表达的就是每一季之间的转化,春夏秋冬之间的转化都是土(圆心)化的力量的作用结果。如果将四季之末、四季相衔接的十八天放在空间上就变为了东南西北四方之间,也就是四隅,即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如此再加上东南西北就形成八方。八,表达的是“中”别于东南西北之间或四季之末(图2),这就是“八,别也”的含义。八,表达了土是如何“执中央以运四旁”的。五与八其实是对于“中”的不同形式的表达。我们看到,土之化即是圆心之“和”。“和”体现为“化”,表达为“中”,象征为“土”,皆是圜道之圆心——环中。五与八皆不离太极圜道。
 
 
图2
 
先天八卦与十二经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是宋朝以后的说法。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后天八卦又称文王八卦。准确地讲,用先天、后天这个词在这里不十分准确。《易传》云:“先天而天弗违。”先天在天地产生之先,所以天地也不能违背它。而先天八卦已经乾坤立天地生,既然天地已生,则已经到了后天,再称先天似乎欠妥。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将伏羲八卦称为先天八卦也无不可,因为先天八卦说的是天地初生、万物定位的状态,而后天八卦说的是天地定位以后后天的气化流行。先有先天八卦之天地定位,后有后天之气的气化运行,从这个角度讲前者称为先天八卦,后者称为后天八卦也无不可。
 
先天八卦源于《周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帛书:水火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这句话或者这幅图表达了天地定位、万物定则的状态及原理。首先是天地定位,即乾坤立。天地是最大的阴阳,然后才有万物之阴阳,如水火(不)相射。水火即坎离,代表日月、寒热、幽明,代表了地球的光明与黑暗、冷与暖、寒与热,即光和热。山泽通气,地球不但有光明与黑暗、冷与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有陆地和海洋,即山泽——艮兑。然后地球还有气的流动,产生了风与雷,即巽与震。如此形成了先天八卦,先天八卦定下来了地球最基本的自然现象。当然先天八卦要表达的还远远不止于,如先天八卦的排列顺序还表达了阴阳再分阴阳之理等等。
 
这里坎离——水火——表达了寒热,艮兑——山泽——表达了燥湿,山为燥,泽为湿。而风雷主动,风是动之柔。巽卦为风,为入,为柔,《韵会》云:“巽,入也。柔也,卑也”。《周易·巽卦疏》:“巽者,卑顺之名。”故巽(风)为动、为柔。雷是动之刚,雷霆万钧,动之刚也。故震巽(风雷),表达了刚柔。风雷相薄,薄,迫近也,风雷要相薄,即刚柔要相近。同样,山与泽要通气,燥与湿要沟通。水火,一阴一阳,水火要相射,阴阳要相通。天地不光要定位,天地(乾坤)要交泰。因而,山泽通气,风雷相薄,水火相射,天地交泰,强调的都是阴阳相交沟通,如此才能阴阳相和,阴阳相和才能三生万物。而《黄帝内经》手足十二经相配正依此而立。
 
水为坎卦,火为离卦。太阳经包括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膀胱属水,小肠属火,两经配在一起正是水火相射。少阴经包括足少阴肾、手少阴心。肾属水,心属火,两经配在一起也是水火相射,只不过一个在阴经,一个在阳经。
 
艮卦为山,山则燥,兑卦为泽,泽为湿。阳明经包括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胃属土,土主湿;大肠属金,金主燥。两经配在一起,正是燥湿相对,山泽通气。太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脾土属湿,肺金为燥。燥湿相对,也是山泽通气。也是一个阴经、一个阳经。
 
巽卦为风,为柔。震卦为雷,为刚。少阳经包括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胆为木、为风,故为巽卦。三焦寄龙雷之火,为震卦,为雷,胆与三焦相对正是少阳经中的风雷相薄。厥阴包括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肝属木,与胆相表里,皆为风;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均为雷,肝与心包相配正是厥阴经中的风雷相薄。一个阴经,一个阳经,风雷相薄。
 
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十二经相配有着深刻的易学思想,十二经相配源于先天八卦。其相配蕴含了阴阳对待与流通的道理。如手足太阳经、少阴经是心与肾、膀胱与小肠,水火相射,水火沟通,是阴阳二经的水火相射。手足太阴经、阳明经是脾与肺、大肠与胃,山泽通气,燥湿相通,是阴阳二经的山泽通气。手足少阳经、厥阴经是胆与三焦、肝与心包,雷风相薄,刚柔相济,是阴阳二经的雷风相薄。因此水火、燥湿、刚柔对应了水火、山泽、风雷,阴阳对待而沟通,正是十二经相配所要表达的内涵之一,而这源于《易经》。
 
五味生成与先后天五行
 
五味与先天五行
 
《黄帝内经》中五味对应五藏,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我们知道气化五藏的本质是气的生长化收藏,《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肝主生发,但酸性收敛,为何酸味入肝?辛味发散,肺主收敛,而辛味为什么入肺?似乎酸收入肺,辛散入肝更合理。心主长之气,是气的开达茂盛,但苦味主降,苦主坚阴,此乃闭藏之象,何以入心?苦味坚阴,其性为降,五味之中体现封藏之象的应该是苦味,苦味入肾才是合适的。五味之中咸味软坚散结,可以软坚散结的气一定是开达宣散力量很强的气,这是长之气,对应长之气的是心,故咸味理应入心。肾主封藏,咸味软坚散结,是极度开达之象,咸味何以能入肾?其实关于这一点,《黄帝内经》在说“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的同时也说了上述更合理的配伍,《素问·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我们知道在《黄帝内经》中的补泻,是顺其性为之补,逆其性谓之泻。五藏之所欲,顺所欲之性为补,辛味顺肝之性,咸味顺心之性,酸味顺肺之性,苦味顺肾之性也,甘味顺脾之性,故以之为补,五味这样的配伍是和五藏之性相和的。那么,为什么《黄帝内经》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五藏与五味的相配?难道又是自相矛盾的不同学说吗?我们仔细看这两种五味藏府相配系统就会发现,它们恰恰是金木——肝肺之味对调,水火——心肾之味对调。即补肝的辛味入肺,补肺的酸味入肝,补心的咸味入肾,补肾的苦味入心,其实正源于先天八卦的阴阳对待之理,即水火相射、风雷相薄、山泽通气。
 
先天八卦的对待分立之道亦反应在《洪范》五行中。《洪范》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其顺序水火木金土与先天八卦之意相同,一曰水,二曰火,水火相射;三曰木,四曰金,金木相克,土居中应四旁。《周易·系辞》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放在五行中即是《尚书大传·五行传》所说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其顺序一二三四五对应水火木金土,与《洪范》相同。故《洪范》五行是阴阳对待之五行,就像先天八卦是阴阳对待之八卦,不妨将《洪范》五行水火木金土称之为先天五行。
 
郑康成注《周易·系辞》云:“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偶,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
 
我们看到,水生于一而成于六,水的生数是一,成数是六。古人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故一为阳,六为阴,水的生数与成数是一阴一阳。火生于二而成于七,其生数与成数也是一阴一阳。同样,土、金、木之生数与成数皆是一阴一阳。生数加五就变成了成数,因为五是化之数,化生之意。生,初生之意;成,成熟之谓。生数加五就变化成了成数,象征了生数经过转化成熟而变为成数。五行的生数与成数阴阳相反,正是“阳无偶,阴无配,未得相成”之意,即阴阳的相反相成。而五味配五藏的金木互调、水火互换正是阴阳相反相成的生成数的表达。五藏所欲之味乃是五藏的生数。所欲,因其未成,故欲之,此为生数。而所欲已成,则为成数。
 
肝之所欲,即肝的生之味,故为辛,而所成之味则与辛相对待、阴阳相反,自然就是酸味,故酸入肝。酸是肝的成之味。
 
肺之所欲,即肺的生之味,故为酸,而所成之味则与酸相对待、阴阳相反,自然就是辛味,故辛入肺。辛是肺的成之味。
 
心之所欲,即心的生之味,故为咸,而所成之味则与咸相对待、阴阳相反,自然就是苦味,故苦入心。苦是心的成之味。
 
肾之所欲,即肾的生之味,故为苦,而所成之味则与苦相对待、阴阳相反,自然就是咸味,故咸入肾。咸是肾的成之味。
 
成数,是已经成形之意;生数,是为未成形之意。临床中患者肾虚的时候经常口咸,患者上火的时候经常口苦,这是五藏的成之味。成,已经成熟之谓,此时患者出现的口咸、口苦是已经成熟之味。患者已经变现出来的症状是已经成熟有形的,故此时之味是成之味。但生之味正是五藏之所欲,故《黄帝内经》以之为补。
 
五味与后天五行
 
五藏除了生成之味,还有“泻之味”和“所苦之味”,同样在《素问·藏气法时论》和《辅行诀》的记载相似,只是个别之处略有出入。现比较如下:
 
《素问·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辅行诀》:“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素问·藏气法时论》:“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辅行诀》:“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素问·藏气法时论》:“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辅行诀》:“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素问·藏气法时论》:“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辅行诀》:“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素问·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辅行诀》:“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原文画横线的部分是两文不同之处。从原理上分析,《素问·藏气法时论》疑有错简,故宜从《辅行诀》改之。)
 
前述五藏之所欲和五味入五藏源于先天五行。但五藏之泻则不从阴阳对待的先天五行而来,而是从后天生克而来。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所云:“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
 
所以谈五味和五脏相配的《素问·藏气法时论》所用的另一个原则就是五行生克。五味泻五藏,自然以“克之”为泻。木克土,辛为木,脾为土,脾太盛,则以辛泻脾,故曰以辛泻之。金克木,酸为金,肝为木,则以酸泻肝,故曰以酸泻之。水克火,苦为水,心属火,则以苦泻心,故曰以苦泻之。火克金,咸为火,肺为金,则以咸泻肺,故曰以咸泻之。土克水,甘为土,肾为水,则宜甘泻肾,故曰以咸泻之。此为五藏泻之味。
 
五藏所苦,是指五藏之气过强而不能自制,以之为苦,因此被其克的一方反侮之,以缓解其苦。如肝气过度则为急,故肝苦急,木克土,甘属土,故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火气过度则为缓,故心苦缓(气散过度),火克金,酸为金,故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土气过度则为湿,故脾苦湿,土克水,苦为水,故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金气过度则苦气上逆,金克木,辛为木,故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收藏过度则为坚、为燥,故曰肾苦燥,水克火,咸为火,故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咸可以软坚散结,结滞散则津液布。
 
五味的天地之道
 
五味补五藏,其遵循的是五行的阴阳对待、分立定位,为地之道,先天八卦之道,即《洪范》五行。而五藏之泻、五藏所苦对应的是五行流行中的生克。五行之流行遵循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和后天八卦的顺序其意相同,都是气化之流行,即生长化收藏、循环往复,这是天之圆道,是后天八卦之道,我们不妨称之为后天五行的顺序。故木火土金水,这是后天五行之序;水火木金土,这是先天五行之序。
 
《黄帝内经》五味和五藏相配包含了两个体系,一个是先天八卦的地之道体系,是对待之道,对待中相和,如同水火相射、山泽通气,五行中则是水火相射、金木通气,以生成数之阴阳相反而互换,故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土居中依然是甘,此对应先天八卦,我们称之为先天五行——水火木金土,这也是洪范五行。第二个则是流行中生克的五行,对应于后天八卦,即木火土金水,我们称之为后天五行。《黄帝内经》中五味配五行包含了先天和后天两个系统,也就是天圆与地方,体现了天地之道,所以五味配五藏看似矛盾,但其理甚深,明白了源头才能理解之(表1)。
 
 
表1

上一篇:《汤液经法图》收载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