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针灸>正文

韩永海 韩氏芒针疗法第七代传承人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患者需要,我就要义无反顾地伸出一名医生的援手,做与死亡和疾患抗争的人,将韩氏芒针疗法世代传承是我毕生的信念!”70岁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韩氏芒针疗法第七代传承人韩永海真切地说出了他传承发扬济世医术的赤诚心声。
 
苦练针法数十载
 
韩永海介绍,芒针细如麦芒,故名芒针。芒针与普通针具不同,具有细、长、软的特点,这意味着施针难度很大,对施针者的手法与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在我五六岁的时候,爷爷给我一根针,指导我每天练习。”韩永海自幼就留在祖父——韩氏芒针疗法的第五代传人韩太运身边,坚持练习芒针技法,最开始在枕头上、棉被上进行练习,后来在自己身体上练习,在练习中切准人体经络和穴位,逐渐地才给患者施针治疗。多年来,韩永海苦练针法,他最擅长采用的是直径仅0.25毫米的五寸芒针,该芒针荣获了“世界上最细的五寸长芒针针灸针具”世界纪录证书的同时也获得了国家专利,并通过了世界纪录的审批,是世界上最细的治病针。
 
韩氏芒针疗法根据患者的胖瘦不同,选用的针也不同,普通人一般使用五寸针治疗疾病,而对于肥胖的患者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采用八寸、一尺甚至一尺半的针。
 
韩永海采用了平补平泻的手法进针,施针的过程中几乎无痛感,且采用“一针穿多经,一针透多穴”,在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还可以使多个穴位感应联动,在调节身体健康状况的同时,针触深达病灶。由于韩永海潜心苦练,针法上进步迅速,逐渐进入临床诊疗,十几岁时便正式成为其祖父韩太运年龄最小的关门弟子。
 
“芒针的学习难度较大,除了要学习医理之外,还要掌握熟练的针刺手法。祖父对我要求非常严格,在每天长时间的针刺练习时,要求我双手熟练配合,进针时针体不弯,动作流畅、手法轻柔、一气呵成。针扎多了,手自然会疲劳。手累了,动作就会僵硬变形,患者的针刺体验就会有所不适。为了攻克这一难点,我改用粗针,每天在厚厚的一摞毛头纸上进行针刺练习,以提高双手手腕及手指的力量,这一练就是十多年。”韩永海回顾着多年来苦练针刺技术的经历。
 
韩永海的勤学苦练得到了祖父韩太运的认可,祖父开始教授他在人体对应穴位上进行施针,而练习施针的对象就是韩永海自己。“开始时,我确实非常怵头,可祖父的严厉使我鼓足了勇气,我咬牙克服针刺的恐惧,认真体会着每一个穴位的针刺走向及得气时的针感。”韩永海每天要在自己身上针刺百余针,扎得自己身体遍布针眼,而他坚持不懈忍着疼痛,经常给自己“加课”,他运用最细芒针,以极高转速捻转针体,进行穴位深刺、透刺且无痛进针,催气速至,得气提针,这一整套连贯的施针绝技被形象地比喻为“蛟龙探海”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为造就无痛进针的手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震后救灾济苍生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突然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肠道感染、痢疾等流行性疾病暴发是地震之后最为严重的问题。许多人因此上吐下泻,甚至高烧不退,许多身体虚弱的老人和孩子面临着生命危险。韩永海深感责任重大,全心投入到灾后的救援工作中,运用手中的芒针至各处临建棚中义务施针救治患者。
 
芒针疗法对吐泻类病症效果显著,在不使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仅仅使用针刺治疗,轻者一次、重者两次即可止泻止吐,很快痊愈,在医疗条件极其匮乏、患者众多、急缺医务人员、药物和医疗设备的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韩永海运用韩氏芒针针法为患者治病50余年,其精湛的技艺曾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很多生命。
 
韩永海曾有过一次为一位老人治病的经历。当时老人心脏病发作,病情严重,韩永海果断紧急施以针法,20分钟后老人微弱的心脏开始恢复跳动,转危为安。“激发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力,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人生病就是气血循环出现问题。针扎下去之后,给患者起到一个稳定心脏的作用,就是给抢救留时间!”
 
多年来,韩永海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而装满芒针的小针包50余年来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书包。作为一位老中医人,无论走到哪里,他就会把情怀与责任带到哪里。道路旁、汽车上、火车上、飞机上、旅馆里,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便义不容辞地出手相助,多年来帮助了无数素不相识的人。
 
2018年冬天的一个清晨,韩永海乘坐公交车准备去工作室。车行至湖北路公交站时,一位老太太在下车时因司机误关车门并开动车辆而受伤。韩永海见情况危急,立刻下车为老太太诊查,他见患者面色苍白,表情痛苦,意识清醒,张口喘着粗气,无法说话,便用双手掐住其急救穴位,随后掏出随身携带的芒针在数个穴位进行针刺急救。施针操作几分钟后,患者终于长出一口气,可以开口说话了。见老太太转危为安,韩永海没有留下姓名就悄然离开了。
 
倾心投身传非遗
 
韩永海数十年如一日,执着投身“韩派芒针”的传承保护事业,2011年12月,这一针法被评为天津市河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转年韩永海成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0月,“韩派芒针”正式更名为“韩氏芒针”,并被评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一系列的荣誉使韩永海深受鼓舞,也自感到自己肩负着传承非遗项目的责任,他广植桃李,精心培养传承人。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韩永海为增强弟子们学习的信心,多次在自己身上做施针的教学演示。他考核弟子的第一关,就是让弟子在自己身体上施针,帮助他们克服给别人做针刺治疗时产生的恐惧心理。他要亲自体会弟子的施针手法并做指导,直到达到标准。
 
“医乃仁术,良相同功。立志当坚,宅心宜厚。”在弟子们的眼中,韩永海既是严师,又如慈父,在学习芒针手法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受用一生的做人做事道理。韩永海毫无保留地将毕生医术倾囊相授,认真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非遗项目,得到弟子们和无数患者的一致赞誉。
 
韩永海无私将家传医术带入大学讲堂,多次受邀参加相关学术交流会,并在现场进行针法演示。他渴望能够得到更多有识之士认可,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芒针学习的队伍中来,共同总结、研究、发展该针法,进一步提高技艺,使更多患者受益,共同努力发扬、发展该针法,将祖国的芒针瑰宝传向世界。
 
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芒针疗法,韩永海表示自己已经打破家族原本的“传男不传女”的旧习俗,将芒针技法对自己的女儿韩旭倾囊相授,将女儿培养为韩氏芒针疗法第八代传承人。他还创办了一系列学校,面向社会招收学习芒针的学生,还花费了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对于芒针疗法治疗疾病的手段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编撰,形成了系统化的医药书籍。“将祖国中医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世代传承,将芒针疗法持续推广,惠及民众和全人类,让世界领略中国中医的魅力,是我一生的追求!”韩永海充满信心。 (孙桂龙 吴敏 田艳青)

上一篇:婴儿贝尔面瘫针刺治疗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