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刺电针拮抗肌腧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肘关节 屈曲, 腕指关节屈曲, 长时间的屈曲导致肘关节和腕指 关节的痉挛疼痛, 严重影响了上肢功能恢复。由于传统针灸治疗对上肢痉挛的改善较为缓慢, 因此笔者在 临床上应用齐刺电针拮抗肌腧穴的方法治疗中风后上 肢痉挛性瘫痪, 明显改善了患者肢体痉挛程度和日常 生活能力。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60 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均为黑龙江中 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一科病房和门诊患者。采 用随机数字表法, 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 和对照组。治疗组 30 例, 男、 女性别比为 23/7, 年龄 为(60. 09 ±7. 082)岁, 脑梗死与脑出血比为 21/9;对 照组 30 例, 男、 女性别比 21/9, 年龄为 (59. 86 ± 8. 236)岁, 脑梗死与脑出血比为 22/8。治疗组与对照 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 病种方面比较 P > 0. 05, 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1. 2 诊断标准
①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6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 评定标准(试行) 》 [1 ] “中风病” 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②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 年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病 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2 ] ” , 经 头 CT 或头 MRI 检查诊断为脑梗死或脑出血的患者。 1. 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 西医诊断标准;②性别不限, 年龄在 40 ~75 岁;③病程在 14 日至 6 个月之间;④神志清 楚, 能积极配合治疗;⑤瘫痪上肢肌张力在Ⅰ ~ Ⅳ级; ⑥近期没吃过肌肉松弛药、 镇静药。
2 治疗方法
2. 1 治疗组
针刺方法:头针:选用前神聪穴至悬厘穴的弧形连 线(即顶颞前斜线)。常规消毒, 选用华佗牌0.30 mm × 40 mm 无菌针灸针, 快速平刺并捻转 200 转/min, 得气 后留针 30 min。体针:取穴:肩髎、 天井、 四渎和外关。 常规消毒, 选用华佗牌 0. 30 mm ×40 mm 无菌针灸针, 应用齐刺针法, 肩髎针刺得气后, 于腧穴左右旁开 10 mm处各针刺一针, 天井、 四渎、 外关针刺方法与肩 髎穴相同, 针刺后连接电针, 肩髎与天井一组, 肩髎三 针一起连接正极, 天井三针一起连接负极, 四渎与外关 一组, 四渎三针一起连接正极, 外关三针一起连接负 极。选用疏波, 时间 30 min, 强度以能见到三角肌收 缩、 前臂外展、 手腕手指伸展且患者能耐受为宜。每天 针刺 2 次, 针 6 日休息 1 日, 1 周为 1 个疗程。4 周后 观察治疗效果。
2. 2 对照组
针刺方法:头针:针刺部位与治疗组相同。体针: 采用 1997 年 6 月孙国杰主编的《针灸学》 中风中经 络, 半身不遂处方。选穴:肩髃、 曲池、 手三里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外关。常规消毒, 选用华佗牌 0. 30 mm × 40 mm无菌针灸针, 快速刺入, 得气后连接电针, 肩髃 连接正极, 曲池连接负极, 手三里连接正极, 外关连接 负极。选用疏波, 每次时间 30 min。疗程同治疗组。
3 疗效观察
3. 1 疗效评定标准
3. 1. 1 侧肢体痉挛程度测定(MAS) 采用改良 Ash- worth 痉挛量表 [3 ] , 在放松状态时对瘫痪肢体进行快速 被动伸展, 评测伸展时产生的阻力范围及肌张力增高 程度, 有 6 个等级。 3. 1. 2 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ADL) 采用 Barthel 分 级 [4 ] , 评测患者吃饭、 穿衣、 修饰、 洗澡、 大便、 小便、 转 移座椅、 步行、 上下楼等日常生活指标。 3. 1. 3 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测定 采用 Fugl - 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 [5 ] , 评测坐位是否有无肱二头肌、 肱 三头肌腱反射活动;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和指屈肌反射 是否亢进;腕关节活动、 手指活动是否亢进;是否有震 颤、 辨距障碍等。
3. 1. 4 临床疗效评定 依据《中国康复医学治疗规 范》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制定的康复评定 Ashworth 法为标准。显效:症状改善Ⅱ级以上;好转: 症状改善Ⅰ级以上;有效:针刺后有即刻疗效, 1 个疗 程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无效:针刺后无即刻疗效, 2 个 疗程后症状无改善。
3. 2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PSS20. 0 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用 珋 x ± s表示, 各组治疗前后均值采用配对 t 检验, 组间均 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 等级资料包括痉挛程度和 疗效用 Ridit 检验, 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3 结果
3. 3. 1 肢体痉挛程度比较 经 Ridit 检验, 治疗前治 疗组和对照组肢体痉挛程度的测定比较, 具有可比性 (P >0. 05)。治疗后两组痉挛程度自身比较均有好转 (P <0. 05), 治疗后组间比较 P <0. 05,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说明齐刺电针拮抗肌腧穴改善肢体痉挛程度优 于电针针刺常规腧穴。详见表 1。
表 1 两组肢体痉挛程度的分级比较
组别 例数 时间
Ashworth 分级(例)
0 I I + II III IV
治疗组 30
治疗前 0 0 0 5 18 7
治疗后 0 5 8 11 5 1 *△
对照组 30
治疗前 0 0 0 6 23 1
治疗后 0 1 7 8 13 1 *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 <0. 05;与对照组比较, △ P <0. 05
3. 3. 2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经 t 检验, 治疗前治 疗组和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具有可比性 (P >0. 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提高 (P <0. 05), 两组治疗后比较 P <0. 05, 说明齐刺电针 拮抗肌腧穴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优于电针针刺常规腧穴。详见表 2。
4 讨论
古代众多医家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表征及病机 多有阐述, 早在《内经》 便提出痉挛与气血阴阳失调、 外邪侵袭、 痰浊瘀血内阻相关 。《灵枢》 云 :“邪气恶血 住留, 则伤筋络骨节, 机关不得屈伸, 故拘挛也。 ” 指出 痉挛为邪气恶血阻滞筋络关节而致。张介宾《景岳全 书·论治血气》 云 :“偏枯拘急, 本由阴虚。筋缓者, 责 其无气;筋急者, 责其无血。 ” 指出本病病机为气血失 调, 阴虚阳热, 并且提出了肢体筋缓和筋急的区别, 前 者因血中无气而筋脉弛缓无力;后者因气中无血而拘 挛抽搐。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主要表现为筋肉拘挛、 关 节屈伸不利而痛 , 《素问》 记载的“痹在于筋, 则屈不 伸, 筋挛节痛, 不可以行, 名曰筋痹。 ” 十二经筋有节有 聚, 结聚于关节, 可维持人体正常的肢体活动功能。故 痉挛性瘫痪病位在筋, 属于经筋痹病的范畴 [6 ] , 应以 筋痹论治。前人治疗中风偏瘫, 多以痿病论治, 并未意 识到迟缓性瘫和痉挛性瘫的病因病机和治疗上的差 异, 治疗上独取阳明, 反而加重痉挛状态 [7 ] , 故应以 《素问·调经论》 记载的“病在筋、 调之筋” 为治疗原 则 [8 ] 。齐刺法可以疏利经筋关节, 行气活血, 缓解肢 体痉挛和疼痛。清代张志聪 [9 ] 指出 :“齐刺者, 中正以 取之, 故直入一以取中, 旁入二以为佐, 故又曰三刺, 治 痹气小深者也。 ” 故齐刺拮抗肌腧穴可以治疗筋痹, 疏 利关节, 改善局部气血运行, 缓解痉挛及疼痛, 促进痉 挛肢体功能恢复。
中风后痉挛的机理较为复杂, 现代医学还未能完 全阐述清楚。但总的来说, 高级运动中枢受脑卒中损 伤, 对低位脊髓运动中枢的调控作用减弱, 使牵张反射 亢进, 脊髓原始反射过度释放, 这便是中风后痉挛形成 的主要原因。由于从猿到人的进化历程中, 上肢屈肌 需提携物品, 使用工具, 故都比其拮抗肌发达, 在抑制 作用中断后, 通过过度敏感的 γ - α 环路使偏瘫侧呈 现上肢屈曲、 下肢过伸的痉挛状态 [10 ] 。根据 1980 年 Lance 提出对痉挛的定义 :“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增 强、 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是上运动综合征的 阳性表现。 ”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表现主要 是肘关节屈曲, 腕指关节屈曲, 长时间的屈曲导致肘关 节和腕指关节的痉挛疼痛。瑞典学者 Brunnstrom [11 ] 通过长期观察偏瘫的恢复规律, 提出了六阶段康复理 论, 其中 I 期为弛缓期(软瘫期)肌力、 肌张力均降低, II ~ III 期患者肌张力迅速增高, 腱反射亢进, 巴氏征阳 性, 出现联带运动, IV ~ VI 期患者痉挛减轻, 出现分离 运动直至接近正常。故本研究选择治疗时机主要在 II ~ III期患者, 其远期疗效也最显著, 早期痉挛是一种 防御反应, 若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运动模式, 后期会造 成不可逆的肌源性痉挛、 挛缩等损害。
现代康复理论认为, 在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 痪时, 应重视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和旋后肌肌肉张力的 平衡, 加强肱三头肌和旋后肌肌力, 拮抗肱二头肌运 动。协调上肢伸肌和屈肌之间的张力, 促进上肢肌肉 从共同运动到分离运动的转变, 抑制和控制上肢痉挛, 建立正常的上肢运动模式 [12 ] 。通过齐刺电针拮抗肌 腧穴, 兴奋肱三头肌和旋后肌, 使肘关节伸展, 前臂后 旋, 改善上肢痉挛状态, 提高拮抗肌肌力和运动能力。 通过随意运动的建立, 加强肌肉本体感受向上传输, 可 能使脑受损区周边脑组织接受应答, 功能重组, 记忆和 调控新的运动模式, 重新抑制脊髓反射;且通过刺激 Golgi 腱器官和 Ib 纤维传入脊髓, 通过负反馈效应刺 激中间神经元, 释放甘氨酸、 γ - 氨基丁酸(GABA)等 递质交叉抑制上肢屈肌的 α 运动神经元, 进而抑制牵 张反射, 缓解痉挛, 还有可能抑制轴突的侧芽生长 [13 ] ; 且电针选用疏波, 使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兴奋, 增强拮 抗肌肌肉收缩, 改善痉挛状态。
本研究首次将齐刺法应用于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 痪的治疗中, 并应用电针加强拮抗肌肌力, 改善上肢痉 挛效果明显。是一种简单易学、 适合推广、 副作用小、 对患者损伤小、 痛苦小、 易于接受且具有明显临床疗效 的方法。因痉挛性瘫痪的研究多为临床观察, 未做实 验室试验, 故对其可能的机理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比如 Glu 水平的改变 [14 ] 和 Ach 的释放及 P 物质等, 且疗效 评定用的 MAS 和 ADL 较为主观, 今后可应用表面肌 电图、 H 反射、 F 波等 [15 ] 客观指标进行评定。有学者 做过相关文献的 Meta 分析, 指出现今临床研究方法学 质量不高, 故在分组时可减少选择性偏倚, 平衡组间基 线水平, 使其更有可比性 [16 ] 。
总之, 齐刺拮抗肌腧穴可以疏利关节, 改善局部气 血运行, 缓解肢体痉挛和疼痛, 三针共同作用于患处, 比单针治疗效果更明显 [17 ] 。齐刺电针拮抗肌腧穴可 以减轻上肢肢体痉挛, 从而改善上肢功能的作用, 治疗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应用和 推广。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刘刚 李雪岩 李翠 盛国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