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经络疗法>正文

《汤液经法图》收载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汤液经法图》收载于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是南北朝上清派道家传承人陶弘景所著。该书自1900年在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后,为张偓南先生所收藏,后其孙张大昌先生将手抄本献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经王雪苔、马继兴、钱超尘等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此书才得以公开。

《汤液经法图》
 
《辅行诀》虽然是陶弘景所著,但其中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更早期的《汤液经法》。该书中记载“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黩契经方之旨焉”。此处的“检录”即是检索抄录之意,而现存《辅行诀》抄本所记载的方剂数目的确在60首左右。除了记载诸多方剂之外,《辅行诀》还收录了一幅古图,即《汤液经法图》,也叫作《五脏补泻体用图》。陶弘景对此图的评价很高,认为“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从形式上看,《汤液经法图》属于五边形结构,对称严谨,以顺时针顺序展示了木火土金水的相生循环,与地球生态一年四季的阴阳变化相符合。从内容上看,《汤液经法图》展示了一套以五脏虚实辨证+五味补泻治疗为框架的辨证论治体系,根本上还是属于脏腑辨证的内容。例如,该图在左下角的肝木区域标有辛、酸和甘3种药味,结合《辅行诀》原文可知,“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这就说明,在肝木疾病的治疗上,辛味药补肝用于肝虚,酸味药泻肝用于肝实,而甘味药缓肝,既可用于肝虚亦可用于肝实。其余脏腑同理。
 
《汤液经法图》所展示的五味五脏补泻原则,与《素问·脏气法时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章节的内容有相似之处。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也有五脏苦欲补泻的内容,描述了五味对五脏的补泻关系。但是,仔细对比可知,两者确有诸多不同之处。其一,《汤液经法图》对于同一脏腑的补味、泻味和急食之味都是不同的,分别由3个药味实现这3种不同的治疗作用。但是,《素问·脏气法时论》却不符合这个原则,其章节内存在许多前后矛盾的困惑。例如,既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同时也有“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那么究竟何种五味才是脾土的急食之味?又如,“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那么究竟酸味是脾土的补味还是急食之味?其二,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汤液经法图》展示出了逻辑严谨的循环。无论是补味循环、泻味循环还是急食之味循环,均符合辛咸甘酸苦的顺序。但是,《素问·脏气法时论》却不符合这个原则,其内容中只有补味循环符合这个规律,泻味和急食之味均不符合。其三,从临床经验角度看,《汤液经法图》的补泻关系更易理解。例如,心主火,热证属于心实证,《汤液经法图》以苦味泻心而《素问·脏气法时论》以甘味泻心。而临床治疗热证患者,显然以苦味清热药更为常情常理。所以,《汤液经法图》五味补泻关系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应该强于《黄帝内经》相关内容。
 
正是在这种更为严谨、逻辑的五味补泻关系指导下,我们对于中医组方配伍原理就有了全新的认识。
 
例如,《辅行诀》所载小补肝汤,用于治疗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根据《汤液经法图》,肝虚则恐,实则怒,此证属于肝虚为主,而辛味补肝、酸味泻肝、甘味缓肝。所以,小补肝汤以辛味药桂枝和干姜补肝,以酸味药五味子泻肝,以甘味药大枣缓肝,配伍结构为“二辛一酸一甘”,补肝平冲为主,补泻兼施。
 
又如,《伤寒论》所载麻杏石甘汤,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身热、汗出、口渴这样的邪热壅肺证。根据《汤液经法图》,肺虚则鼻息不利,肺实则咳喘,凭胸仰息,而酸味补肺、咸味泻肺、辛味散肺。所以,麻杏石甘汤以苦味苦杏仁与甘味甘草配伍,苦甘化咸泻肺,以酸味石膏补肺,以辛味麻黄散肺,配伍结构为“一苦一甘一酸一辛”,泻肺止咳合补肺清热为主,补泻兼施。
 
再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逍遥散,用于治疗肝郁脾虚所见的两胁胀痛、头晕头痛、神疲食少和月经不调。根据《汤液经法图》,肝主疏泄,肝虚则疏泻不利,气郁不升,脾主运化,脾虚则神疲乏力。而辛味补肝、酸味泻肝、甘味补脾、辛味泻脾。所以,逍遥散以柴胡与当归之辛补肝,疏肝解郁养血,以甘草与茯苓之甘补脾,益气祛湿缓急。辅以芍药之酸泻肝,柔筋止痛;白术之苦燥脾,祛湿和中。全方的配伍结构为“二辛二甘一酸一苦”,补肝兼补脾,补泻兼施。
 
由此可见,采用《汤液经法图》五味补泻配伍关系识方解方,能够更为精准地透视中医组方配伍本原,能够从药性与功效两个角度,实现对组方配伍根本原理的解析。(金锐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上一篇:经络推拿治愈两例儿童骨性病症

下一篇:经络与八卦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