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主要包括两种临床类型,即乙型肝炎病毒 e抗原(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肝炎。目前我国e抗原阴性乙肝患者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约占慢性乙肝人数的 35.9%~53.7%,治疗以采用抗病毒疗法为主。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乙肝防治指南指出:e抗原阴性患者,可选用。干扰素、派罗欣、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疗程均至少为1年。
一、普通O干扰素 。干扰素并不直接杀灭或抑制病毒,而是作用于靶细胞的受体,激活细胞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发挥效果,长期(大于12 个月)治疗可能会取得更高的病毒抑制和降低转氨酶的效果,可以提高预后,减少肝癌的发生。研究发现,a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没有意义:既不能提高疗效,还会增加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二、聚乙二醇化O干扰素 (Peg-IFN) 目前获得我国批准的为派罗欣,应用派罗欣 180毫克,每周1次治疗 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其抑制病毒和降低转氨酶的作用都较普通。干扰素和拉米夫定高,停药后随访半年其抗病毒和降酶作用仍可维持,表明派罗欣治疗48周能产生较高的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率。
三、核苷/核苷酸类似物
1.拉米夫定:对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乙肝患者均有较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抑制病毒、降低转氨酶。但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乙肝患者,停药后导致反跳——病毒复制和转氨酶的升高、复发率较高,因此治疗的疗程相对较长,而长期治疗又会增加耐药性,造成更低的应答率。
2.阿德福韦酯:研究发现, HBeAg阴性乙肝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一日10毫克疗程48 周的治疗,其抑制病毒复制为 51%,降低转氨酶率为72%,没有出现耐药性,安全性较高。特别是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后50%患者出现转氨酶的降低,37.5%出现病毒的抑制,提示一旦出现耐药,应立即加用阿德福韦酯。
3.恩替卡韦:对于HBeAR 阴性初治患者,治疗48周时,恩替卡韦组患者组织学改善者比例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终止治疗后,虽然患者也出现了病毒复制水平的反跳,但没有出现恩替卡韦耐药株。因此,恩替卡韦在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组织学等方面明显优于拉米夫定,但其长期治疗的不良反应及耐药情况还需进一步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