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针浅刺和颧髎刺血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中医将面神经炎归于“口?”“卒口僻”“口眼?斜”等范畴, 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一年四季均发, 发病急速, 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针灸可以促进淋巴循环, 改善面部缺血症状[2]。有研究表明, 采用多针浅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疗效显著[3], 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在面神经炎急性期配合颧髎刺血疗法可提高治愈率,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枣庄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31例, 其中两组各脱落1例, 每组实际30例。对照组男13例, 女17例;平均年龄 (47.10±12.56) 岁;平均病程 (2.41±1.29) d。治疗组男14例, 女16例;平均年龄 (45.80±13.29) 岁;平均病程 (2.37±1.43)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4]进行评定。发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 少数患者于发病前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出现一侧 (偶为双侧) 周围性面瘫, 可伴有舌前2/3味觉障碍, 少数伴有耳鸣、听觉过敏或耳郭疱疹等症状。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5]。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 不能皱眉、闭眼、示齿、鼓腮, 少数患者耳朵面部疼痛, 出现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 听觉过敏等。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8~60周岁;就诊时间为面神经炎急性期 (即7 d内) ;依从性好;初次进行中医诊治, 未进行中医其他方面治疗。
1.4 排除标准
继发于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的耳源性面部周围性瘫痪和面部周围性瘫痪者;面部皮肤有破损者;伴严重凝血障碍性疾病者;糖尿病合并感染者;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如桥小脑角病变、脑病变、手术损伤、腮腺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 者。
1.5 脱落标准
自行退出者;对治疗不服从, 导致治疗过程中针刺意外者;擅自兼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多针浅刺法联合颧髎刺血治疗。面瘫急性期1~7 d, 选穴以阳明经、少阳经穴位为主, 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配合。①多针浅刺法:选取阳白、太阳、四白、下关、口禾髎、迎香、颊车、地仓、牵正、承浆, 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 采用0.30 mm×25 mm毫针, 每穴之间, 每针针刺间隔10~20 mm, 直刺3~5 mm, 不行针;向上平刺人中5~8 mm, 强刺激;直刺双侧合谷12 mm, 施用一捻一放飞法, 较强刺激;直刺双侧太冲5 mm, 泻法, 较强刺激;直刺足三里15 mm, 中等刺激。留针30 min, 红外线照射30 min。每日1次, 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 疗程间隔2 d。②颧髎放血:患者呈侧卧位, 采用小号火罐, 在患侧面部轻轻闪罐2~3遍;颧髎穴区处, 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 一次性采血针快速点刺2~3下, 迅速拔罐1 min, 使之出血约3 mL (面部不要留有罐印) , 隔日1次, 5次后停用。分别于治疗前的第2、3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
2.2 对照组
仅采用多针浅刺法, 不采用颧髎刺血, 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
2.3 健康宣教
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①心理方面:放松心情, 消除恐惧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②生活方面:急性期应充分休息, 避免到人多、空气污浊的场所, 外出配戴口罩;避免受风、受寒加重病情;宜温水洗脸、刷牙;注意天气变化, 及时添加衣物, 防止感冒。③饮食方面:尽量以半流食或软食为主, 味觉障碍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 以防烫伤口腔黏膜;忌食生冷、硬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饭后及时漱口, 防止患侧食物残留。④康复训练:患者坐于镜前, 做闭眼、扬眉、露齿、鼓腮等动作, 每日2~3次。进行早期面部运动训练, 改善面部血液循环, 促进神经再生, 使面部表情肌协调对称, 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 鼓励患者练习瘫痪面肌的随意运动, 以促进瘫侧早日康复。⑤眼睛保护:避免阳光及紫外线灯刺激眼睛;眼睑闭合不全者, 平时外出或睡眠时应佩戴眼罩, 睡前涂抹红霉素软膏, 防止角膜炎或暴露性结膜炎。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2、3个疗程的总有效率。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确立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6]。痊愈:面神经支配所有区域功能正常;显效:面神经支配所有区域有轻微的功能减弱, 可能有轻微联带运动, 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 上额运动中等, 眼裂用力可完全闭合, 口角轻度不对称;有效:面神经支配所有区域有明显的功能减弱, 但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 存在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和/或半侧面部痉挛, 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 上额运动微弱, 眼裂用力时可完全闭合, 口角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 上额无运动, 眼裂不能完全闭合, 口角仅有轻微运动。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3个疗程后,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 ]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时间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30 治疗两个疗程 16 (53.3) 10 (33.3) 4 (13.3) 0 (0.0) 30 (100.0) △
治疗3个疗程 23 (76.7) 6 (20.0) 1 (3.3) 0 (0.0) 30 (100.0)
对照组 30 治疗两个疗程 9 (30.0) 10 (33.3) 8 (26.7) 3 (10.0) 27 (90.0)
治疗3个疗程 21 (70.0) 5 (16.7) 3 (10.0) 1 (3.3) 29 (96.7)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 讨论
中医认为急性期面神经炎为风寒之邪乘脉络亏虚之时侵袭阳明、少阳、太阳经脉, 以致经气阻滞, 经筋失养, 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其病位在筋。《灵枢·经筋》曰:“足阳明之筋……颊筋有寒, 则急引颊移口, 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 故僻。”面神经核或核以下的周围神经损伤即致周围性面瘫, 亦称“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 其早期病理变化为神经的水肿和脱髓鞘, 严重者可有轴突变性。
目前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方法多种多样, 面瘫的1~7 d为该病发展期即急性期, 是治疗的最佳时期, 正确治疗是该病尽快康复及良好预后的关键[7]。急性期治宜浅刺, 以“刺卫出气”激发人体经气, 疏通经络, 调和营卫气血, 祛除病邪, 以缩短病程, 提高治愈率[8,9]。多针浅刺属“扬刺”的范畴, 扬刺为十二刺法的一种, 是病变局部正中直刺一针, 周围斜刺四针的手法, 用于治疗受病部位较浅、面积较大的病证, 由于这种刺法浅而轻浮, “扬”有“扬散”的含义, 所以称扬刺。《灵枢·寿夭刚柔》载:“刺营者出血, 刺卫者出气, 刺寒痹者内热。”刺营即刺脉, 以见血为标准, 刺卫即刺穴, 以得气 (针感) 为依据[10]。
现代医学认为, 面神经分支从表面进入肌肉并分布在肌肉表面, 穴位浅, 故选择浅针直达病所[11,12,13]。颧髎, 面鸠骨下廉锐骨端陷中, 手太阳、少阳之会[14]。《灵枢·经筋》记载, 足阳明经筋“其支者上颊, 结于鸠”;足太阳经筋“其支者, 为目上纲, 下结于鸠”;足少阳经筋“下走颌, 上结于鸠”, 说明足三阳经筋皆上行结于鸠, 即面部鼻旁颧骨部位, 正是颧髎穴之所在。本穴既是手太阳小肠之经穴, 又是与手少阳三焦经经气相通的交会穴, 同时, 足三阳经筋交会于此, 故针刺本穴不仅能疏通太阳、少阳之经气, 还能调整经筋网络循行部位的气血[15]。针刺颧髎穴可调节神经, 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和营养, 消除局部水肿、炎症、痉挛, 从而恢复面肌、面神经功能。颧髎是治疗面部经筋病变的首选穴位, 不仅有局部的治疗作用, 对经筋网络循行的邻近部位也有调整作用[16]。如《素问·血气形志》记载“凡治病必先去其血”, 可达到活血通络、祛瘀消肿的目的。该病急性期正气虚, 邪气盛, 利用刺血拔罐可以使邪气外泄, 同时还可以促使面神经受损部位淋巴和血液的循环, 缓解面神经炎症和水肿, 改善面神经的卡压状况[16,17], 减轻面神经损害。李文龙[18]通过半刺法治疗面神经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明显减轻了面瘫急性期症状。杨骏等[19]认为面瘫急性期邪气在络, 病位较浅, 治则为散风活络、温经散寒, 通过针刺调动络脉经气以祛风散邪, 强调针刺手法宜轻, 行浅刺激, 可缩短其治疗时间。急性期面神经炎病损表现于面部, 患者心理负担较重, 给社会交往、工作及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治疗的同时, 要时刻注重面瘫调护, 治疗与调护相结合。
综上所述, 针浅刺法和颧髎刺血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魏韦韦 赵汝佳 吕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