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诸病源候论·风口喎候》中提到“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筋……故使口喎僻”,巢元方认为面瘫是由于风邪侵袭人体经脉,邪气循经入于面部,导致口眼歪斜,主要强调外部致病因素的重要性,尤以风邪为主。《类证治裁》曰:“口眼喎斜,血液衰涸,不能荣润筋脉”,林佩琴则认为面瘫是由于气血亏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瘀滞于经脉,致面部筋脉失于荣养,从而口眼喎斜,强调了内部致病因素的重要性。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面瘫往往在人体用脑过度,身体过劳,或气血耗伤,睡眠不足之后发病,或病人体质虚弱,气血亏虚,或妇人产后失血,幼儿元气未充,也极其易发面瘫。本病多由人体正气不足,经脉空虚,外感风邪致经络运行不畅,使气滞血凝,因此,可知虚、寒、热、风、痰是病理条件,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属于正虚标实之症。
瘀血阻滞是病机
中医认为瘀血是面瘫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无论素体气虚、阴虚、阳虚或者感受风、寒、热邪,都会形成瘀血阻滞经脉,从而引发本疾病。
气虚致瘀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的正常运行依赖气的功能正常。《素问·逆调论》中提到:“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说明荣气、卫气虚弱的时候,机体则会麻木、功能失常。气血相互为用,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血液流动速度缓慢,停止于某一部位,造成局部气血的不畅,出现麻木、功能失常、疼痛、知觉丧失等症状。《读医随笔》曰:“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血虚不足以滑气,则气必有聚。”再一次论证了气血互相影响的关系。《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语:“运血者,即是气”,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气陷则血随气下,故气虚亦会逐渐加重血瘀。如果气虚在早期不加以干预,那么最终会导致血的运行障碍。身体出现头晕目眩、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舌质淡嫩、脉虚,动则诸症加重等一系列症状时,则说明此时为气虚证,如果气不得补,则会影响血的正常运行,一旦身体出现青紫或暗色的肿块、面色黝黑、唇甲青紫、眼下紫斑、肌肤甲错等外在表现和疼痛、舌紫暗、舌底络脉曲张、脉涩等内在表现,则是提示瘀血的形成。两种症状相互影响,导致气虚血瘀证。
血寒致瘀 血寒大多因为内寒影响血液功能所致,阳气亏虚,阴寒内盛,机体失于阳气的温煦,从而影响血液的运行。仝小林教授指出,寒为阴邪,主收引凝滞,易伤阳气,人身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全赖阳气的温煦与推动作用,若外感寒邪或寒邪直中于里,入于血脉,经脉气血失于温煦,凝结固涩,阻滞不通则成瘀血;或素体阳虚,无力鼓动血液,寒邪内生,凝涩血脉。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盛则寒”,身体感受了寒邪,可见局部或全身性的寒象,如脘腹冷痛、呕吐腹泻、手足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等症状,说明体内寒气内盛,寒性收引,可导致人体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挛急,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瘀血的形成。《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脉外则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应小络,故猝然而痛。”说明当寒克于血脉,血脉紧缩,血液凝滞,经络不痛,不通则痛。当身体任何部位感受寒邪,且寒影响到血脉,那么此部位为因寒致瘀,提示瘀血的形成。
血热致瘀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臆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痒”的论述,血脉不行即为瘀血内停,指出热邪的形成与瘀血有着密切的关系。热入营血,血热互结,热灼血中津液,血液浓缩,黏滞而运行不畅;或热灼经络,导致血热妄行,血液溢出脉外,从而形成瘀血。无论外感还是内伤,皆可产生热,刘河间指出 “六气皆能化火”,六淫化火,热毒灼伤津液,阻滞血脉。在内伤杂病的病程中,诸多病因均可产生瘀血或内热。瘀血或内热形成后,或由瘀致热,或由热致瘀,或瘀热并存,最终均可致瘀热相互搏结为患。《伤寒论》第124条云:“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挡汤主之。”说明太阳邪热未陷于胸,而是随经入腑,深入下焦,与血搏结,形成太阳畜血证。太阳蓄血,瘀热互结,血热上扰心神,神识昏乱,故发狂。因此当人出现神志疾病或者出现头面部及五官不适,并且病因不明时,常常是瘀热导致。如《皇汉医学》中说到:“而数脉不解者,此为热合瘀血,必发多嗜证。”与仲景的观点一致,认为瘀热是导致神志发狂的重要因素之一。火性炎上,热邪聚于上焦,与血相结合,在头面部形成瘀血,则会阻滞眼目或口唇、下颌的正常功能。
痰浊致瘀 痰浊是由于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引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因素一旦形成,可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阻滞气机升降出入,影响血液正常运行。如痰浊随气上逆,阻滞上焦气血不畅,与瘀血互结,蒙蔽清窍,扰乱心神,可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眼睑跳动,口角不利的诸多病症。痰浊致瘀,瘀也可以进一步加快痰饮的形成,二者互为因果。《医贯》云:“痰也,血也,一物也。”“津血同源”即津血同源于脾胃化生之水谷精微,津液与血,异名同类,均属阴精,而阴精为病,必然表现为津血的亏耗和留滞,津血留滞即为痰为瘀。《灵枢·邪客》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指出营气注于血脉和津液结合化为血,津液和血一旦一方出现问题,另一方也会随之出现病态。津液运化失司,停聚而变化为痰,则会影响到血,血不偱经,留于脉外,形成瘀血。《诸病源候论》曰:“诸痰者,此有血脉壅塞,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血证论》曰:“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乃血变成水之证。”瘀血形成,同样阻碍气血,久则生痰,造成水肿,水肿进一步加重血瘀,周而复始,逐渐加重。明代万密斋指出强调:“治痰之方,常常配伍活血化瘀之品。”说明治疗痰浊要活血,反之,治疗瘀血,也要考虑痰浊的因素。
病位在经脉与经筋
中医认为面瘫病位在经脉与经筋,面瘫症状的发生正是因这些分布在面部的经脉和经筋有了病变而导致。足太阳经筋为“目上网”,足阳明经筋为“目下网”,因此眼睑不能闭合责之于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筋功能失调;口颊部主要为手足阳明和手太阳经所主,因此口歪主要因为手足阳明经和手太阳经功能失调。正如《灵枢·经脉》和《灵枢·经筋》中描述“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口喎唇胗。”“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除阳明经和太阳经外,通过临床观察可知,少阳经也是治疗面瘫常取穴的经脉,因为头为诸阳之会,少阳经行于头部两侧,是治疗面瘫的重要经脉。此外,面瘫还与督、任二脉有关,“督脉者……上颐环唇”“督脉者……上系两目之下中央”“任脉者……上颐循面入目”。因此人体阳经和任督二脉都有密切关系,临床治疗需要根据病患部位和症状灵活取穴治疗。
面瘫的症状
面瘫,是一种以面部表情肌肉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大多数症状是面部肌肉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嘴角下垂。微笑或露出牙齿时,嘴角下垂和面部扭曲更加明显。受影响的一侧不能皱起前额、皱眉、闭上眼睛、充气和噘嘴。当脸颊鼓起和吹口哨时,侧唇无法闭合,空气泄漏。
针刺治疗面瘫
“内八穴”的临床应用
北京市朝阳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段氏针法治疗面瘫,疗效确切,广受赞誉。段氏先人在医疗实践中总结出口腔内的八个经验穴位——俗称“内八穴”。此八穴在教科书中没有记载,是经验治疗面瘫疾患的关键穴位。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因口腔内部取穴与体表取穴不同,故不能留针,且“内八穴”位于口腔深部,普通毫针长度和作用力均不及,因此需用自制的特殊针具针刺“内八穴”,进针和出针要求快速,针刺手法独特。笔者临床治疗面瘫所用针具不同于其他中医师所用毫针,特制针具粗如同小推车的车辐条,长如筷子,便于口腔取穴。临床操作时将八个穴位分两组,四个穴位一组,每组隔天交替针刺,首次治疗要针刺患者健侧穴位。因面瘫的最主要致病因素是瘀血,因此针刺“内八穴”后,口腔会出血,正是给邪以出路,使面部经脉瘀血经口腔穴位而出。每次进针深度依据临床观察和经验掌握,配以面部和体表毫针取穴,疗效确切,治愈彻底,并且使治愈疗程大为缩短。特殊的经验穴位和针刺手法及其独特的针具,历经传承,形成段氏针法。
其他刺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的治疗原则是活血祛风,疏理经筋。①刺络法:每次选取面部两个穴位,令每个部位出血3~5毫升,可以选取患侧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经筋所过之处的穴位,临床常用阳白、颧髎、下关、颊车等穴位交替刺络。②经筋刺法:此刺法以面部瘫痪肌群的经筋透刺和排刺为主,如太阳透地仓、颊车地仓互透、承浆透地仓、颊肌群排刺、瘫痪肌群围刺等。具体操作为;以瘫痪经筋透刺、排刺、围刺为主。阳白穴以四枚针分别向上星、头维、丝竹空、攒竹方向透刺,进针1至1.5寸,施捻转平补平泻1分钟;攒竹透向精明,进针0.5寸,手法同前;丝竹空沿眉横刺,进针1.5寸,施术同前;四白、迎香分别透向精明,进针1.5寸;太阳向下透地仓,进针2.5至3寸;人中、承浆、颊车分别透向地仓,进针1.5至2寸。③经穴刺法:可以取双侧风池、患侧完骨、下关、颧髎、迎香、精明、攒竹、丝竹空;久病可加双侧太冲。
疗程及预后
发病7日之内为急性期,此时刺络法需每日1次,15天内不可间断治疗,15天后,视其症状可以改为隔日1次,急性期疗程一般为1至3个月;发病1周至45天为稳定期,治疗时间同急性期,但疗程需要延长;发病超过45天以上则为后遗症期,治疗时间将延长,预后不可估测。因此,面神经麻痹需要尽早治疗以保证疾病的预后良好。
本病在病后1至2周开始进入恢复期,大多数患者在1至3个月内可好转或恢复;6个月以上未有恢复迹象者,预后较差,大多数会遗留后遗症,积极采用针刺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恢复率。(刘永阔 刘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