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版《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共收载1911年以前针灸类中医古籍共计158种, 其中针灸通论50种, 针灸孔穴73种, 针灸方法29种 (包括针法2种, 灸法18种, 其他针法9种) , 针灸临床6种。另有附录在1911年的著作65种, 其中针灸通论18种, 针灸孔穴35种, 针灸方法4种 (包括针法2种, 灸法1种, 其他针法1种) , 针灸临床9种。
书名即带有图像的古籍有:《铜人图经徐氏针灸合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堂图》《铜人明堂之图》《经络图说》《经穴指掌图》《足经图》《改正内景五脏六腑经络图说》《人体经脉图》《和汉三才图会》《铜人新图》《经络诊视图》《人体经穴脏腑图》《脏腑正伏侧人明堂图》《针灸内篇经络图歌》《经穴图》《经脉图考》《经络图说》《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经脉分图》《十二经络图典义》《杨氏家传针灸图像》《十二经经图并见症用法》《明堂图说》《针灸便用图考》《针灸图说》共27种。
笔者共查阅针灸类中医古籍153种, 其中有图像的著作103种, 约占调查总数的67.3%。调研查阅针灸类中医古籍图像3308幅, 其中墨线图3 143幅, 彩色图165幅。其图像特点如下。
经络腧穴脏腑图
经络腧穴图是针灸类古籍中绘制的最基本图像, 分别是经络图, 腧穴图和经络腧穴图, 是学习针灸者结合文字资料最直观的影象, 为理解文字资料提供了感官的基础, 提高了人们对人体经络与腧穴的关系以及经脉循行的认识。这些图像从人体的不同角度对经络和腧穴进行了绘制, 包括: (1) 从人体正面进行绘制的“正面图”, 如正人胸膺图、正人肚腹图、正人手太阴图、正人手厥阴图、正人手少阴图、正人足大阴图、正人足阳明图、正人头颈图、正人面部图等。 (2) 从人体的背面进行绘制的“伏人图”, 如伏人背部图、伏人手阳明图、伏人足太阳图等。 (3) 从人体侧面进行绘制的“侧面图”, 如侧胁、侧人手阳明图、侧人足少阳图、侧人足少阴图等。 (4) 全面综合的经络腧穴总图、如前面颈穴总图、后头项穴总图、胸腹总图、侧胁肋总图, (5) 体现经脉相互衔接关系的流注和起止的图像, 如肺经流注图、大肠经流注图、心包经流注图、三焦经流注图、心经流注图、十四经起止图、经络要穴仰俯图、头中行二行三行图、头三行头侧耳上侧图等。 (6) 铜人图:面铜人图、背铜人图、侧铜人图等。
脏腑图包括:五脏图、六腑图。其常经脉图相携出现, 并附着于相应经脉图之后。首见于《铜人图经徐氏针灸合刻》, 绘画方式简单形象。随着医学的发展, 西方解剖医学的传入, 以《中西汇参铜人图说》中脏腑图像为代表, 其脏腑图的绘制更加精细、更接近现代解剖图。内景图, 实为表现人体脏腑在胸腔和腹腔中位置、形态、结构图。首见于《针灸聚英》, 经多次改正, 尤以李士材改正内景之图为佳, 使其理论系统更加完善。
取穴图
取穴在使用针灸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怎样才能准确、简便的选取穴位, 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关键。取穴图为此提供了有力依据。针灸取穴图包括: (1) 按身体部位取穴, 如身部正面取穴图、头后部取穴图、身部背脊取穴图、足内踝取穴图、足外踝取穴图、覆掌取穴图、仰掌取穴图、侧手取穴图、虎口三关图等。 (2) 特殊腧穴取穴图, 如取膏肓穴法图、崔氏四花穴。为了能更为精准的选取穴位, 针灸古籍中还会有“尺寸图”:仰人尺寸、伏人尺寸, 中指同身寸, 中指屈图、周身尺寸图、伏人骨度图。
1.骨度图——常规取穴方法图骨度是中医针灸取穴的标准,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骨度确定穴位的位置。《黄帝内经·骨度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现存针灸类古籍中, 骨度图最早见于《针灸聚英发挥》 (明嘉靖16年丁酉 (1537) 陶师文刻本) , 该图明示伏人骨度“项发以下至背骨二寸半、膂骨至尾骶主三尺节长。肩至肘, 长一尺七寸。肘至腕, 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 长四寸。足长一尺二寸”。元代滑寿 (伯仁、撄宁生) 原撰日谷村玄仙编《十四经发挥抄》[日本万治2年己亥 (1659年) 吉野屋权兵卫刻本]十卷, 清代汪昂 (讱庵) 撰《改正内景五脏六腑经络图说》, 清代仲山氏编《经络穴位》[清光绪5年己卯 (1879年) 抄本]、《循经考穴编》 (1916年, 清康熙抄本) 、《脏腑经络辑要》 (1911年, 抄本) , 《针灸辑要》 (1911年, 抄本) 。其中《针灸辑要》一书中骨度图为李士材所绘。李士材 (1588年-1655年) 是明末著名医学家, 其仰人骨度部位图和伏人骨度部位图与清仲山氏编《考正穴法》[1879年, 清光绪5年己卯 (1879) 抄本]一致。《考正穴法》骨度图当为李士材所绘骨度图。李士材所绘骨度图明示身体的部位:颅、颧、颐、角、耳门、颈、喉结、缺盆等与其他骨度图不同。
2.膏肓——惟一被单独绘制取穴法的腧穴膏肓作为病证名、人体部位名, 又作为腧穴名被记述, 资料丰富。膏肓作为病名首见《左传》。在中医典籍中, 膏肓是惟一被系统论述和绘制的腧穴[1], 取穴方法多达13种。历代论述膏肓取穴法的文字资料颇丰, 绘制取穴图的有《针灸大成》 (明代杨继洲) 、《针灸要法》 (佚名) 、《针灸摘要》 (佚名) 、《针灸拾录》 (佚名)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宋代王惟一) 、《经络考》 (明代张三锡) 和《灸膏肓俞穴法》 (宋代庄绰) 7种著作。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首次系统论述了膏肓的取穴方法、治疗范围和治疗方法。《灸膏肓俞穴法》为第一部系统考证膏肓的专著。
宋代王惟一 (987年-1067年) 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绘制的取膏肓穴法即钩股取穴图法是现存最早的绘制膏肓取穴法图像。明代张三锡将其收录至《经络考》一书。北宋医家庄绰 (约1079年-1149年) , 首次系统梳理了膏肓资料, 图文并茂, 编撰成《灸膏肓俞穴法》, 是现存最早最系统的单腧穴考证专著。该书记录了唐宋时期孙思邈、王惟一、石藏用、叶元善、潘琪以及僧仲6位医家取膏肓俞的钩股取穴法、钩股按穴取平法、正坐伸臂法、揣骨定穴高下法、参验求穴法、石用之取穴别法、叶潘等取穴别法、叶元善取穴法、叶元善卧灸法图、潘琪仰手曲肘取穴法、僧仲闻取穴前法、僧仲闻取穴后法、定穴相去远近法13种方法, 图文并茂, 为后世系统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中膏肓穴图是与四花穴 (膈俞和胆俞) 一同绘制的。《针灸要法》《针灸摘要》和《针灸拾录》中膏肓穴取穴法图像与《针灸大成》中的图像在穴位标注、头饰、发髻、服装和身形等方面几乎完全一致。并且, 此3本皆为清代抄本, 作者皆佚名, 所以这3本书的图像应来自《针灸大成》。
3.骑竹马灸法图——灸治疮疡取穴图骑竹马灸法图属治疗部位图, 因治疗部位与病变部位不一致, 文字说明又较难理解, 需要借助绘图说明。例如《铜人图经徐氏针灸合刻》《针灸大成》和《针灸拾录》中的“骑竹马灸图”。骑竹马灸法, “治一切疮疡, 即用此法, 无有不愈。其法令病人以肘凭几, 竖臂腕要直, 用蔑一条自臂腕中曲处横纹, 男左女右, 贴肉量起, 直至中指尖尽处截断为则, 不量指甲。却用竹杠一条, 令病人脱衣, 正身骑定, 前后用两人扛起, 令病者脚不着地, 又令二人扶之, 勿令伛偻。却将前所量臂蔑, 从竹杠坐处, 尾骶骨尽处, 直贴脊背, 量至蔑尽处为则, 用墨笔点定, 此只是取中, 非灸穴也。却用薄蔑作则子, 量病人中指节, 相去两横纹为则, 男左女右, 截为一则, 就前所点记处两边, 各量一则, 尽处即是灸穴”。如果没有绘图辅助说明, 此段文字不容易理解, 很难准确找到治疗部位。
4.崔氏四花穴灸法图——治五劳七伤取穴图“四花”穴的名称及定位原出于唐代崔知悌《骨蒸尹灸力》一书。惜原书已佚。崔氏四花穴, 又称“正四花穴”“经门四花”。记载于多种古代医籍, 其图见于《铜人图经徐氏针灸合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经络考》。
5.回阳九针图——回阳救逆取穴图回阳九针穴是治疗阳气脱绝的9个主要穴位, 为临床急救常用的有效穴位, 用于治疗晕厥、肢冷脉伏, 阳虚欲脱时施术可回阳救逆挽救生命。即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环跳、 (足) 三里、合谷。有歌诀为:哑门劳宫三阴交, 涌泉太溪中脘接, 环跳三里合谷并, 此是回阳九针穴。
回阳九针图出《凌门传授铜人指穴》。《凌门传授铜人指穴》所绘回阳九针图, 绘画技巧娴熟、细腻, 哑门、中脘、劳宫、合谷、环跳、足三里、太溪、三阴交、涌泉9个穴位皆用朱点标示。《中西汇参铜人图说》一书中的回阳九针图其来源当是《凌门传授铜人指穴》。
6.秋夫疗鬼十三针之格 (图) ——疗癫狂神志病取穴图秋夫疗鬼十三针之格图出《凌门传授铜人指穴》, 是宋代医家徐秋夫治疗神志病的经验穴。徐秋夫是南朝宋濮阳太守徐熙的后人。徐家名医辈出, 先后诞生了徐熙、徐道度、徐文伯、徐嗣伯、徐之才等7代12位名医, 均精通医术, 擅长针灸。《南史·张融传》有“秋夫疗鬼”的记载。后人在《千金方》《流注指微赋》等医籍中也记载了“秋夫疗鬼而获效”的故事, 并称这13个穴为“秋夫疗鬼十三针”, 用以治疗癫狂神志病。
7.子午流注图子午流注图是针灸于辨证循经, 按时取穴、操作的规程方法。子午流注是注重时间条件, 以自然界周期现象, 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的。在《灵枢》经脉篇和营气篇, 以及《难经》都有记载。南唐何若愚《流注指微赋》, 将子午流注的应用和方法, 作了概括说明。元代窦汉卿《标幽赋》, 内有“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开阖, 论其五行五脏查时日之旺衰”, 由此可见子午流注到了元代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如明代的《针灸节要》《医学入门》《针灸大成》等书皆有论述。而《针灸大全》徐凤氏又推而广之著“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诀”, 学者多有习诵以便应用。
针灸器具图
1.九针图器具图记载了历代针具的形状、大小、尺寸, 为后世针灸器具的制作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如青龙针图、九针图。
九针, 针具名。为9种针具的总称。出《黄帝内经》。即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灵枢·官针》:“九针之宜, 各有所为;长短大小, 各有所施也, 不得其用, 病弗能移”。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 据情选用, 方可去病。九针是古代9种针形的统称。出自《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九针之名, 各不同形。一曰镵针, 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 长一寸六分。三曰缇针, 长三寸半。四曰锋针, 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 长四寸, 广二寸半。六曰员利针, 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 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 长七寸。九曰大针, 长四寸”。但《黄帝内经》未绘九针图形, 至宋代《济生拔萃》方初绘九针图。见《针灸素难要旨》《针灸大成》《针灸重宝记》《针灸要法》《选针三要集》和《十四经发挥抄》。其形变化可以大致分成3个体系, 如图1所示。
《针灸素难要旨》又名《针灸节要》《针灸要旨》。明代高武撰, 刊于1531年。《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 于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 刊行。二者所绘针具差别甚大。《针灸大成》的成书时间晚于《针灸素难要旨》, 因此推测《针灸素难要旨》所绘针具之形状更早。
2.灸具图除针具之外, 清光绪9年癸未刘氏刻本乐善堂藏本《灸法秘传》还载有灸具图1幅, 图名为灸盏图, 图绘俯式、仰式两种灸盏。图旁文字介绍为:古圣用九针, 失传久矣。今人偶用者, 不但不谙古法, 亦且不熟名堂, 至于灸法亦然也。今用银盏隔姜灸法, 万无一失。凡欲用此法者, 须仿此样式。
图1 九针体系
针灸方法图
1.针法图针法图, 是针刺时醒针手法, 包括:捻针之图、打针之图和管针之图。见《针灸重宝记》。对于针刺补泻方法更有实际操作方法。如《玉龙歌》针补泻法图, “男人大指往前是补”, 即逆时针捻针法;“大指退是泻”即顺时针捻针法。
2.刺法图刺法是针灸治疗学治疗方法之一, 类似今之放血疗法。针灸类古籍图像中有:尺中刺际图、刺后绵缚图、络脉刺痕图、脚部背面血络图、委中刺后绵缚图、侧面血络图、胫脚刺后绵缚图、头面血络图、刺后绵缚图, 见《刺络篇》。少商穴刺法和刺络方血法, 见于《全身百穴歌》和《刺络篇》。
3.灸法图灸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它和中医、中药、针灸、按摩、导引等疗法可能是同时出现的。由于灸法主要以使用点燃的艾叶为治疗手段, 善治寒证, 所以灸法来源于天寒地冻的北方。《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北方者, 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 风寒冰冽, 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 其治宜灸。故灸焫者, 亦从北方来”。这段记载, 说明灸法的发现同寒冷环境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相传晋代医学家、化学家、炼丹家葛洪的妻子鲍姑因擅长用艾线灸法在广东南海一带专治赘瘤和赘疣而闻名, 岭南一带的人称之为“鲍仙姑”。宋代闻人耆老撰《备急灸法》载有用灸法治疗肠痈、疔疮、皮肤中毒风、卒暴心痛、精魅鬼神所淫、夜魇不寤、卒忤死法、自缢、急喉痹、鼻衄、妇人难产、治腰疼甚至不可抬举者12幅图。这些图是对孙思邈治肠痈;黄帝、岐伯、孙思邈治疗疔疮;张文仲、孙思邈、姚和众治疗皮肤中毒风;甄权治卒暴心痛;华佗治精魅鬼神所淫;葛洪、陶弘景、孙思邈治夜魇不寤;扁鹊、孙思邈治卒忤死法;太仓公、孙思邈救自缢;孙思邈、甄权治急喉痹;徐文伯治鼻衄;张文仲治妇人难产等历代有效方法的总结, 又通过绘画展示了灸治穴位的准确定位方式, 令读者一目了然, 熟记于胸。灸法图包括骑竹马灸法图、崔氏四花穴灸法图和灸心气图。
小结
针灸类中医古籍的图像最早见于宋代王惟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1965-1971年, 在北京拆除的明代城墙中, 发现了五方题名为《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残石。这五方残石是宋代汴梁 (今河南开封) 相国寺仁济殿“针灸图石壁堂”的遗物。其中2方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2方藏于首都博物馆, 1方藏于北京石刻艺术馆, 为此提供了考古学证据。元明两代有所发展, 明代太医院进行了汇总, 编有《铜人图经徐氏合刻》。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汇通, 在针灸类中医古籍的图像绘制上融入了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 并且广泛传抄。后世医书的图像基本继承了宋代的绘图特点并加以分解, 突出局部经络、腧穴的位置、分布、取穴标志、骨度, 便于学习和使用, 以经络腧穴图最多、其次为脏腑图、疾病图、骨度图等。墨线图多于彩绘图。
经络穴位图在针灸古籍中最为多见, 通常为十二经脉图, 加督脉图、任脉图, 共十四经脉及其具体穴位。经络图可分为全身经络穴位图、局部经穴位络图、铜人图3类。见于《铜人针灸经》。经络腧穴图和脏腑图在针灸类中医古籍中占有大量的篇幅。究其原因在于其能够明示针灸的经络、穴位、脏腑的形态。并且经络图常与脏腑图同时出现, 阐明了二者的表里关系。经络穴位于人体表面, 绘图有简有繁, 在于使得医学者能直观的感受到其存在, 结合文字明确定位, 以指导临床应用。取穴在使用针灸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尤为重要。骨度是中医针灸取穴的标准,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骨度图确定穴位的位置。膏肓取穴法、骑竹马取穴法和崔氏四花穴取穴法, 用绘图辅助说明, 使取穴更加准确。对于危重症的取穴救治亦有图像说明, 如《凌门传授铜人指穴》还有回阳九针图、秋夫疗鬼疗十三针之格、天星穴法之形。《针灸素难要旨》最早绘制了针具形状。《灸法秘传》载有灸具图, 名为灸盏图。图像与文字表述共存, 使说明内容更直观, 更丰富, 更容易理解、接受、操作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学春.膏肓图文考.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5) :150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刘学春 王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