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五官科>口腔>腮腺疾病>正文

针灸联合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上以神经核、面神经损伤, 造成神经支配的面部肌肉出现麻痹痉挛。临床上常多以单侧面瘫为主, 伴有唾液分泌障碍以及味觉障碍等。发病原因多以患者近期出现过创伤、感染等病史, 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西医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造成的周围性面神经瘫痪。我国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面部神经麻痹出现面瘫主要以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导致出现寒热之邪, 侵入面部神经, 患者如劳累过度导致出现气血不足, 从而导致筋脉失养、经筋功能失调, 从而出现面瘫症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见治疗方案是以中医针灸进行治疗, 其作用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1,2]。而我国传统中医拔罐治疗具有除寒祛湿、活血行气等功效, 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联合针灸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我院积极探索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新方法。本研究以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究针灸与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 (38例) 与观察组 (40例) , 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拔罐治疗。观察组患者男性18例, 女性22例;年龄20~64岁, 平均年龄 (34.67±5.68) 岁;病程16~40天, 平均病程 (20.16±3.32) 天。对照组患者男性20例, 女性18例;年龄21~63岁, 平均年龄 (37.26±5.34) 岁;病程15~38天, 平均病程 (23.34±3.21) 天。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实验提交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以《中国针灸治疗学 (第2版) 》[5]为主:主要特点为口眼歪斜, 常在睡后醒来时出现一侧面部肌肉麻木、板滞, 眼裂变大, 额纹消失, 鼻唇沟变浅, 露睛流泪, 口角下垂向健侧歪斜, 患侧无法完成闭目、露齿、皱眉, 患者发病初可有耳后疼痛, 还可表现出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随病情发展可出现挛缩、口角向患侧反牵, 严重者出现面肌痉挛, 形成“倒错”现象。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发病急促, 患者多有感冒受寒史, 发病初期下颌角或耳后疼痛, 以一侧面部额纹消失、眼裂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口角低、鼻唇沟变浅、鼓腮、吹口哨时漏气等为主要表现。病变部位鼓索神经受累时, 则出现舌前味觉障碍。病变部位位于镫骨神经上方时, 可伴听觉过敏。病变部位位于膝状神经节时除上述症状外, 还有感觉障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标准:症状与体征消失, 面部外观正常, 双侧面部可见显著差异性, 但尚未伴严重性外形侵害, 可达到简单的肌肉联带运动、挛缩或一侧面神经痉挛。
 
1.3 纳入标准
(1) 入选患者均符合《针灸治疗学》[3]的诊断标准; (2) 入选患者符合《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4]诊断标准; (3) 入选患者均为单侧面瘫; (4) 入选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 年龄低于18周岁者; (2)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所致的面神经炎; (3) 合并有心、脑血管病, 肝、肾、肺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及精神病患者; (4) 患者合并面部皮肤疾病; (5) 入选患者临床病历资料缺失。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 主穴选择取阳白、四白、下关、太阳、颊车、地仓、颧髎、迎香及对侧合谷, 人中斜者加水沟, 颏唇沟喁斜者加承浆, 体虚者加足三里, 舌麻、味觉消失者加廉泉。以上穴位除健侧取合谷穴, 余穴均取患侧。所有患者取仰卧位, 进针处皮肤采用75%酒精进行常规消毒, 取0.30 mm×50.00 mm的一次性无菌不锈钢毫针, 采用指切法进针, 针刺各穴直至得气, 每间隔10 min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1次, 留针30 min。针刺时点燃艾条 (18mm×27mm) , 采用灸架支持, 灸下关、翳风距离穴位2~3 cm处, 以局部红晕为度, 1次/天。具体操作以国家规范化教材《中国针灸治疗学》[5]为标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拔罐治疗。治疗穴位:阳白 (患侧) 、颧髎 (患侧) 、颊车 (患侧) 、地仓穴 (患侧) 、下关穴 (患侧) 及翳风穴 (患例) ;且包括患侧额头与面颊;翳风穴闪罐后留罐。闪罐法:给予止血钳将浓度为95%的乙醇棉球夹住, 单手握住罐体, 罐口往下, 把棉球点燃后即可往罐中伸入后退出, 快速将罐扣于需拔之处, 然后把罐口吸附于皮肤向面部肌肉的功能位走罐。行走大概1~2 cm后取走。重复动作, 直至局部肤理呈现潮红, 或罐底部达到5次发热, 该期间罐底开始有热度时, 把左手拇指往罐口处插入, 罐底在面部皮肤中大范围由快到慢的旋转。罐口需一直保持面向医护人员, 一直到罐底温度低于体表温度后停止, 动作频率应快且精准, 保持从上向下的秩序, 从额部向面颊部游走, 且关键是于穴位多次重复拔罐, 平均每次需保持15 min, 共消耗6个棉球。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天, 间隔1天, 以7天为1个疗程, 根据患者情况治疗约3~4个疗程。
 
1.6 疗效标准
治疗后按照House-Brachmann系统 (H-B系统) [6]进行评估。1级:临床症状消失, 面部无不适感;2级: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伴有轻微功能障碍, 面部张力正常;3级: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 伴有中度功能障碍, 面部张力轻微挛缩;4级:临床症状以及功能轻微改善, 面部较大程度不对称;5级:患者临床症状、功能无改善, 或出现加重风险。本研究规定达到1级标准为痊愈;患者治疗前后H-B系统评级≥2级为显效;治疗前后H-B系统评级差异1级为有效;治疗前后H-B系统评级无变化, 甚至出现增加级别为无效。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症状积分参照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 (讨论稿) 》[7]。包括额纹:健侧、患侧额纹量相同记4分, 患侧数量为健侧的50%~66.67%记2分, 患侧额纹消失记0分;轻闭眼:患侧能完全闭合眼睑记4分, 留有轻微缝隙记2分, 无法闭合记0分;鼓腮:无漏气记4分, 轻微偏向健侧记2分, 严重漏气, 明显偏向健侧记0分;鼻唇沟:两侧长度相同记4分, 患侧长度为健侧的50%~66.67%记2分, 患侧消失记0分;人中沟:居中记4分, 歪斜记2分, 变平记0分;吹口哨:正常记4分, 困难记2分, 不能记0分;微笑:无口角歪斜记4分, 稍向健侧歪斜记2分, 明显歪斜记0分;安静印象:患侧、健侧表情肌运动一致记4分, 面部表情肌运动减弱记2分, 面部表情自己无自主运动记0分。共计32分。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各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 (92.5%) 显著高于对照组 (76.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积分比较
神经功能积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神经功能积分显著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治疗疗程比较
两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的治疗时间, 观察组最短治疗1.2个疗程, 最长为3.2, 平均治疗疗程 (2.43±0.33) 个, 对照组为 (3.65±0.76) 个, 观察组平均疗程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积分比较
 

 
 表3 两组治疗疗程比较 (例)
 
3 讨论
面瘫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面部功能障碍症状疾病, 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 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研究认为病毒感染是患者出现面瘫的重要原因, 感染时出现茎乳孔内面神经水肿, 严重者出现非化脓性炎症导致面神经麻痹, 造成面神经所支配的面部肌肉失去控制, 出现面瘫[8]。面瘫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 对其发病机理及其防治的研究一直是各国医学界研究的焦点。该病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样化, 均以消炎、消除水肿、解除神经麻痹等为主, 现代医学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釆取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抗病毒药物、维生素等方法, 但常规治疗疗效及预后的评价上尚不令人满意。如今物理治疗表现出越来越良好的疗效, 如激光、针灸、拔罐、按摩等方法, 优点是花费小、毒副作用低、操作简便、患者接受度高[9]。
 
中医学认为, 面部位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以及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处, 阳明经以多气、多血为主要特点, 此处进行针灸可激发经络之气, 使气血运行畅通, 达到治疗的效果[10,11]。针灸刺激面部阳明、少阳可疏通经筋、祛风通络, 促进患者恢复。足阳明胃经以四白、地仓、颊车、下关4个穴位为主, 其广泛分布在面部, 针灸刺激可促进面神经麻痹缓解。阳白位于阳维、足少阳交汇处, 针灸刺激可改善眼痛、流泪、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大量临床试验表明, 中医针灸对局部水肿有显著疗效, 刺激穴位可达到消肿目的, 是改善血液循环的重要手段[12]。同时针灸刺激使神经兴奋性增加, 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缓解面部肌肉功能丧失[13]。
 
临床研究报道,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运用闪罐疗法具有显著的疗效[14]。拔罐出现的温热和负压对血液循环有加快作用, 促进此处的新陈代谢, 改善面部毛细血管通透性, 促进淋巴液回流, 使面部毒素、废物加快排出, 促使局部营养物质代谢改善, 有利于利水消肿, 同时拔罐负压引起的牵拉作用, 能有效刺激面神经, 有利于面神经麻痹的缓解, 且无任何副作用[15]。本实验研究发现, 采用针灸联合拔罐治疗后总有效率92.5%, 显著高于单纯使用针灸76.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针灸联合拔罐治疗疗效较佳, 可明显改善患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症状。同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面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神经功能积分升高, 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进一步说明其在缓解面瘫症状上效果更优。表明针灸与拔罐联合治疗能通过祛风通络、疏通经筋的作用促进受损面神经修复方面的协同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结果发现, 观察组平均治疗疗程 (2.56±0.26) 个, 对照组为 (3.76±0.31) 个,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采取针灸联合拔罐疗法治疗, 患者可在短时间中恢复, 有效缩短病程时间, 降低患者疾病痛苦, 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联合拔罐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预后时间减少, 能显著改善MAP波幅及R1潜伏期, 是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案。
 
参考文献
[1]刘翠平.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和恢复期的临床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 (6) :762-763.
[2]董玉.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近况[J].内蒙古中医药, 2016, 35 (2) :157-158.
[3] 高树中.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43-44.
[4] 胡文安.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5] 岳茂良.中国针灸治疗学[M]. 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23-24.
[6]于婧洁, 张曼, 李海天, 等.针灸配合揿针贴压耳穴和蜡疗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J].世界中医药, 2016, 11 (9) :1868-1872.
[7]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 (讨论稿) [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 41 (1) :22-24.
[8]王艳君, 王志栋, 谢素春, 等.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13 (28) :3177-3180.
[9]刘桂林, 高慧.“五联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时机与疗效的评估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16, 32 (3) :13-15.
[10梅胜利.针灸拔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3, 28 (10) :1598.
[11张赛男, 陈果, 向娟, 等.温针灸配合闪罐治疗恢复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针灸推拿医学 (英文版) , 2017, 15 (1) :42-46.
[12]高祺, 黄祖波, 彭柳.针灸推拿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48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 2014, 32 (12) :156-158.
[13]陈炜炜, 蒋功达, 符静, 等.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的效果及肌电图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 (6) :696-700.
[14]陈华丽, 陆岸英.电针结合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4例[J].广西中医药, 2016, 39 (4) :31-32.
[15]佘畅, 钟欢, 熊健, 等.风池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17, 36 (1) :38-40.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刘一然

上一篇:毫针结合火针治疗周围性面瘫

下一篇:项部横向取穴丛刺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