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穴位疗法>正文

穴位和非穴位区分,劳宫穴,少府穴

人体劳宫穴、少府穴与手掌部非穴位区的太赫兹光谱特征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它一般依附于经络而存在, 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物理特性。《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节之交, 三百六十五会, 知其要者, 一言而终, 不知其要, 流散无穷。所言节者,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可见古代医者对于穴位也有了比较详细的认知, 不仅在于其结构上, 而且对于穴位和气的关系也有相当程度上的理解, 即穴位为人体之气的汇聚所在。近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对穴位的特异性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 而本文则利用处于科学前沿的太赫兹波技术对穴位进行相关研究, 旨在发现穴位是否具有太赫兹波特性?为穴位和非穴位区分的标准化提供了更多科学依据。
 
太赫兹 (Terahertz, THz) 波就是频率在0.1~10THz (波长为3mm~30μm) 范围内的电磁波。研究表明, 太赫兹波在生物大分子之间的信息应答, 乃至对生物大分子的精确调控方面, 对生物分子集体骨架振动模式引起的分子构象、分子结构及分子环境的变化都非常敏感[1,2,3,4]。通过对分子结晶构造的重新排列, 引起生物体本身物性的变性。故又被称为“物质变性光线”或“生命光线”。因此检测人体穴位太赫兹波特征对于穴位特异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与方法
1.对象
2017年8月15日至8月30日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太赫兹实验室收集50名健康在校大学生受试者, 男25名, 女25名, 年龄19~23岁, 平均年龄 (21±2) 岁。受测部位为右手劳宫穴、少府穴、非穴位部位即掌心大鱼际部位正中距离劳宫穴1cm, 无皮肤破损或疤痕并配合测试。
 
2.环境
测试环境气温为 (24±1) ℃, 每次测试过程中, 空气湿度50%~65%, 空气无明显流动。周围环境无强噪声和电磁源, 室内用两盏40W日光灯照射, 门窗紧闭, 并用不透阳光的窗帘布遮盖。
 
3.装置
实验技术系统的核心装置是1台德国Brucker公司出品的VERTEX 80v型远红外光谱仪, 加装了1套附有机械循环液氦冷却装置的QMC INSTRUMENTS-QNbB/PTC型热辐射检测计, 使其光谱测量范围扩展至0.9~3.6THz。操作软件:OPUS7.2.139.1294, 光路如图1。

 图1 装置光路图
 
4.方法
手掌部位太赫兹辐射测量:受测部位为右手劳宫穴、少府穴 (取穴标准参考全国高等中医药校规划教材第九版《针灸学》[5]) 和非穴位部位 (掌心大鱼际部位正中距离劳宫穴1cm) , 受测者将测试穴位部位的皮肤紧贴于检测窗口 (但不用压力、轻轻贴合) , 窗口由铝箔纸封住只暴露出直径为8mm的圆孔。进行太赫兹波检测, 每人每穴各重复测5条太赫兹波辐射谱线。
 
5.统计学方法
与分析运用检测仪器自带OPUS软件对检测的太赫兹波谱线进行图谱处理, 求出各穴位的重复谱线的平均谱线, 求出每组谱线的差异, 作图。公式:相对真实波动 (ATR) =A辐射谱线-B辐射谱线, 方便比较出各组之间的具体相对真实差异。
 
试验数据分析采用R软件, 数据呈现非线性趋势, 故采用多项式回归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手掌检测部位具有太赫兹波辐射, 个体太赫兹辐射量具有差异
见图2。手掌检测部位能辐射出太赫兹波, 光谱范围在0.90~3.60THz, 最高峰值在3.05THz处。人体太赫兹辐射的个体差异比较大, 相同的频率下, 不同的人所对应的辐射量具有差异。

 图2 不同受试者太赫兹波平均辐射谱线
 
注:A.劳宫穴的太赫兹波平均辐射谱线;B.非穴位部位太赫兹波平均辐射谱线。
 
2.穴位与非穴位部位太赫兹辐射光谱特性的差异
对数据进行多项式回归, 分别建立了从一次项到四次项的4种模型, 四次项时的模型拟合线见图3。四次项时的多项式回归模型拟合程度最好, 且R2达到0.958。两个穴位同非穴位比较结果见表1。少府、劳宫与非穴位的辐射值存在显著差异, 劳宫和少府的辐射量高于非穴位。

 图3 多项式回归 (四次项) 模型拟合线
 
 表1 基于多项式回归 (四次项) 时两个穴位同非穴位比较太赫兹波辐射值差异
 
求出所有测试者的少府穴、劳宫穴和非穴位部位 (掌心大鱼际部位正中距离劳宫穴1cm) 的总平均值, 见图4。可以看到, 3个部位的太赫兹波光谱曲线的频谱特性非常相似, 但各个频率上辐射量有区别。劳宫穴和少府穴的太赫兹辐射光谱均高于非穴位区太赫兹辐射光谱 (P<0.01) 。

 图4 所有测试者各穴位部位总平均值辐射曲线
 
注:A.少府穴;B.劳宫穴;C.非穴位部分。
 
由于人体的太赫兹辐射很弱, 特别是要测量体表不到1cm2区域的太赫兹光谱, 穴位与非穴位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小, 故而通过公式 (真实波动ATR=A部位辐射谱线-B部位辐射谱线) , 计算出手掌各部位之间的具体真实差异。见图5。3条谱线均大于0, 说明各位穴位平均太赫兹辐射量在大部分频率上都高于非穴位区太赫兹辐射量, 2.22~3.56THz段更为明显。

 图5 差值曲线
 
注:A.劳宫穴的总平均值减去非穴位部位的总平均值的差值曲线;B.所有穴位的总平均值减去非穴位部位的总平均值的差值曲线;C.少府穴的总平均值减去非穴位部位的总平均值的差值曲线。
 
讨论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5], 是能够体现和调整内脏功能的特定部位, 因此穴位既能用于对内脏疾病的诊断, 又可以施以相应的治疗手法以达疗效。同时, 穴位又作为一个高精度人体接收放射装置, 在人体复杂的生理活动的影响下, 表现出某些生物物理学的特异性。穴位的特异性是指穴位在形态结构、生物物理特性、病理反应、刺激效应等方面与穴位及其周围的非穴位部位比较具有的特异性。近年来, 诸多有关穴位特异性的研究表明, 穴位的功能特点与其对应的神经[6,7,8]、周围的血管[9]分布有密切关系, 并表现出独特的生物物理特性, 如电磁特异性[10]、热特异性[11]、穴位的光特异性[12]等。
 
运用太赫兹光谱技术检测右手劳宫穴、少府穴和非穴位部位太赫兹波特征, 发现人体太赫兹辐射量的个体差异比较大, 不同部位频谱特性一致, 波峰都在同一频率上, 光谱曲线的波形非常相似, 研究同时发现穴位与非穴位部位的太赫兹辐射量的差别较大, 劳宫穴、少府穴太赫兹辐射量均大于非穴位部位。由此可说明, 人体手掌部太赫兹辐射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基础, 穴位与非穴位区的生物特性有所区别, 穴位具有太赫兹波的特异性。从而证明了古人对于穴位和非穴位区的区分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为证明穴位有特异性提供了又一有力证据。
 
穴位的太赫兹特性是经络穴位研究的新方向, 能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途径, 同时能为针灸临床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经络穴位的太赫兹特性研究作为经络实质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经的途径, 仍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发掘。穴位是人体之气输注的点, 因此气同时也包含着这些生物物理学信息, 这为中医气实质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技术。
 
参考文献
[1]Brucherseifer M, Nagel M, Haring Bolivar P, et al.Label-free probingof the binding state of DNA by time-domain terahertz sensing.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0, 77 (24) :4049-4051
[2]Han Z, Zhao-Hui Z, Xiao-Yan Z, et al.Assignment of terahertzvibrational modes of L-glutamine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within generalized-gradient approximation.Chinese Physics B, 2015, 24 (7) :73301-73302
[3]Nagel M, Bolivar P H, Brucherseifer M, et al.Integrated planarterahertz resonators for femtomolar sensitivity label-free detectionof DNA hybridization.Applied Optics, 2002, 41 (10) :2074-2078
[4]Chernev A L, Bagraev N T, Klyachkin L E, et al.DNA detection byTHz pumping.Semiconductors, 2015, 49 (7) :944-948
[5]王华, 杜元灏.针灸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21-22
[6]刘克, 王薇, 李爱辉, 等.大鼠足厥阴肝经的形态学与辣椒素对生殖股神经放电频率的影响.解剖与临床, 2006, 11 (4) :232-235
[7]赵艳玲, 常小荣, 严洁, 等.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大鼠胃肌电穴位特异性及胃电传出途径的实验研究.中医药学刊, 2005, 23 (10) :1788-1790
[8]潘卫星.针灸的神经生物学机理.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 33 (10) :4281-4297
[9]刘芳, 陈尔瑜, 党瑞山, 等.小腿骨间膜前面的血管分布及其与穴位的关系.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0, 34 (12) :40-41
[10]穆祥, 段惠琴, 陈武, 等.腧穴实质与微血管相关的生理学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 7 (12) :47-52
[11]李定忠, 傅松涛, 李秀章.关于经络实质的探讨—关于经络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之三.中国针灸, 2005, 25 (1) :53-59
[12]邓海平, 沈雪勇, 丁光宏.艾灸与经络穴位红外辐射特性.中国针灸, 2004, 24 (2) :105-107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张舟南 邱烈泽 范志文 黄志军 李姝池 章文春

上一篇:八会穴在经络腧穴中为特定穴 骨会穴名的争议

下一篇:《针灸大成》中照海穴探析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