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五官科>口腔>腮腺疾病>正文

面瘫病因病机 治疗祛瘀生新法

戴淑青祛瘀生新法治疗面瘫倒错验案1则
 
面瘫倒错是指面瘫后遗症出现的倒错现象。面瘫后遗症是指面瘫病程超过半年, 面瘫的急性期症状略有改善, 但遗留风寒邪气致使面部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等临床症状[1]。倒错现象是指静止时, 原来歪向健侧的嘴角, 又向患侧歪的现象, 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现代医学对其尚未提出有效的治疗方式, 戴师提出祛瘀生新法治疗面瘫倒错。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以为, 面瘫倒错因面瘫初期治疗不当或面瘫初期病情尤重, 久病体虚所致, 面部经筋失于濡养, 患侧挛缩板滞, 遂将口角牵扯至患侧, 该疾病属于“经筋病”范畴。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现象的形成机理尚不十分明确, 认为可能与患侧面部表情肌或神经再生后肌肉张力变化有关。《临证指南医案》:“其初在气在经, 其久在络在血”, 戴师认为络脉遍布全身, 为经气与血液运行的通路, 络脉空虚或不畅通, 影响气血运行, 出现面瘫倒错。
 
2 治疗方法
祛瘀生新法可追溯至《素问·离合真邪论》:“此攻邪也, 去盛血, 而复其真气”。诸位医家丰富其发展, 《血证论》:“瘀血不去, 则新血断无生理”, 《内经》:“和血”, 去“恶血”“去菀陈锉”。而现代医家张军克[2]提出:祛瘀生新法与活血化瘀法或补法大不相同, 祛瘀生新治疗上着眼于祛瘀及生新两者的辩证统一及相辅相成。
 
祛瘀生新法包括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刺络放血结合火罐疗法、温灸疗法、火针疗法, 梅花针疗法结合艾条灸、中药等。戴师选用梅花针合艾条灸法, 第一步, 病变部位腧穴局部 (多选取双侧地仓穴) 或所属经络循行部位常规消毒, 麻木部位以梅花针轻刺激扣至局部微出血, 痉挛处以梅花针轻刺激叩至局部红晕;第二步, 艾条选用回旋灸法施术于梅花针叩刺部位, 共两刻钟。
 
3 典型病例
孙×, 女, 32岁, 初诊以“左侧面部口眼歪斜6个月余”就诊,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口眼歪斜, 曾行针灸及营养神经药物及激素治疗, 效一般, 刻下症见:左侧口角歪向患侧并出现痉挛, 左侧口角麻木, 漱口漏水, 无味觉改变, 左眼睑闭合不全, 左眼不自主流泪, 左侧鼻唇沟深, 左侧额上麻木, 全身乏力, 纳眠佳, 二便调。中医四诊:神志清, 精神可, 舌黯, 苔微腻, 有瘀斑, 舌下脉络瘀曲, 脉沉。辅助检查示:颅脑未见异常。中医诊断:面瘫病, 证型:瘀血阻络;西医诊断:面瘫后遗症。治疗:第一步, 常规消毒面瘫局部及足阳明胃经面部循行处及眉冲穴毒, 梅花针扣刺地仓 (双侧) , 眉冲 (患侧) , 左侧地仓扣刺力度略强于右侧, 扣刺频率快, 使微出血, 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干血迹。扣刺眉冲穴, 以红晕为度;第二步, 艾条灸患者上述腧穴, 以双侧地仓穴为主, 选用回旋灸法, 以患者施灸部位温热可承受为佳, 共两刻钟。二诊, 患者口角歪斜幅度较前减轻, 额上麻木感, 左眼流泪略减轻, 以同样的力度扣刺口角歪斜处, 对梅花针扣刺疼痛感较前敏感, 舌淡红苔微腻, 脉沉。效不更法, 继续治疗2周, 随访, 无复发。
 
4 讨 论
祛瘀生新法既对立又统一, 该法调动人体正气, 对于顽疾, 病情迁移日久, 多种治疗方法无效, 只要病人存在瘀血的病理改变, 运用此法常有效果, 结合倒错现象病因病机, 运用祛瘀生新法治疗此病效如桴鼓。此外, 戴师认为倒错现象与经络循行及主治联系颇深, 口角歪斜与阳明经关系密切, 阳明经在颜面部的循行集中于鼻翼两侧及口唇, 而地仓穴处口唇旁, 属于阳明胃经, 是手足阳明之会, 具备舒筋通络, 活血化瘀之功, 遂多选取地仓穴为主穴, 面瘫后遗症病程日久, 伴随症状颇多, 额上面肌板滞与足太阳经脉联系密切, 足太阳经起于眼内角, 主司额纹的变动, 眼裂缩小与胆经联系密切, 足少阳经起于目外眦, 向上达额角处, 主司睑裂的开合。
 
患者左面部口眼歪斜6个月余, 病程日久, 左口角及额上麻木, 均提示瘀血内阻, 结合患者舌脉, 更加以佐证, 以气虚为本瘀血为标, 诊治采用梅花针结合艾条灸法。梅花针法行活血祛瘀, 通经止痛之功, 达瘀祛畅其通道之效, 《素问.皮部论》曰“凡十二经脉者, 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 必先客于皮毛”, 说明十二皮部与经络, 脏腑关系紧密。梅花针叩击皮部是对皮部理论的具体应用。宋王执中《医学入门》云:“虚者灸之, 使火气以助元阳也, 寒者灸之, 使其气之复温也”, 可见艾条灸有祛邪扶正之功, 清张璐《张氏医通》:“凡口之祸灸地仓”, 可见口?, 艾灸地仓穴可祛实邪补虚气, 真气得复, 阴阳偏颇得调。戴师认为, 艾条灸使面部经络平和, 气血平调, 面部肌肉得养, 改善面部微循环, 增加面部肌肉的张力。本案例祛瘀与生新结合, 祛邪扶正补虚, 为临床治疗面瘫倒错提供更为全面的诊疗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艳君, 王志栋, 谢素春, 等.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8) :3177-3180.
[2] 张均克, 张六通, 邱幸凡.祛瘀生新法的原始及其发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 (10) :762-764.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胡亚萍 毕丽君 戴淑青

上一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

下一篇: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方法典型医案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