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王毅刚系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对肩痹证的辨证施治,采用针刺加导引的动留针术,独具特色,效果显著。笔者在规培跟师过程中,学习针刺加导引治疗肩痹,现将其辨证治疗肩痹证验案一则,整理总结如下。
患者,女,51岁,2018年1月29日初诊:左侧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1年余,加重7d。患者1年前因受凉后出现左侧肩关节疼痛不适,伴活动受限(尤其以上举及后伸受限明显),遂就诊于当地医院,于当地医院查左侧肩关节X线片提示:左肩关节骨质未见异常。治疗上予吲哚美辛片50mg口服,每日2次;氟比洛芬巴布膏外用等对症处理。治疗后,患者疼痛稍减轻,但停药后疼痛如常,难以自止,疼痛一度呈进行性加重,后经针灸、针刀、推拿等治疗,症状虽较前缓解,但劳累及受凉后时有反复,症状时轻时重。7天前,患者因受凉后再次出现左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遂来诊求治。刻下:左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伴左侧上肢疲软乏力,稍感头晕,以阳明区为甚,无发热恶寒、肢体麻木等不适。精神一般,睡眠较差,大小便正常。舌暗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弦滑。查:左侧肩关节稍肿胀,左侧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90°、上举120°、内旋80°,后伸15°),左肩喙突处压痛明显,余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寒凝血瘀型)肩痹(西医称为肩关节周围炎)。
治则:祛风散寒、化瘀止痛。
具体处理:针刺双侧天柱穴,强刺激,留针10min。留针期间,引导并嘱患者模仿作肩痹导引操,然后肢体回复放松位休息,如此再作数遍;每以自觉舒适,不累为原则。后再针刺阿是穴,静留针15min。
中药方选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15g,独活15g,荆芥9g,防风9g,川芎10g,当归10g,蔓荆子10g,姜黄10g,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10g,炙甘草6g。7服,水煎服,每日1服,分3次温服。嘱患者自行坚持做肩痹导引操锻炼。
2月5日复诊:患者自觉肩部疼痛明显减轻,左肩喙突处压痛不显,然上举及后伸幅度改善不明显,询问得知,患者周末疏于练习此操,后向其说明此操对于改善肩关节活动有着很好作用,遂效不更法,继续予以前法治疗;15天后复诊患者肩部无不适,嘱患者坚持肩痹导引操锻炼;后随访3个月,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受限消失,已达痊愈。
按本例患者初期因受凉致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病程较长,久病则瘀,舌暗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弦滑,辨证属寒凝血瘀证,当以祛风散寒,化瘀止痛。方中重用羌活、独活共为君,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姜黄、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当归、鸡血藤补血虚、行血滞、通络脉;荆芥、防风疏风散寒除湿,蔓荆子轻浮上行,以清利头目而止眩;炙甘草补虚损,且可为使,以调和诸药;全方合用以达祛风散寒,化瘀止痛之功。针刺双侧膀胱经之天柱,强刺激,不仅疏通颈肩部斜方肌及相关太阳、少阳包绕肩部的筋肉筋腱,使凝聚之血气得以流畅。而王毅刚创建的肩痹导引操,则是以患者主动之动,恢复本来之枢机。两者相合,其功自彰。
王毅刚所创肩痹导引操不同于治疗肩痹的一般的“爬墙运动”。肩部导引是在爬墙运动伸臂上举至极处,结合古代导引之“翻掌向上”并努挣用力,借以充分牵引肩关节与肩胛冈上下关联肌群,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其导引要点必须在极端处停顿数秒,自行拉开凝滞与各种粘连。肩痹导引操可看作是“爬墙运动”的改良,而导引术的应用,正是王毅刚数十年来结合临床研习古代经典的重要成果。针刺双侧“天柱”加导引,方法简便易行,患者也较少痛苦,容易接受,效果立竿见影。加上准确辨证用药,在治疗肩痹方面往往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提高整体生活质量。针刺结合主动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已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并证实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肩痹导引操以无痛为原则,其方法亦简单,不论是在工作单位还是居家环境下均可操作,易于人们接受并练习,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值得临床推广与学习。(刘浚苇 王刚 贵州中医药大学 田丰玮 重庆市中医院 党翠娇 贵州省六盘水市慈烨医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