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中医中药>正文

兵家思想与中医黄帝内经理论

•兵家思想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黄帝内经》在用药、用针治病如用兵的理念引领下,化用兵家“令行禁止”理念建构了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中的相关原理和禁戒之法、化用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理念构建了“治未病”理论。
 
•正因为医生临床治病之理犹如兵家的用兵之道,也要“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故《灵枢》三次将治医与治国、治病和用兵进行类比,其用意在于强调“令行禁止”的军魂对医生临床治病同样重要,并深刻贯彻于临床治病的一切行为之中。
 
兵家是以孙武、吴起、孙膑等一批军事家为代表的学术流派,《黄帝内经》在其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时,从兵家著作原文的直接引用、兵家的用兵之道、对兵器的深刻认识、对战争酝酿的理解等方面,构建其医学知识体系,体现了先秦兵家文化对中医药知识建构的影响。
 
兵家“令行禁止”的精髓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影响
 
“令行禁止”(《韩非子·八经》)源于“令则行,禁则止”(《管子·立政》),是先秦兵家精心打造的富国强军之魂,也是兵家在战争中制胜的法宝。《黄帝内经》认为,治医如同治国(《灵枢·师传》《灵枢·外揣》),医生临证治病如同用兵打仗,于是将此军魂直接化用为临床医生行业的最高行为准则(《灵枢·玉版》),并以此建构相关的医学理论。
 
兵家所“行”之“令”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影响
 
兵家所“行”之“令”,是针对战争所制定一切军事准则、战略战术、将士的军事素养,以及指挥者的军事意图,务必在每一次攻城、拔寨、杀敌、行军等军事行动中得到严格的贯彻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兵家所“止”之“禁”,是指围绕着强军目标和每次军事意图所规定的相关纪律,以及有悖于所“行”之“令”的一切行为都要严厉禁止。所以,兵家强调的“令行禁止”,就是要求执行命令要坚决、彻底、迅速、不折不扣。因而《黄帝内经》要求从业的医生在临床医疗的一切活动中,都要像将士在战场中那样做到“令行禁止”,才能获得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不至于发生不应有的责任事故(《灵枢·玉版》)。
 
在《黄帝内经》看来,经络理论(经脉命名原则、经脉分布规律、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经脉表里关系及其脏腑络属规律、经脉的生理病理规律等)、病因的分类理论(阴阳分类法、三部之气分类法、各类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病机理论(发病规律、病传规律、脏腑病机、精气血津液病机、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三焦病机等)、诊断理论(包括诸种诊察方法的理论和操作技术、对病证的分析辨识思维方法)、临床辨证理论(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精气血津液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治病原则和治病方法理论、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理论、五运六气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有严格的知识内涵界定和具体的医学内容,都是中医药事业的行业准则,也都是业医者应当严格遵循并认真执行之“令”。
 
在《黄帝内经》看来,临床针灸医生的所行之“令”(律令、法令)必须要严格遵循“脏(泛指人体脏腑器官)有要害,不可不察”的诊法之“令”,否则就可能发生“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瘖;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鱼腹内陷,为肿”(《素问·刺禁论》)等临床医疗事故。
 
归纳本节经文提出的禁刺要点有:一是人体有一些要害部位,必须禁刺。如五脏的要害,针刺时必须避开,否则就会导致死亡。二是刺伤血脉导致出血,也会引起不良后果。三是某些部位不可深刺,如“刺脊间,中髓为伛;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鱼腹内陷,为肿”等。这就是原文强调“脏有要害,不可不察”律令的精神实质。
 
兵家所“禁”之“令”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影响
 
《黄帝内经》对兵家强调“令行”的同时,还严格要求将士务必做到“禁止”的军事思想,要求医生临床诊治疾病犹如将士的临阵作战,也要严格遵守“禁止”之“令”(《灵枢·玉版》),并为此特别制定了医事活动中“禁止”的相关“律令”。
 
诊法中的“禁止”之“令”
 
疾病的临床诊断是医生遣方用药的依据和前提,也是医生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黄帝内经》为此设置了医生临诊时所“禁”之“令”有“五过”,分别是:诊病不问患者贵贱贫富,不审病因病情;诊病不问患者饮食喜怒,不明虚实补泻;诊病不知比类、奇恒、从容,难以掌握脉诊脉法;诊病不掌握三常(患者的贵贱、贫富、苦乐等情况作为问诊的重要内容),不能严以动神(视对病人的心理疏导,调整其精神意识,转移其不良的心绪和情志,才可能收到理想临床效果);诊病不了解病因和经过,妄言预后(《素问·疏五过论》)。
 
在兵家所“禁”之“令”影响下,《黄帝内经》认为医生临诊时所“禁”之“令”还有“四失”,指出医生诊治疾病容易触犯的四种过失。第一种过失是不能娴熟应用阴阳之理分析临证病机和指导临床用药;第二种过失是医生行医治病时不能遵循中医学纯正的学术思想(即不能“守正”)而妄作杂术以为“创新”(随意歪曲、编造中医理论的学术内涵),必然导致偏离中医辨证论治思路而不能获得应有疗效;第三种过失是不能准确全面把握患者的病情,不明比类,必然导致辨证不清,治疗罔效;第四种医者临证中的过失是只凭诊脉而忽视诸诊合参,所以不能全面掌握患者的病史资料,必然导致辨证不准。这四种过失都是医生临证时的所“禁”之“令”,原文从反面经验教诲医生要注意医学理论的研究,要求医者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诸诊合参,辨证论治,禁止触犯上述四种过失,否则就会“后遗身咎”“足以自乱”。经文在篇末大声疾呼:医道犹如天地远大,四海深广而精深奥妙,必须反复精研,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不断提高诊治水平,从而强调学习和研究医学理论的重要性(《素问·征四失论》)。医学理论源于治疗实践,又指导着医生的医疗行为,并在医疗活动中发展医学理论,因此,既不能轻视临床实践,也不可忽视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兼顾中医理论与实践,才是支撑中医自信,两者缺一不可。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在建构诊法理论时所受兵家“令行禁止”军事思想的影响之深(《灵枢·玉版》)。
 
针刺治病所“禁”之“令”
 
《黄帝内经》认为,医生临证治病之用针、用药犹如兵家临阵用兵。针刺治病所用的针具虽小,但对人身伤害的副作用犹如“五兵”(《灵枢·玉版》),在此思想影响下,全面制定了临床医生临证针刺的种种“禁令”。
 
1.针刺治病必明天时气候变化之“禁”令。“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灵枢·官针》)。此节经文明确指出,作为一个针灸医生,不仅要掌握多种针刺方法,同时还必须熟悉天时气候的变化、运气的盛衰,以及因气候关系而引起疾病的情况。只有明确了这些情况,在临床施针治疗时,把人体病变情况与六气加临产生的不同气候特点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2.针刺部位选择之“禁”令。“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鬲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素问·诊要经终论》)。此节所论之“禁”是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总结。“夫胸腹,藏府之郭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处”(《灵枢·胀论》)。而胸腹腔中的脏腑储藏人之精神、血气、魂魄,故凡取胸腹部位腧穴而刺者,务必要谨慎从事,避免刺伤内脏。否则就可能导致死亡。在临证时应明确人体内脏的准确部位,掌握正确的针刺方法,从而免伤内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3.专论针刺相关之“禁”令。论针刺人体五部所“禁”之时日。马莳认为,“天干之应人身,头为甲乙日,肩喉为丙丁,戊己为手足,四肢合辰戊丑未之四季,庚辛应股膝,壬癸应足胫。故凡天干自乘日皆无刺之”即是说明人与自然相应,天之五运六气与人体脏腑、经络是息息相应的。“自乘”指干支值日的意思。不同的干支应不同的部位,每一日都会逢到一个值日的干支,人体相应部位气血旺盛。如甲乙日,人气旺于头部;丙丁日人气旺于肩喉;戊己日人气旺于腹部和四肢;庚辛日人气旺于关节股膝;壬癸日人气旺于足胫。所以逢天干值日之时,对人体相应部位就应该禁针,以免伤人旺气。具体言之:甲乙日自乘,禁用发蒙的方法刺耳部的听宫穴;丙丁日自乘,禁用振埃法刺天容、廉泉穴;戊己日自乘,禁用去爪方法刺腹部及四肢;庚辛日自乘,禁刺关节股膝;壬癸日自乘,禁刺足胫(《灵枢·五禁》)。
 
《黄帝内经》中不乏针刺禁忌之论,如刺分四时,逆则为害(《素问·诊要经终论》);刺有天忌之日,不可对身体相应部位予以灸刺破痈(《灵枢·九针论》);另有逐月禁刺之法,如“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灵枢·阴阳系日月》)等。凡此种种,虽互有区别,但基本精神一致,旨在说明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人体内脏腑经络之气血盛衰盈亏、生长收藏、表里出入随时间的推移必有相应的变化,因此,在一定的时日内,人体脏腑主气不同,所以针刺应当考虑禁忌之日。
 
针刺“五夺”证的泻法之“禁”。夺,被劫夺、戗伐之意。“五夺”即形肉已夺、大夺血后、大汗出后、大泻之后、新产及大出血后人体正气被严重损伤、戗伐的病证(《灵枢·五禁》)。“五夺”的病机属于“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血津液被夺,正气虚极,当补不当泻,故“皆不可泻”,提醒医生注意在运用针刺疗法时,切勿犯虚虚之弊。
 
针刺“五逆”证的泻法之“禁”。“五逆”,指脉证不符,病情笃重之病候。如若热病本当脉洪大,若反见“脉静”是阳证得阴脉的逆证,此为第一逆证。因为热病汗出邪祛,应当脉搏平静,反见躁动不安的,是热邪灼阴,真阴衰竭。热病得汗后,脉宜静,表示正气祛邪外出,是顺证,即热病“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灵枢·热病》)之谓;若脉反见躁疾者,说明热邪不从汗解,阴液易伤而邪气反盛,即为逆证,如《素问·评热病论》之“阴阳交”,“交者死”当指此逆证。临证时若“外入有余之病,忌见阴脉,如沉、细、微、弱之类是也。如此之脉,最不易治”(《景岳全书·脉神章》)。
 
如若患泄泻后正气严重损伤者,本为脾胃虚弱,水湿不运,湿胜则濡泄,而泄后不仅津伤,气随津脱,气津两伤,其脉象应为沉细而弱,如若反见洪大之脉象者,乃为脉证不符之第二逆证。
 
如若病程长之著痹,症见身体沉重,麻木疼痛,行动不便,臂股等处大肌肉群瘦削,身体发热,半身无脉的元气将脱者是为逆证,预后凶险,是为三逆之证。
 
如若淫欲过度,精夺阴亏,身体消瘦,体虚发热,肤色苍白无华,泻下紫黑瘀血者,其病情异常重笃,虽未言及脉象变化,仍不难分析此证为久病及肾,元阴枯竭之危候,此为四逆之证。
 
如若久发寒热,阴亏血败,而致身体异常消瘦,久病应见细小沉涩之脉为顺,若见脉坚软搏大,是脉证相反,故为第五逆证(《灵枢·五禁》)。此节所论五逆之证仅为脉证相反之逆证举例,有是证当有是脉,为脉证相符,提示病证较为单纯、轻浅。若见脉证相反之逆证,病情复杂、危重,临证时当仔细分辨,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脉证从舍,都是临证慎刺或禁刺之病候。
 
以上针刺三“禁”之“令”的现实意义有三:一是所论五禁,指干支日自乘禁刺人体所应的某些部位与穴位,提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针刺法中的“子午流注”与此相关。深入探讨五禁机理,有助于人们对机体受时间影响而发生节律性变化的认识。二是所论“五夺”禁刺,强调在精血津液过度被劫夺时不可再用泻法针刺,以免造成使虚者更虚的严重后果,《伤寒论》中的“亡血家不可汗”,“衄家不可汗”和“疮家不可汗”之告诫即为其临床应用之例。三为所论“五逆”,是为脉证相逆之危重证,更应当慎刺或禁刺。临证时务要辨明脉症的真假、顺逆以决定取舍,然后再制订治疗思路,选择适宜的治病方法。这一理念至今仍有其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4.针刺手法中的“禁止”之令。《黄帝内经》认为,“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灵枢·小针解》),就是根据经脉的循行方向施以针刺补泻之法。迎其脉气来势而行针,为泻法,顺着脉气的去势而行针为补法,这是临证医生针刺治疗虚实病证必须遵循的法则。反之,“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灵枢·小针解》),则是医生临证治疗虚实病证的“禁”刺之“令”。
 
5.病人临证状态的针刺所“禁”之“令”。针刺前后禁房事、醉酒、劳累、饥饿、大渴等,惊恐之时、剧烈活动后禁针刺。这是因为,在上述诸种情况下,营卫气血本已失常,若再妄行针刺,不仅无益于取效,反会加重阴阳气血乖乱,可能会有“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的严重后果,这就是该篇制定针刺禁忌的理由(《灵枢·终始》)。
 
《黄帝内经》中不乏针刺禁忌之论,如刺分四时,逆则为害(《素问·诊要经终论》);刺有天忌之日,不可对身体相应部位予以灸刺破痈(《灵枢·九针论》);另有逐月禁刺之“令”,如“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灵枢·阴阳系日月》)等;再如依据“月象”变化规律而刺治者,即按月生、月满、月廓空而决定针刺补泻。“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对按日月运行规律就行针刺法则的总结。无论“月生而泻,是谓脏虚”,还是“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素问·八正神明论》),都是对违背天时而针刺所造成恶果的评估,凡此种种,虽互有区别,但基本精神一致,旨在说明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人体内脏腑经络之气血盛衰盈亏,生长收藏,表里出入随时间的推移必有相应的变化。因此,在一定的时日内,人体脏腑主气不同,所以针刺应当考虑禁忌之日。如此诸种临证针刺禁忌,都与兵家“令行禁止”思想相应合。
 
疾病临床护养的禁戒之“令”
 
1.五脏病证临床养护的禁戒之“令”。心病,“禁温食、热衣”;脾病,“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肺病,“禁寒饮食、寒衣”;肾病,“禁犯焠(烧烤、煎爆食物)、热食、温炙衣”(《素问·脏气法时论》)。此节所论五脏病证之所“禁”,与“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素问·宣明五气》)的生理特性有密切联系。正因为“肺恶寒”,寒邪是最易伤及于肺而致肺失宣降的邪气,所以《素问·脏气法时论》有“病在肺……禁寒饮食、寒衣”之论。肺病“禁寒”是从肺病的临床养护调理角度提出的,“肺恶寒”则是基于肺的生理特征,从“未病先防”的角度,为了避免感受寒邪,预防肺病的发生,强调寒邪可能对肺的伤害。肝为何“恶风”?“风胜则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古人生活体验和临床实践观察的结论。由于肝主筋,主管肢体筋肉的运动,一旦肝之机能失常,则易发生肢体筋肉不自主的“风动”病证,故而有“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结论。可见,大凡临证见有肢体筋肉“风动”症状者,其辨证定位应当以肝为先,这是“肝恶风”特征发生的基本立场。再如“脾恶湿”是脾的基本生理特性,是《黄帝内经》的共识并以此为据,指导临床组方用药,如“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素问·脏气法时论》)即是其例。脾属阴土,土性湿,湿盛则困脾,碍其运化,故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之病机概括。又有“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灵枢·五味》)。
 
2.气血筋骨疾病饮食养护的禁戒之“令”。经文认为,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素问·宣明五气》)。“五味所禁”与“五味所入”,表达了药食既能养人也能伤人的二重作用,尤其是在人体有病的状态下更要慎用。此处针对五脏及其所属的气血筋骨肉在病理状态时,易被某种特定气味之药食所伤的实例及其机理加以总结。
 
3.特殊病种临床养护的“禁戒”之令。《黄帝内经》在热病养护的“禁令”中强调,“病热当何禁之?……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素问·热论》)。此节论述了违背热病的饮食禁忌,而引起的“食复”病证。该病证是指热病中因为饮食因素所致的病情反复,其原因是热甚而强食之。“食复”发生病机是因其与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所致,其治疗原则是“视其虚实,调其逆从”。
 
《黄帝内经》还为“热中”“消中”病的临床养护制定了“禁令”。由于该病属于中焦热盛所致之证,是消渴(《素问·奇病论》)病的另一种类型,多因“数食甘美而多肥”所致,所以临床治疗时一要“禁高粱(通‘膏粱’)”,因高热量饮食滋生内热,加重病情;二要“禁芳草、石药”,因为“芳草之气美(美,当作‘㶣’chan热也),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素问·腹中论》),也有助长邪热的作用,故而禁忌。
 
4.脏腑临证用药的“禁止”之令。《黄帝内经》受兵家禁令之影响,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认为人体五脏有病,无论临床用药还是饮食养护,既有药食之“五味所宜”,也有药食五味之所“禁”,故而就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灵枢·五味》)的五味禁戒,认为五脏有病,其精气已经受损,所以与该脏的五行属性相克、能发生制约作用的药食之味应当“禁”之。如“肝病禁辛”,是因为辛味属金,能克肝木,又因筋为肝之体,“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素问·五脏生成》)。再如“心病禁咸”,是因为咸味药食五行属性为水,能制心火,而血脉由心所主,故而“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脏生成》)。这是五味宜忌的一般规律,在临床上不可拘执之,应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如肝脏不足,可以食酸,因酸能补肝,也可以食甘,因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还可以食咸,因咸属水,水能生木,但要禁食辛,因辛属金,金能克木。若肝气郁结则可食辛以散之。总之,五味理论在临床运用中有一定实际意义,我们可以根据五味对五脏的各有所喜用饮食治疗五脏疾病,可用谷肉果菜等饮食对病体所起的各有所长的作用,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目的,尤其是对于慢性病的饮食调养更为重要。
 
正因为医生临床治病之理犹如兵家的用兵之道,也要“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灵枢·外揣》),故《灵枢》三次将治医与治国、治病和用兵进行类比,其用意在于强调“令行禁止”(《灵枢·玉版》)的军魂对医生临床治病同样重要,并深刻贯彻于临床治病的一切行为之中。
 
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对《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建构的影响
 
兵家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子兵法·谋攻》)。这是以孙武为代表的先秦兵家代表著作《孙子兵法》的核心之一,认为不通过交战而使敌方丧失战斗能力,从而达到完胜的战略目标,这才是最高明的军事手段。《黄帝内经》在充分理解兵家这一军事思想的前提下,直接将其化用为生命科学中的“治未病”理论,故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药,动词,用药物治疗)之,乱(战乱)已成而后治(运用军事手段使其平息、安定)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锥,古兵器),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之论,从而将“治未病”理念作为《黄帝内经》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灵魂。此处原文还用以兵治乱为喻,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意义,其理念就是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兵伐谋”思想在医学理论建构中的体现。
 
《黄帝内经》三论“治未病”的内涵是互有区别的:其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的“治未病”,重点突出了“未病先防”,也就是养生;其二,《素问·刺热》表达的“治未病”内涵是“既病防变,治其先兆”;其三,《灵枢·逆顺》分三个层次所论“治未病”,是强调医生在临床诊治疾病时,务要做到准确把握疾病过程中邪正盛衰的变化时机,及时采取有效方法予以精准治疗的临床思路,才能达到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
 
《黄帝内经》化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兵伐谋”兵家思想建构的“治未病”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葛洪就有“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抱朴子·地真》)之论,朱丹溪认为医生“与其救疗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等。这些认识与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念相应合。(张登本  陕西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黄帝内经 中医学实践与方法

下一篇:六气图 周髀算经太极图 中医历史的源头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