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肝胆科>肝炎>正文

雷陵以中药外敷为主治疗肝囊肿的经验

雷陵主任医师为十堰市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肝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主任医师, 首届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医、湖北省知名中医工作室专业技术三级岗位专家,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 a余, 学验俱丰, 先后取得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10余项, 获省市科技进步、优秀论文奖10余项 (篇) , 在国内国际交流发表论文80余篇, 主编《常见肝病中医特色诊治与护理研究》及《雷陵诊治肝胆病特色与临床经验》专著2部。雷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和潜心探索, 成功运用鄂西北秦巴山区道地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研制出神农肝病系列制剂, 并研发出10余种中医肝病外治特色疗法, 擅长应用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病, 尤其对治疗肝脏肿瘤、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具有独特疗效, 在鄂渝豫陕毗邻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肝囊肿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之一, 可为单发, 也可是多发。临床以潴留性囊肿和先天性囊肿为多见, 外伤、炎症, 甚至肿瘤也可以引起肝囊肿。先天性肝囊肿由于肝内胆管和淋巴管胚胎时发育障碍, 或胎儿期患胆管炎, 肝内小胆管闭塞, 近端呈囊性扩大及肝内胆管变性, 局部增生阻塞而成, 常为多发性。多囊肝囊肿大小不一, 最大容量可达1 000 m L以上, 小者如芝麻、绿豆大小, 囊肿散布全肝或某一肝叶, 以右叶多见。本病病程长,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近10 a来, 雷陵主任医师以中药外敷为主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中药外敷为主治疗方案
1.1 中药外敷制剂及具体用法
雷师对所有诊治的肝囊肿患者均应用自制中药胶瘤巴布膏。该膏药由八月扎、柴胡、丹参、元胡、姜黄、桂枝、泽兰、海藻、茯苓、泽泻、牵牛子、皂角刺、川楝子、南星、白芥子、川芎、青皮、三棱、莪术等组成。统一由我院制剂室加工成膏体10 cm×15 cm大小的中药巴布制剂备用。用法:根据B超或CT检查提示的囊肿具体位置, 取胶瘤巴布膏一贴, 贴于囊肿对应的皮肤上, 1 d 1次, 每次12 h, 夜敷昼取 (晚上8点~早上8点) 。3个月为1疗程。共用2个~4个疗程。
 
1.2 辨证使用内服中药汤剂
1.2.1 肝郁气滞证
症见:胁肋胀闷, 或走串不定, 脘闷, 精神抑郁, 善叹息, 或伴月经不调, 乳房胀痛, 舌红, 苔白, 脉弦。治拟疏肝理气。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基本方:柴胡15 g、枳实12 g、陈皮12 g、川芎15 g、香附15 g、玫瑰花12 g、苍术12 g、栀子10 g、鸡内金12 g、泽泻15 g、白芍15 g、海藻30 g。
 
1.2.2 脾虚痰凝证
症见:形体肥胖, 身倦肢重, 食欲不振、右胁不适, 脘腹痞满, 便稀不爽, 舌质暗淡, 或体胖有齿痕, 苔白腻而厚, 脉濡缓。治拟健脾益气, 祛湿化痰。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基本方:党参15 g、白术12 g、木香15 g、陈皮12 g、半夏12 g、海藻30 g、白芥子15 g、山药20 g、薏苡仁25 g、茯苓20 g、砂仁 (后下) 12 g。
 
1.2.3 湿热壅结证
症见:右胁胀痛, 纳呆恶心, 厌食油腻, 口干口苦, 腹胀, 大便黏滞,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而数。治拟清利湿热。方选茵陈蒿汤加味。基本方:茵陈30 g、栀子15 g、酒大黄 (后下) 8 g、金钱草20 g、生薏苡仁30 g、滑石30 g、虎杖15 g、益母草15 g、郁金15 g、枳壳20 g、黄芩12 g、平地木15 g、海藻30 g。
 
1.2.4 痰阻血瘀证
症见:右胁刺痛, 或胁下可触及肿块, 舌质暗红, 舌下络脉曲张, 舌紫或瘀点、瘀斑, 脉弦细或涩。治拟祛湿化痰, 祛瘀散结。方选膈下逐瘀汤合温胆汤加减。基本方:桃仁15 g、赤芍15 g、乌药12 g、延胡索18 g、当归12 g、川芎15 g、五灵脂15 g、红花10 g、香附15 g、枳壳15 g、法半夏12 g、陈皮12 g、茯苓20 g、竹茹12 g、枳实12 g、白芥子15 g、桂枝10 g、泽泻15 g。用法:患者就诊后按照上述方案进行辨证用药, 1 d 1剂, 水煎取汁200 m L饭后半小时温服, 每日3次。临床自觉症状消失后停服, 一般用药时间为15 d~30 d。
 
2 典型病例
张×, 男, 38岁, 干部, 湖北省丹江口市人, 于2016年10月10日因“右胁胀痛不适1周”来我科就诊。刻诊:右侧胁肋部胀痛, 身目微黄, 色鲜明, 小便黄赤, 心烦, 口苦, 手足心热, 失眠, 大便黏滞。既往有“肝囊肿”病史5 a余, 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平素少量饮酒, 不抽烟。查体:神清精神尚可, 皮肤巩膜轻度黄染, 心肺 (-) , 肝上界第6肋间, 肝下界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未触及, MurPhy (±) , 肝区叩击痛 (+) , 舌质红, 舌体胖大, 苔黄腻, 脉弦滑而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3×109∕L、血红蛋白136 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5%、血小板总数256×109∕L。血清总胆红素44.3 umol∕L、DBIL26.7 u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5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8 U∕L、r-谷氨酰转肽酶31 U∕L、血清总蛋白68.8 g∕L、白蛋白36.1 g∕L。两对半:HBs Ag (-) 、HBs Ab (-) 、HBe Ag (-) 、HBe Ab (+) 、HBc Ab (+) , HBV-DNA<5.0×102copies∕m L。抗-HCV (-) 。凝血功能正常。B超示肝右叶可见一大小约3.2 cm×2.4 cm无回声包块, 肝实质欠均, 脾厚3.9 cm。提示肝囊肿。CT检查:肝右叶低密度占位, 范围约3.0 cm×2.7 cm, 多系囊肿。中医诊断:肝胶瘤, 证属湿热壅结;西医诊断:肝囊肿。治疗施以中药外敷为主的综合方案: (1) 中药胶瘤巴布膏肝区偏右侧贴敷, 1 d 1次, 每次12 h, 夜敷昼取。 (2) 中药汤剂拟清热利湿法, 以茵陈蒿汤加味。处方:茵陈30 g、炒栀子12 g、酒大黄 (后下) 6 g、金钱草20 g、海藻30 g、益母草10 g、车前子30 g、泽泻20 g、郁金12 g、黄芩15 g、平地木18 g、生薏苡仁30 g、滑石30 g、虎杖15 g、牡丹皮15 g、生龙骨 (先煎) 30 g。1 d 1剂, 水煎取汁200 m L, 每日3次, 饭后半小时温服。 (3) 茵栀黄注射液20 m L加入葡萄糖250 m L, 静脉滴注, 1 d 1次。经上述治疗10 d, 患者尿黄、口苦、心烦、手足心热消失, 身目发黄明显减轻, 睡眠好转, 大便通畅。惟感右胁肋仍有轻微胀痛。仍予原法, 中药上方加玫瑰花12 g、姜黄15、合欢皮20 g, 1 d 1剂, 煎服法同前。经继续治疗1周, 患者诸症若失, 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随停用茵栀黄注射液, 继服中药汤剂及外贴胶瘤巴布膏, 共治疗1个月患者无明显不适, 精神饮食良好。嘱停用中药汤剂, 专予胶瘤巴布膏肝区贴敷, 3个月为1个疗程, 共用2个疗程, 3个月复查1次肝功能、B超或CT, 注意生活调养。患者2017年4月20日复诊, 自述一般情况良好, 查肝功能正常, B超示原肝右叶无回声包块缩小 (大小约1.9 cm×1.7 cm) 。随访至今, 病情稳定, 一般情况良好。
 
3 讨论
肝囊肿为现代医学疾病名称, 根据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 本病当属中医“肝瘤”中“胶瘤”范畴[1]。其病因病机多由于禀赋失常, 或因情志不舒, 饮食不节, 寒凝湿滞, 病后体虚以致肝脾功能失调, 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 日久气滞血瘀、痰湿凝聚而成。
 
肝囊肿为慢性顽疾, 雷师治疗本病, 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医外治法优势, 以自制中药胶瘤巴布膏肝区贴敷使药力直达病所, 另一方面配合内服中药汤剂整体调理, 使肝气调达、脾气健运、气机通达、血脉流畅, 脏腑气血功能恢复平衡, 如此内外兼治可明显提高疗效。临床观察表明, 该疗法可有效抑制囊肿生长或延缓其生长速度, 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生存质量, 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胶瘤巴布膏以柴胡、八月扎、川楝子、青皮疏肝行气;海藻、皂角刺、南星、白芥子化痰利水, 软坚散结;牵牛子、泽兰、茯苓、泽泻逐饮利水, 健脾祛湿;桂枝温通阳气, 化气行水;丹参、元胡、姜黄、川芎、三棱、莪术活血化瘀。诸药合用, 共奏行气化痰、活血利水之效。该膏药采用现代技术制作而成, 其载药量大, 水溶性好, 穿透力强, 对皮肤无刺激, 不过敏, 可反复贴敷。本制剂贴敷应用, 雷师系依据中医子午流注理论, 每日夜晚贴敷12 h, 此用药方法可借夜晚子、丑二时肝胆经气旺盛、气血充盈之势最大限度发挥药效, 同时间歇性给药可减少对皮肤损伤, 便于长期治疗。中药内服疗法, 雷师通常将本病分为肝郁气滞、脾虚痰凝、湿热壅结、痰阻血瘀四型进行辨证, 施以相应汤剂。本文所举以中药胶瘤巴布膏为主治疗的典型例案, 中医辨证属湿热壅结型, 故方投茵陈蒿汤加味, 并配合茵栀黄注射液静滴以加强清热利湿之功。经治疗半月诸症消除、肝功能恢复正常。一个月后单以胶瘤巴布膏治疗半年, 随访病情稳定, 囊肿亦明显缩小, 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平.现代中医肝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83.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李小梅 雷陵

上一篇:穴道按摩养肝术

下一篇:乙肝肝硬化伴腹水 中医养阴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