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穴位疗法>正文

委中穴中医文献总结 委中穴在相关疾病的主治作用

委中穴的临证应用初探
 
委中穴, 《灵枢》中“委而取之”, 以其穴在膝腘窝中央, 委曲之处, 故名“委中”。又名“腘中”“郄中”“血郄”, 位于腘横纹中央, 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 深层有腘动脉、腘静脉、腓肠动脉和胫神经[1], 属足太阳膀胱经, 为膀胱之合穴、下合穴。《图翼》有言:“头重转筋, 腰脊背痛, 半身不遂, 遗溺, 小腹坚, 风痹髀枢痛, 膝痛, 足软无力。凡肾与膀胱实而腰痛者, 刺血出妙, 虚者不宜刺, 慎之。此穴主泻四肢之热……”可见委中穴临床应用广泛, 治法多样变化, 临床上应加以辨证施治。笔者对近年诸多关于委中穴的文献进行总结, 列举出委中穴在相关疾病的不同主治作用, 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治疗相关疾病提供选穴参考。

委中穴
 
1 活血通络
1.1 推拿
现代研究显示, 推拿扩张外周血管、加速血液循环, 能控制脊髓T细胞的活动, 调节痛神经冲动传递, 调节外周细胞因子变化[2]。推拿可行气活血、疏通经络[3], 临床医家常推拿委中穴, 达到活血通络的治疗效果。林氏等[4]采用拍打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 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刘氏等[5]按揉委中穴治疗3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有效率达80%, 疗效明显;邱氏等[6]报道点揉委中穴可明显缓解腰背肌疲劳。足太阳膀胱经多血少气, 易气滞血瘀, 多见经络所循处疼痛, 故腰背肌病变多可责之于膀胱经。推拿膀胱经之合穴委中, 可温阳行气活血, 是临床治疗的关键之一。
 
1.2 刺络放血
现代研究认为, 刺络放血法可降低致痛因子浓度, 并可促进组织修复[7]。赫氏等[8]取委中穴放血拔罐治疗膝骨关节炎, 疗效优于单纯药物组;梁氏[9]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 取委中穴及下肢浮络针刺放血, 总有效率达97%, 疗效明显;宋氏[10]取委中穴刺络拔罐结合TDP照射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痛, 总有效率95.5%, 愈显率78.8%;李氏[11]取委中穴予刺血拔罐治疗20名骶管囊肿症患者, 显效率75%, 对比口服双氯芬酸钠片的显效率35%, 疗效值得肯定。委中穴, 又名血郄, 是膀胱经水湿气血之气聚集之处, 故委中穴多以放血为治, “菀陈而除之”, 则经络通, 疼痛除。
 
1.3 针灸
针灸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抑制神经纤维的痛觉传导、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送, 以维持人体正常机制[12]。《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欲以微针通其经脉, 调其气血, 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腰背委中求”, 故委中外治以针灸, 可导气和营, 疏通腰背部经络气血。陈氏[13]针刺委中治疗强直性脊椎炎患者, 效果优于单纯药物组;汤氏等[14]取委中穴予提插捻转后行雀啄手法治疗32名急性腰痛患者, 出针时嘱患者行侧弯蹲下起立等动作, 痊愈28例, 有效率100%;范氏等[15]火针委中穴治疗急性肾绞痛患者, 总有效率96%, 对比药物组总有效83%, 疗效显著;廖氏[16]取委中、秩边予温针治疗强直性脊椎炎患者, 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
 
针灸、推拿、刺络放血法外治于委中穴皆可达到活血通络之功, 但三者略有区别。推拿法治疗过程中拍打、按揉委中穴, 重于振奋人体阳气, 现代医学角度[3]来说, 即可扩张外周血管, 加速血液循环以提高体表温度, 调达气血;刺络放血法直接解其瘀阻, 以纠正气血不通的状态, 故重于活血;针灸法则重于行气, “气为血之帅”, 气行则血行, 而气血通畅。
 
1.4 结合其他疗法
林氏等[14]在局部推拿基础上拍打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病人, 效果优于单纯推拿组;杨氏[17]在相同针刺基础上刺络放血委中治疗瘀血腰痛者, 近期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针刺;此外, 陈氏等[18]在温针灸基础上委中放血治疗43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总有效率92.68%, 对照组85.71%, 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康氏等[19]报道针刺伏兔并委中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 对比单纯针刺组, 效果明显;李氏[20]在贺氏火针干预肾俞等的基础上取委中放血治疗, 试验组总有效率95.7%, 对照组85.1%, 效果优于对照组;胡氏等[21]刺络放血委中后行腰椎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 试验组愈显率96.67%, 单纯斜板组愈显率70%, 疗效明显。临床上, 证型错杂, 用单一疗法治疗疾病难免力薄, 因此多配穴治疗, 结合其他疗法, 以期更满意的效果。
 
2 益肾“利”尿
足太阳膀胱经脉之气机逆乱, 可致膀胱气机失常、气化不利。而委中穴为膀胱经合穴, “合治内腑”, 故针刺委中, 可益肾“利”尿。胡氏等[22]提插捻转双侧委中穴治疗剖腹产术后尿储留患者, 总有效率达90%;高氏等[23]报道针刺委中穴可提高输尿管喷尿频率, 调节排尿功能;小儿遗尿多因下元虚弱, 肾气不足, 而致膀胱约束无力, 水道制约无权, 王氏等[24,24]报道治疗小儿遗尿患者56名, 取神门、委中, 神门予补法, 委中随证施补泻, 总有效率96%, 疗效显著。《灵枢》中“肾足少阴之正, 至腘中, 别走太阳而合, 上至肾”, 故足少阴之气, 至腘中, 于本穴处起始, 足太阳下行于表, 足少阴上行于里。故本穴有益肾利尿之功, 以其有协于肾又合于膀胱。其“利”者, 是指针刺委中穴有利于膀胱的气化开阖, 当包括利尿和缩尿的双向调节功能。
 
3 熄风解痉
《素问》中, “巨阳之厥, 则肿首头重, 足不能行, 发为眴仆”, 又从经脉走行而论, 膀胱经直上循巅顶, 从巅入络脑。故中风厥逆与足太阳经脉之经气密切相关。委中为膀胱经合穴, 《难经》曰:“合主逆气而泻”, 故委中可疏利经气, 针刺泻之, 自可息风解痉。现代医学研究[25]发现, 针刺委中刺激神经传导, 可加强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许氏[26]针刺委中穴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干预60例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 对比直刺委中, 疗效明显;姚氏[27]针刺委中后予醒脑开窍法治疗脑卒中急性期下肢功能障碍患者, 疗效明显;张氏等[28]雀啄委中穴干预24名脑梗死下肢障碍患者, 对比直刺委中穴, 疗效较优;谢氏[29]取委中穴予壮药Ⅱ号线点灸并醒脑开窍法干预中风早期患者, 总有效率97%, 对比传统取穴的73.3%, 效果优于传统取穴组;卢氏等[30]报道将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中西医治疗组和加刺委中组, 结果示加刺委中穴可缩短脑卒中后下肢障碍患者SEP40的潜伏期, 促进肌力康复。
 
4 清热解毒
《灵枢·寿夭刚柔》曰:“病在阳之阳者, 刺阳之合”, 故病变在阳经, 病处在表者, 可刺阳经之合穴。《素问·水热穴论》篇曰:“治热病五十九俞, ……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穴者, 以泻四支之热也”, 故对于在表之邪, 可刺委中出血, 疏解表邪、清泄热毒。李氏等[31]放血患侧委中治疗24名下肢丹毒患者, 总有效率91.7%, 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王氏等[32]放血委中治疗28名疖肿患者, 2次共治愈20例, 3次总治愈率100%;胡氏等[33]取委中穴及周围点刺放血治疗慢性静脉疾病患者, 痊愈率66.7%, 稍高于口服脉血康胶囊的痊愈率60%, 疗效优于药物组;田氏等[34]治疗带状疱疹, 胸以上取曲池、尺泽、以下取委中, 放血后熏灸, 治愈率96.4%, 对比药物组治愈率52%, 疗效明显。
 
5 讨论
综上所述, 委中穴治疗腰椎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等运动系统疾病多采用针灸、放血、推拿等结合其他疗法起活血化瘀之功, 治疗卒中早期等神经系统疾病多采用针灸达熄风解痉之效, 治疗尿潴留等泌尿系统疾病多采用针灸达益肾利尿之效, 治疗丹毒、疖肿等循环系统疾病多采用放血疗法起清热解毒之功, 其中以运动系统疗效甚著。委中位列四总穴之一, “腰背委中求”, 最早出于徐凤的《针灸大全》, 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 络背贯腰, 合于腘中, 因此临床取委中多立论于此治疗腰背部痛症为主。从委中与脏腑关系的层面考虑, 腰为肾之府, 肾与膀胱相表里而委中合于膀胱, 因此委中调节肾气以治疗水液代谢病症的机理亦可落于“腰背委中求”。尿潴留、小儿遗尿等病报道虽少, 但亦值得重视, 临床可辨证加以试用。
 
中医外治法直接作用于委中穴而联络相关经络, 调节经气, 平衡人体脏腑阴阳。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而言, 委中穴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在于:通过外治法缓解肌肉的局部痉挛, 改善营养供应, 促进肌肉功能恢复[35];干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传导路径, 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从而改善相关神经支配的肌肉状态[36,37];提高局部组织温度, 改善微循环而阻止炎症过度反应并促进修复[38,39]。临床上应根据具体的病症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从而达到一定疗效, 应用值得推广。但是关于委中穴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 (2) 多数医生偏向于本穴施以联合疗法综合治疗, 但使用疗法繁多易致主次不清, 未能较好说明主疗法的优越性, 而降低了可信度; (3) 文献报道多局限于临床研究, 动物及机制研究样本量偏少; (4) 文献报道的疗效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 易导致有限资源浪费, 减少了联合样本分析相关规律的可能性。因此, 这些可作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胡佳慧 方依依 鲁海 张春红

上一篇:人中穴 穴性武连仲有独到认识

下一篇:印堂穴当属督脉 印堂穴治疗疾病的临床应用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