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针灸>正文

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及肠道菌群的作用研究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是一种极度疲劳的全身性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不明原 因的持续性体力以及精神疲劳, 同时伴随发烧、 疼痛、 淋巴结肿大、 记忆力减退、 睡眠障碍及运动乏力等症 状 [1 ] 。目前, CFS 的病因病机不清, 可能的致病机制有 病毒感染 [2 ] 、 免疫功能失调 [3 ] 等。大量研究发现胃肠 功能障碍会导致 CFS 的发病或进展 [4 ] , 92% 的 CFS 患 者易出现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 [5 ] , 并证实 CFS 与肠道 菌群失调也存在显著相关性 [6 ] 。由于病因不明, CFS 的治疗效果不佳, 临床上多以对症治疗为主, 尚无统一 的治疗方案。研究显示针灸不仅抗疲劳 [7 ] , 还能调节 肠道菌群 [8 ] , 尤其对于由 CFS 导致的菌群失调亦能起 到良性的调节与保护作用 [9 -10 ] 。因此, 本研究拟从针 灸对 CFS 与肠道菌群的影响入手, 就三者之间的相关 性进行探讨, 为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针灸防治 CFS 提 供新思路。

1 针灸防治 CFS

针灸防治 CFS 疗效可靠, 可明显缓解患者外周及 中枢疲劳状态以及疼痛、 抑郁等伴随症状, 提高疲劳耐 受性、 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激活机体免疫系统, 从 而发挥治疗作用。 安贵霞 [11 ] 采用俞募配穴法治疗 CFS, 证实针刺能 够显著缓解患者疲劳、 疼痛程度和抑郁情绪, 并对机体 细胞因子 IL -2、 TNF - α 和 IFN - γ 具有明显的调节 作用, 且针刺组疗效优于假针刺组。陈兴华等 [12 ] 提出 气街理论, 以 “头气街” 为辨证基础, 发现针刺人迎、 百 会、 风府穴能够降低疲劳积分, 缓解躯体以及脑力疲劳 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韦光等 [13 ] 在针刺治疗 CFS 的基 础上, 进一步探讨针刺二海穴法对比辨证体针法的疗 效与差异。证实针刺照海、 气海穴能显著改善躯体应 激状态, 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同时良好的人文关怀与心 理干预对疾病的恢复也具有重要意义。凌家艳等 [14 ] 治疗 80 例气虚型 CFS 患者, 采用择时针刺法, 于每日 巳时针刺。结果表明针刺治疗 CFS 有效, 且把握针刺 时机能更加明显改善脑力疲劳症状, 其机制可能与针 刺调节 T 细胞亚群比例、 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 关。成词松等 [15 ] 进一步研究电针对 CFS 的效应机制, 采用时间生物学动态测试方法, 发现电针肾俞、 足三里 穴能通过调节昼夜节律, 提高日间认知功能, 改善临床 症状。陈晓琴等 [16 ] 发现针刺可改善 CFS 患者伴随的 睡眠障碍。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通过针刺肝 俞、 肾俞、 足三里和神门穴探讨其对 CFS 患者睡眠障 碍的调整作用。结果表明针刺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情 况, 且针刺组对比安慰针刺组在总睡眠时间、 睡眠潜伏 期、 睡眠质量等方面疗效更佳。肖淦辰等 [17 ] 采用艾灸 五脏俞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 CFS, 提出艾灸五脏俞穴 可通过调节五脏功能来缓解疲劳状态, 同时促进免疫 球蛋白 IgA、 IgG、 IgM 表达, 下调 TNF - α 及 IL -12 含 量, 激活免疫功能。隋月皎等 [18 ] 将 60 例心脾两虚型 CFS 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和归脾丸组, 指出麦粒灸 作用点集中, 疗效透达, 且灼烧感易耐受, 配合辨证选 穴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疲劳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 其 疗效优于归脾丸组, 具有明显优势, 值得推广。高建芸 等 [19 ] 证实腹针结合神阙灸法临床疗效肯定, 优于单纯 体针疗法, 能显著改善 CFS 患者主症与兼症。田亮 等 [20 ] 指出大灸量施灸膏肓穴法安全、 有效, 优于单纯 针刺法, 可通过神经 - 内分泌 - 免疫系统综合效应, 显 著缓解疲劳状态, 并充分发挥其对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的调控作用。钟伟泉等 [21 ] 对比评价温针灸与电针治 疗 CFS 临床疗效, 指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改善疲劳症 状积分及免疫球蛋白指标, 但温针灸法疗效更佳, 其作 为针刺与艾灸的结合疗法, 通过纠正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功能紊乱, 提高机体抗炎、 免疫功能, 减轻临 床症状, 是治疗 CFS 的有效方法。

2 针灸调节肠道菌群

在人类胃肠道复杂的生态系统中, 寄居着数目繁 多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相互依存、 互为制约, 维持着 生态系统的平衡, 被称为肠道菌群。主要包括四大门 类:放线菌门、 拟杆菌门、 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 [22 ] 。现 代研究表明, 针刺与艾灸作为常用疗法, 单独或联合应 用对肠道菌群均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可良性调控生 理性菌群的含量及失调菌群的比例, 从而促进肠道菌 群的丰度与多样性。同时, 不同的穴位对应不同的肠 道节段, 具有靶向性, 刺激不同穴位能够选择性调节肠 道有益菌群, 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8, 23 -24 ] 。 周莉萍等 [25 ] 提出针刺可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 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研究发现针刺结合辨证取 穴对肥胖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 证实针刺能够有 效改善肠道菌群组成, 降低需氧菌、 厌氧菌以及肠球菌 总数, 提高类杆菌含量。侯天舒等 [26 ] 进一步指出电针 对肠道微生态发挥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其治疗疾病的机 制之一, 揭示电针促进有益菌释放, 下调致病菌含量, 增强菌群自身稳定性与抗定植能力, 从而对维持肠道 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具有良性保护作用。司原成等 [27 ] 发现健脾益气电针法能够平衡肠道微生物, 恢复异常 菌门结构丰度, 调节 “脑 - 肠 - 菌” 轴水平的物质信号 变化, 实现肠道菌群的再平衡, 并推测针灸对肠道菌群 具有调节作用, 且这种调节作用有可能是通过对脑肠 轴的调节实现的。王树东等 [24 ] 提出艾灸关元穴组与 艾灸天枢穴组可分别促进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 肠杆菌 以及肠球菌数量。研究证实腹部募穴与肠道菌群密切 相关, 且不同募穴具有特异性, 艾灸募穴可正向调整肠 道菌群, 保持菌群稳态, 从而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 Wang 等 [28 ] 观察艾灸天枢和气海穴对肠道菌群的变化 规律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 提示肠道菌群能 够改善免疫应答, 在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赵继梦等 [29 ] 也基于此对艾灸调节肠 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和粘膜免疫功能提出了展望, 这 对于今后从肠道菌群角度发挥艾灸治疗疾病目的以及 阐释艾灸在维持肠道菌群和免疫稳态中发挥的作用具 有极大的启示。梁媚等 [8 ] 基于肠道菌群理论探讨针 刺与艾灸联合组方的调节机制, 指出健脾温肾针灸疗 法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状态以及异常的代谢状态, 共 同恢复机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 CFS 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与一系列疾病, 如肥 胖、 肠易激综合征以及 CFS 等存在相关性 [6, 30 -31 ] 。肠 道菌群与机体是互利共生的, 包括生理性菌群、 条件致病菌及病原菌 3 种 [32 ] 。在健康人体内, 各种肠道菌群 协同存在, 处于平衡状态。然而, 这种平衡也会被多种 因素所改变, 进而引起某些功能紊乱 [33 ] 。肠功能紊乱 是 CFS 患者常见的表现, 导致 CFS 的发病和/或进 展 [5 ] 。目前, 大量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调, 即肠道细 菌异常增生可能与 CFS 的发病密切相关 [6 ] 。同时应 用益生菌口服或直肠补充剂对于改善 CFS 的主症以 及异常情绪状态、 认知功能等伴随症状均具有一定的 治疗作用 [34 -35 ] 。 早在 1998 年,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 Butt 等 [36 ] 利用需氧与厌氧培养的方法, 首次将 CFS 患者粪 便微生物群与正常健康组进行对比。发现患者肠道菌 群中双歧杆菌水平较低, 而需氧菌水平较高 [37 ] 。健康 人的革兰阴性大肠杆菌占总需氧菌群的 92. 3%, 而 CFS 患者仅为 49%。在 CFS 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组信 息中, 需氧菌是以由 D - 乳酸产生的肠球菌和链球菌 为主, 而厌氧菌则以普雷沃菌最为常见 [38 ] 。Maes 等 [39 ] 进一步提出 CFS 的发病机制不仅与肠道菌群失 调相关, 同时与菌群失调导致的肠粘膜屏障功能紊乱 以及肠道异常免疫相关, 并证实其可能是由于血清 IgA、 IgM 以及脂多糖的增加所致。Marc 等 [40 ] 采用16S 扩增子高通量测序(16S rDNA)方法, 发现比利时和挪 威患者肠道菌群均发生显著改变, 但不同地理来源患 者菌群组成不同。提出将 16S rDNA 方法用于 CFS 临 床诊断。Ludovic 等 [41 ] 指出健康者与 CFS 患者菌群存 在显著差异。CFS 患者细菌多样性明显降低, 尤其是 厚壁菌门、 放线菌门丰度及多样性显著下降, 抗炎作用 的细菌种类明显减少。证实 CFS 患者肠道菌群失调, 肠粘膜损伤导致细菌移位, 进而引起机体抵抗菌功能 和先天免疫系统的紊乱。Dorottya 等 [6 ] 进一步采用宏 基因组的方法, 揭示 CFS 患者的肠道菌群图谱, 证实 CFS 与菌群失调及代谢紊乱有关, 并可能影响疾病的 严重程度。研究发现 CFS 患者与健康人中最主要的 两种门水平物种分别是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 但 CFS 患者肠道菌群变异性大于健康人群。

4 针灸对 CFS 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前期研究指出肠道菌群的变化与 CFS 的发生或 发展联系密切, 针灸不仅能够调节肠道菌群, 同时对 CFS 的防治也具有显著疗效。为了进一步揭示针灸、 CFS 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成泽东 [9 -10 ] 等采用细菌培 养的方法, 观察艾灸神阙穴或关元穴对 CFS 肠道菌群 的影响。结果表明艾灸可增加 CFS 大鼠肠道中双歧 杆菌、 乳酸杆菌两种厌氧菌的菌群数量以及肠杆菌、 肠 球菌两种需氧菌的菌群数量。提示神阙、 关元灸可改 善大鼠腹泻症状, 进而调整由 CFS 引起的肠道菌群 失调。

5 小结

综上所述, 针灸、 CFS 与肠道菌群三者之间的关系 不可分割。肠道菌群失调是导致 CFS 的重要机制之 一, 针灸对 CFS 与肠道菌群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与调节 作用, 能够调控由 CFS 引发的肠道菌群失调。但针灸 对 CFS 与肠道菌群具体的调节作用以及其在平衡肠 道菌群和免疫稳态中发挥的作用机制尚未明晰, 仍然 需要应用更科学的研究思路与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去进 一步阐释。相信随着蛋白质组学、 微生物基因组学等 科技的不断进步, 从肠道菌群视角探讨针灸对 CFS 的 调节作用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李超然 刘德柱 杨燕 王德龙 郭静 石天宇 屈媛媛 杨添淞

上一篇:探索用针灸消除炎症

下一篇:针灸治疗青少年常见病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