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男性科>阳痿>正文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针刺选关元穴肾俞穴腰阳关穴 阳痿方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案
 
患者,男,51岁,2021年3月3日初诊。主诉:勃起功能障碍1年余。患者1年来渐感勃起功能不佳,房事由每月4~6次减少为1~2次。现房事举而欠坚,不能成功。曾辗转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所,予“右归胶囊”“六味地黄丸”等治疗,疗效不佳。1个月前自行购买“西地那非片”服用,房事虽勉强成功,但有头部胀痛等不良反应,因此不敢再服。刻诊:疲劳乏力,面色偏暗,语声较低,声音沉,晨勃少,自觉房事后腰膝酸软、会阴刺痛感,睡眠尚可,食欲欠佳,二便基本正常,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男性生殖系统彩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肝功能检查示:总蛋白63.5 g/L;肾功能:尿酸420 μmol/L。

西医诊断:勃起功能障碍。

中医诊断:阳痿病(气虚血瘀证)。

治以补气活血、温肾起痿之法。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

方药组成:黄芪30 g, 当归15 g, 赤芍10 g, 地龙10 g, 川芎10 g, 桃仁10 g, 红花6 g, 甘草片6 g, 淫羊藿15 g, 巴戟天15 g, 熟地黄12 g, 生地黄10 g, 炒六神曲12 g, 麸炒白术15 g。7剂,常规煎服。

针刺选穴:关元、肾俞、腰阳关、命门、气海、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行穴位常规消毒后,取0.3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行提插捻转法,得气后留针40 min。每日针刺1次,7 d为1个疗程。嘱患者戒烟戒酒,调畅情志,注意休息。2021年3月11日二诊:患者自觉晨勃较前增多,疲劳感有所减少,但仍无法完成正常房事。前方加米炒党参25 g, 再服7剂,常规煎服,继续针刺治疗7 d。2021年3月19日三诊:患者面色较前明亮,语声正常,尝试同房1次,中途疲软。舌脉象基本同前,再服7剂。针刺加太溪穴,继续治疗7 d。2021年3月26日四诊:成功同房1次,时间约3 min, 房事后腰膝酸软感不明显,心情愉悦。上方减黄芪至15 g、米炒党参15 g。继服7剂。2021年4月3日五诊:患者勃起功能较前明显改善,嘱停针刺治疗,继续每日以三七粉3 g冲服、枸杞子15 g泡茶饮而善后。
 
按语:勃起功能障碍即阳痿病,是指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坚,男性无法正常性生活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5]。中医药治疗阳痿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改善患者勃起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中医认为,男子阴茎属于前阴,为宗筋之所聚,《黄帝内经素问·痿论》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阴茎的充分勃起与保持坚挺,有赖于人体气血的充盈,若中气亏虚,营血不足,则宗筋不用,发为阳痿之疾。补阳还五汤以补气为要,配以大量养血、活血之品,使阴茎局部气血运行通畅,阴茎得到气血津液的充分濡养,从而充分勃起,完成性生活。本案中,患者年过半百,肾气日渐亏虚,肾虚则元气化生乏源,营血亏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液运行不畅,凝于阴茎脉道,发为血瘀,导致阳痿。故在补阳还五汤基础上加减用药,加淫羊藿、巴戟天、熟地黄、生地黄阴阳相配,使肾气得补;加甘草、六神曲、白术调和脾胃,助气血化生;党参益气。通过针刺调节脏腑阴阳,通利血脉,使阴器气血得充,宗筋得养,阴器复坚。肾俞、腰阳关、命门配伍,可温补肾阳,太溪、三阴交配伍,可滋补肾阴;气海、足三里、脾俞相配伍,能明显改善气虚症状;血海为养血活血之要穴,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之功;关元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为“人身元阴元阳关藏之处”[6]。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补气扶正、活血化瘀能改善阴茎供血动脉的血液循环,进一步改善阴茎局部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从而治疗阳痿之证[7]。

上一篇:阳痿,泌尿系结石,功能性水肿,跖筋膜炎,六味地黄汤治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