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针灸>正文

齐鲁针灸流派

历史上的齐鲁针灸探析

“齐鲁” 之称, 典籍历见, 代代传称。 如 《史记· 儒 林列传》云: “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 书》 ,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齐鲁之 号“山东” ,殆自此始 [1] 。 “齐鲁”和“山东”是历史 上形成的地理名词,在今天看来,二者大致均在太行 山以东, “齐鲁”已经成为“山东”的代称。齐鲁大 地是中华民族医学的重要发祥地, 齐派医学就诞生在 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上,深厚的“齐文化”底蕴是齐 派医学形成的基础, 独特的文化背景赋予齐派医学深 刻的文化内涵, 成就了齐鲁针灸流派崭新的生命力与 创造力。

齐鲁针灸流派, 即是以古代地区名命名的针灸学 术流派,齐鲁泛指山东。凡是古今在山东境内出生且 学医、 或虽然不是在山东境内出生但在山东境内较长 时间行医且具有较大影响的医家均可称为齐鲁医 家 [2] 。 此外, 他们的老师是山东人或者他们的先祖是 山东人也可归为齐鲁医家。 齐鲁大地从古至今名医辈 出,多有著作传世。从其发展史来讲,大致可分为先 秦时期,汉代、晋代、南北朝时代,唐宋时期,金元 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及建国后 7 个时期,为此 笔者主要对这 7 个时期中涌现的医家、 医著及学术贡 献做一简要整理。

1 先秦时期

《素问·异法方宜论》云: “故砭石者,亦从东 方来” ,此“东方”大概就是今天的山东一带。可见, 处于远古时代的东夷人就已经有了养生、治病的经 验。 而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强大、 齐文化的兴盛、 “稷 下学宫” 的建立则为早期医家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文 化氛围与平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当属秦越人,即扁鹊,师承 长桑君,代表著作为《难经》 ,该书在内容编排上,以问答的形式延伸《素问》 《灵枢》的旨意,讨论 81 个 学术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 ,其中多涉及针灸内 容。关于扁鹊的里籍,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云: “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姓秦,名越人。 ”各家对 此认识不一,其中宋长贵、邵冠勇认为是齐国卢人, 即今之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 [3 - 4] 。 张永臣等 [5] 从以 下 5 个方面对扁鹊《难经》针灸学术思想进行浅析: ①十二经脉主病的气血先后病说,提出著名的“气主 煦之,血主濡之”理论,认为“是动病”指气病, “所 生病”指血病,气先病而血后病;②《难经》对奇经 八脉的贡献,阐释奇经八脉的命名,指出奇经八脉循 行及与女子胞、脑、髓、骨、脉、胆等奇恒之府关系 密切,阐述奇经八脉的蓄溢、调节功能,总结奇经八 脉的病证特点;③《难经》针法,强调押手的作用, 强调针刺深浅要适应四时季节,认为春夏宜浅刺、由 深入浅,秋冬宜深刺、由浅入深,阐发迎随补泻法, 强调营卫补泻法;④《难经》论特定穴,阐明俞募穴 治病机制,补充手少阴心经原穴名称及位置,完善原 穴理论,首次提出八会穴之概念,指出五输穴的五行 属性及主治;⑤《难经》4 种腧穴配伍方法,即补母 泻子法、泻南补北法、刺井泻荥法、四季五脏五输配 穴法。

2 汉代、晋代、南北朝时代

汉代、晋代、南北朝时代山东地区战争频繁,齐 鲁医家辈出,其中淳于意、华佗、王叔和、葛洪、徐 氏医家为这一时期之代表。

2.1 淳于意

淳于意,又称“仓公” ,西汉初年人,师承公孙 光、公乘阳庆。关于其里籍,在《史记·扁鹊仓公列 传》有明确记载,即“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淄人 也,姓淳于氏,名意。 ”临淄,为今山东省淄博市临 淄区。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亦载有“诊籍”25 则, 涉及针灸的有 5 则,是我国医学史现存最早、体例较 为完备的医案,为后世病历之鼻祖。张永臣等 [6] 从 “诊籍”出发将淳于意的针灸学术思想总结为:①辨 证论治,案 11“故济北王阿母热厥案”和案 16“菑 川王头痛案”体现此思想;②循经取穴,体现于案 10“命妇出于疝气案” 、案 13“齐中大夫龋齿案”和 案 16“菑川王头痛案” ;③热证可灸,淳于意将灸法 用于热证,为热证可灸提供了更早的依据,于案 10 “命妇出于疝气案”和案 13“齐中大夫龋齿案”中 有所体现;④综合运用针刺、艾灸、汤剂、物理降温 等治疗方法,体现于案 10“命妇出于疝气案” 、案 13 “齐中大夫龋齿案”和案 16“菑川王头痛案” ;⑤针 刺禁忌,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淳于意两例 误灸致死医案,即案 6“曹山跗肺消瘅误灸致死案” 和“文王误灸致死案” ,淳于意关于针灸禁忌的认识 对于提高针灸临床大有裨益。

2.2 王叔和

王叔和,我国魏晋时期著名医家、医书编纂家, 古代高平人(今山东邹城市西南郭里集一带) 。其对 中医学的贡献除撰写 《脉经》 外, 亦整理张仲景之 《伤 寒杂病论》 ,使之流传后世。其中《脉经》保存了大 量的针灸资料,书中详述了针灸的辨证施治、穴位取 法、针刺手法以及宜针、宜灸和禁针、禁灸等许多宝 贵经验,其中尤其是对于脉象、症状与针灸治疗合参 方面,作了系统论述。张永臣等 [7] 对王叔和《脉经》 针灸学术思想进行探析,从经络循行、经络功能、经 脉脏腑表里关系、 归纳脏腑经络病候并分虚实及补充 奇经八脉病候阐述对经络学的贡献; 从明确背俞及募 穴的名称及位置, 补充腧穴主治病证阐述对腧穴学的 贡献;从针刺深度、灸法壮数有所增加,针刺和艾灸 适应证和禁忌证阐述对刺灸法的贡献;从俞募配穴 法、 俞募配穴法和五输穴四季取穴法结合、 经络辨证、 取穴结合脉诊、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阐述在治疗学上 的贡献。

2.3 葛洪

葛洪,晋代著名道家、针灸学家。其先世祖籍为 宁陵(今河南省商丘宁陵一带) ,王莽时被迫徙于琅 邪(今山东省诸城市东南) ,东汉时期其直系祖先又 南渡长江,落户丹阳句容 [8] 。其所著《肘后备急方》 一书所论疾病,以急性病为主,亦重视传染病。对各 病症均指出症状、病因,直接简述各种治法,以应急 需。治疗方法多样,有针法、灸法、拔罐、推拿、热 熨、蜡疗等。文字通俗,叙述简练,所言针法、灸法 不记穴位名称,只谈具体部位和分寸,一般人亦可以 掌握, 实用性和操作性极强。 张永臣等 [9] 将葛洪 《肘 后备急方》对针灸学的贡献整理为:①取穴方法有同 身寸法(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法、口同身寸法、 肘腕同身寸法和一夫法) 、绳量法和竹量法、风市简 便取穴法;②针法有毫针法、指针法、放血法、挑针 法、 放腹水法 5 种, 放血工具有葱尖、 葱黄、 芦苇片、 刀具、镵针,出血量上要求见血即止,疗效上见血即 效;③灸法有隔蒜灸、隔盐灸、隔椒面饼灸、隔香豉饼灸、雄黄药灸、巴豆药灸、隔瓦甑灸;④灸治急症 有病证广泛、灸方首选、疗效确切之特点;⑤灵活运 用诸法,有针灸合用、灸药合用、烙法与药物结合、 熨法、吹药法。

2.4 徐氏医家

徐氏医家是齐鲁针灸史上著名的家族医学团体, 经历八代:熙—秋夫—道度、叔响—文伯、謇(又名 成伯) 、嗣伯—雄、践、之远—之才、之范—少卿、同 卿、敏齐—珍惠,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人) [10] , 他们有不少的医药和针灸专著,但大多已亡佚。对徐 氏一族的介绍和大量医案资料,多见于《南史》 《北 齐书》等史书当中。

3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 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繁 荣,加之政府重视医学的发展,针灸之术盛行,不但 在临床医学方面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 而且在医疗 体制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根本变革, 极大的促进了 山东地区针灸学的发展。

3.1 王焘

王焘,山西太原人,后迁陕西,唐代著名针灸学 家。 《新唐书·王珪传》载: “焘,性至孝,为徐州司 马。母有病,弥年不废带,视絮汤剂。数从高医游, 遂穷其术,因以所学作书,号《外台秘要》 ,讨绎精 明,世宝焉。历给事中、邺君太守,治闻于时。 ”可 见,王焘曾为徐州司马,据《山东通史》记载,徐州 在建国初期曾短暂划归山东管辖 [11] 。其著作《外台 秘要》既辑唐之前医学之精英,保留了大量的针灸文 献与针灸医家治验,同时又反映了王氏重灸之思想。 许建阳等 [12] 将王焘的针灸学术思想归结为:①博采 众家,精选类编。既有“世尚多有”的诸家方论,如 晋代葛洪《肘后方》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 代孙思邈《千金要方》 ,亦载有“今无传者,犹间见” 的著作,如《集验方》 《备急方》 《必效方》等,汲取 扁鹊、崔知悌、苏恭等 10 余家针灸经验;②重灸轻 针,阐发甚多。认为“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 , 遂重灸法,对灸用材料、隔物灸法、施灸壮数、艾炷 大小及灸法处方皆有全面论述;③以经统穴,详述主 治。将十二经分别绘制,采取以经统穴,将所有腧穴 分列十二经脉之中,收录 357 穴,载其定位取法、主 治病证及施灸壮数, 将任、 督二脉经穴分列肾、 膀胱经, 将 7 个奇穴列于胆经, 穴位排列次序基本按照经脉循 行路线排列,重视五输穴,每条经脉均起于五输穴; ④注重气机,升降出入。认为肩井、缺盆、气冲为气 机聚集和交接之地。

3.2 丁德用

丁德用,宋代针灸家,济阳(今山东济南)人。 曾与石藏用合绘经穴图。嘉佑年间(1056-1063 年) 撰《难经补注》五卷 [13] 。原书早佚,但该书的部分 佚文尚可见于《难经集注》一书中, 《难经集注》原 题王惟一撰,明王九思等辑,共引述丁注 247 条,其 中也涉及了一些与针灸有关的问题。 从中可以看出其 针灸学术特点主要有以下 5 点: 丁氏在对二十四难注 文中详细描述了手足三阴三阳脉气已绝之候; 在二十 九难注文中进一步阐明奇经八脉之主病;六十六、六 十七难注文中明确原穴、俞募穴等腧穴定位;在六十 五难和六十八难注文中分别对五输穴针刺与季节相 应和五输穴主病有所论述; 在六十九难和七十二难注 文中强调子母补泻和迎随补泻以及虚则补之、 实则泻 之,不可犯实实虚虚之误的补泻原则。

4 金元时期

金元时期,医学流派纷呈,学术思想活跃,针灸 临床水平得到迅速提高,齐鲁针灸亦在交融中成长。 李杲是这一时期之代表, 字明之, 晚年自号东垣老人, 金元四大家之一, “补土派”代表医家,曾师事张元 素,深得其传。1232 年,李杲由河南开封北渡黄河, 先后寄居于山东聊城的至觉寺和东平的严实家, 共计 十二年 [14] 。李氏“引经立论,精凿不磨” ,撰有《内 外伤辨惑论》 《脾胃论》 《兰室秘藏》 《医学发明》 《活 法机要》 等书, 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于 《脾胃论》 一书中,他将脾胃学说运用到针灸疗法中,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东垣针法” 。张永臣等 [15] 对“东垣针法” 的特色进行了总结,体现于 4 个方面:①选取背俞治 外感(从阳引阴)和腹募治内伤(从阴引阳) ,并提 出了俞募穴应用的禁忌证; ②应用放血疗法治疗虚实 两证,实证多用于经络壅滞证、湿热证、火热证、腹 胀中满之实证、阴气盛之证、上寒下热证,虚证多用 于脾胃虚弱、复感暑热成痿和吐血之证;③设立“导 气同精法”与“同精导气法” ,二者均要深刺, “导气 同精法”强调补升脾胃阳气以平阴火,多用于肌肉筋 骨为主病证,多取荥穴、输穴, “同精导气法”强调 补益脾胃阳气,多用于脏腑功能紊乱,多取阴阳经属 土的穴位和脾胃的俞募穴; ④灵活施用针灸诸法和中 药,有单纯针刺、艾灸,针药结合,灸药结合,针灸 药结合,以药代针,放血结合药物。

此外, 这一时期的齐鲁医家尚有成无己、 马丹阳、 窦汉卿、罗天益、张从正、朱丹溪、滑寿等人,可谓 人才辈出。

5 明清时期

明代时期,针灸医学在明朝政府的大力推崇下, 继承了金元时期各个流派的特点又推陈出新, 涌现了 众多医家。在清代,针灸医学先后经历了先盛后衰的 发展趋势,尤其是清朝末年,更是濒临灭绝。这一时 期,在山东地界,当论翟良与岳含珍。

5.1 翟良

翟良,字玉华,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明代 著名针灸学家。其著作颇多,有《经络汇编》 《痘科 类编释义》 《脉诀汇编说统》 《医学启蒙汇编》等,其 中 《经络汇编释义》 为一本阐述经络腧穴理论的专著。 郝志等 [16] 将其针灸学术特点总结为以下 4 点:汇集 经络腧穴文献,勾画出经络腧穴框架,包括体表标志 (人体正面、侧面)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路 线、功能、病候、释义,内景之图、十四脏腑图等, 论述十二经脏腑特点、循行、腧穴数量;重视解剖知 识,记载有仰人骨度部位图、伏人骨度部位图和内景 之图, 人体正面、 侧面的体表标志和在内的脏腑位置, 各经释义部分亦对经脉循行的部位进行了详细的注 释,并与脏腑的生理功能相联系加以解释;图谱歌诀 并举,用于医学的启蒙和普及;重视胎儿与经络滋养 的关系,记载有经络生成顺序与逐月养胎法。

5.2 岳含珍

岳含珍,益都县孝妇乡浮屠滩庄(今淄博市博山 区岳家庄) 人, 明末清初著名针灸学家。 《博山县志· 人 物志》曰: “岳含珍撰有《针灸阐奇》 、 《针灸类证》 、 《经穴解》 。 ”其中《经穴解》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 完整的腧穴注解专书。卢承顶等 [17] 对《经穴解》内 容及特色总结为: 善于针对腧穴的命名从不同方面进 行解释,如采用意象比拟法、注重定位特征、强调切 合穴义;归纳分析腧穴主治病症,可归纳为本穴之本 病及本穴之他病; 对每项主治病症的病机都进行了详 细的解释,同时提出病因病机相应的补泻治法;按照 奇穴的定位分别记录在十四经穴之后,共计 74 个, 如“五虎”穴在手阳明大肠经附近,遂收录于手阳明 经穴之后。

除上述二人外,明清时期齐鲁医家亦有钱雷、李 时珍、杨继洲、叶天士、黄元御等人。

6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中西医并存,针灸医学遭到了极大的 排斥,针灸医家更是在此背景下,中西相参,融入汇 通,创办杂志,发表文章,创立针灸学习社团,出版 了大量针灸书籍, 在汲取先进经验的同时在某种程度 上促进了针灸的发展, 亦加深了外国的医者对针灸的 研究。黄石屏,清末民初著名的针灸家,曾拜山东一 僧为师,学习针灸,精针术,尊崇凌汉章之医论,门 人有方慎庵等。魏稼 [18] 将其针灸学说总结为:①针 灸相得益彰,针灸两法,各具优势,只有发挥各自特 长,必要时形成合力,才能提高临床疗效;②取穴宜 识变通,一指取穴原则可以变通,二指具体用穴可变 通,不必固守原有理论;③萃全力于指,强调运针指 力;④金针三善、药灸三善,金针三善即性纯而入肉无 毒、质软而中窍无苦、体韧而经年无折,药灸三善即培 元可助兴奋力、宣滞可助疏通力、攻坚可助排泄力。

7 建国后

建国后, 以臧郁文为代表的齐鲁针灸得到了蓬勃 发展。臧郁文(1932-2006 年) ,男,汉族,山东省 昌邑市人,教授、主任医师。臧老从医 50 余年,著 述颇多,有《针灸论文选编》 《齐鲁针灸名医经验选 粹》 《中国针灸临床治疗学》等。重要学术思想有如 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 等传统基本理论,并以此作为针灸临床辨证基础,亦 即强调传统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二是倡导传统中 医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针灸临床与实验研究相 结合;三是创立炎症可灸论;四是善用原穴、合穴治 热疾;五是强调手法的重要性,善用热补凉泻手法, 即采用三进一退、 运气震颤温补手法和一进三退凉泻 手法;六是重视子午流注规律及子午流注针法,临床 善用该法治疗精神病、高血压等疑难病症;七是创用 无痛针刺八法,即掐穴、消毒、检针、点刺、压按、 搓刺、叩击、捻进八步法 [19] 。臧老为山东针灸事业 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于 1989 年 9 月创建了山东省针 灸科学研究所,任所长,于 1992 年创立山东省针灸 医院,任院长。

8 小结

综上所述,齐鲁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齐鲁 针灸流派的传承和渗透,造就了历代名医,丰富和完 善了中医针灸理论,促进了学术的繁荣。纵观齐鲁针 灸的发展史,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汉代的淳于意 与华佗、两晋时期的王叔和与葛洪、南北朝的徐氏医 家、唐代的王焘到宋代的丁德用、金元四大医家、明 代的翟良、清代的岳含珍、民国的黄石屏、建国后的 臧郁文等, 医家辈出, 大致经历了肇始、 建立、 发展、衰退、繁荣的几个阶段,饱经风雨、历经沧桑。 齐鲁医家的界定范围为在山东境内出生且学医、 行医,如秦越人、淳于意、王叔和、岳含珍、翟良等; 或虽然不是在山东境内出生但在山东境内较长时间 行医且具有较大影响的医家, 如华佗、 葛洪、 滑伯仁、 窦汉卿、 李时珍、 杨继洲等; 或他们的老师是山东人, 如滑伯仁、窦汉卿等;或他们的先祖是山东人,如朱 丹溪。他们的针灸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各具特色,诊 疗体系自成一派,影响波及齐鲁及其周围、甚至范围 更大,直至日本、朝鲜等国家,逐步形成了“齐鲁针 灸”的特点,促进了我国针灸学的传承和发展,于中 国针灸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齐鲁针灸”是齐派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 实践系齐鲁针灸形成的基础, 而针灸学术的形成与医 家本身医疗实践的关系更为密切, 包括所处的方土气 候、发病特点以及治疗对象等,更深层原因还与齐鲁 文化、社会环境、区域性疾病所致的机体体质地域趋 同性有关。齐鲁针灸的学术渊源,大致有四:一是源 于前代文献,如《内经》 《难经》 《针灸甲乙经》等; 二是源于师授,如扁鹊师承长桑君,淳于意师承公孙 光、公乘阳庆等;三是源于家传,如徐氏医家,八代 相传; 四是源于医家的实践经验, 有的医家深入民间, 接触群众,搜集民间单方验方,如扁鹊。至于理论基 础, 主要是我国早期的医学文献, 其中以 《内经》 《难 经》 《针灸甲乙经》三书对后世影响最大, “三经”是 齐鲁针灸的共同学术渊源与理论基础。

齐鲁针灸对国内、 外针灸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 影响,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一直受到海内 外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 国内影响上主要表现为齐鲁 医家的针灸学术思想对经络、腧穴理论的发展,如秦 越人提出的奇经八脉理论、腧穴配伍和刺法理论,王 叔和《脉经》对特定穴、俞穴、募穴的补充和发挥以 及滑伯仁对十四经划时代的见解, 皆进一步促进了后 世针灸学的飞跃性发展。 在国外影响上主要表现为元 明清三代,日本、朝鲜等国家不仅通过各种途径吸收 了大量的齐鲁针灸知识, 而且整本翻印刊刻齐鲁针灸 医家的许多重要著作,有些版本流传至今,成为研究 齐鲁针灸的宝贵资料, 如李时珍的 《奇经八脉考》 等。

齐鲁针灸发展到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齐鲁 针灸流派有待进一步发扬光大, 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 发展。在查阅文献中发现,对于齐鲁针灸史的研究还 存在诸多问题:①研究齐鲁针灸源流、医家生平、学 术传承的相关文献较少; ②齐鲁医家著作中的针灸内 容还未得到充分挖掘; ③对于齐鲁医家针灸学术思想 的整理有待深入; ④齐鲁医家的国内外影响方面还有 待进一步梳理。针对以上 4 个问题,今后应加强对齐 鲁针灸史源流及齐鲁医家生平、 著作、 针灸学术思想、 后世影响的研究,以期继承、发扬齐鲁针灸,促进中 医针灸的百家争鸣与繁荣。

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王浩然 贾红玲 张永臣

上一篇:郭义教授传统针刺手法发挥

下一篇:中医灸疗学,热敏灸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