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蛇灸防治阳虚体质反复外感病60例
外感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反复外感病是指在1年内或一段时间内发生外感病的次数超出正常范围 (1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5次) 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常见于老人、儿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1]。中医将人体分为9种体质[2], 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阳虚质占中国人口比例的9.04%, 而外感病是阳虚体质最易患疾病[3]。目前有关体质学的研究较多, 而有关改善阳虚体质防治外感病的具体方法的相关报道较少, 因此探索一种有效、安全的改善阳虚型人群的体质及减少外感次数的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半年治疗、1年随访观察长蛇灸疗法对阳虚体质人群的阳虚质量评分及外感病发病次数的影响, 探讨长蛇灸疗法防治阳虚体质人群外感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均来源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针灸门诊及内科门诊, 共63例, 其中男29例, 女34例;年龄18~60岁, 平均 (49±7) 岁。
1.2 诊断标准
反复外感病的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及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1]:1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5次。
中医体质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5]) 》[5]中阳虚体质判定标准, 根据判定标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 阳虚体质转化分≥40分, 其余7种体质转化分<30分。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反复外感病诊断标准; (2) 年龄18~60岁; (3) 签署知情同意书; (4) 中医体质辨识体质类型属阳虚质; (5) 半年內未服用任何温阳补气类药物, 或虽曾服用相关药物但已停药2周以上; (6) 依从性较好, 配合治疗和调护且无不良嗜好; (7) 阳虚体质为主兼有其他体质者可纳入。
1.4 排除标准
(1) 合并有心、脑、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严重糖尿病、肿瘤等患者; (2)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5 脱落标准
(1) 不愿意继续进行临床试验提出退出; (2)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病情恶化必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4)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随访中断; (5) 随访期间擅自长时间服用温阳类药品。
2 治疗方法
材料:纱布、长蛇灸灸架、生姜 (约500 g) 捣烂成泥、艾绒适量。
操作步骤:在安静、温度适宜的治疗室, 医者向患者说明相关操作情况, 消除其紧张情绪。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 裸露背部, 在脊柱上常规消毒, 沿脊柱自上而下涂抹姜汁如条状, 之后在大椎穴至腰俞穴之间放置特制的“长蛇灸”灸架 (见图1) , 长蛇灸灸架为不锈钢材料, 灸架外包绕2层纱布而成, 灸架宽约4 cm, 长度可依据患者身高调节 (灸架两端均由可移动的齿轮构成, 可调节长度) 。灸架内铺厚约1 cm、宽4 cm的生姜泥, 在生姜泥上铺长蛇形艾绒1条 (约2 cm宽、1 cm厚) , 点燃头、身、尾3点, 让其自行燃烧, 燃烧过程中以患者有烧灼感为度, 根据燃烧情况中途可适当添加艾绒。每次铺灸30 min。灸毕移去长蛇灸灸架, 用湿热毛巾轻轻揩净, 即施灸完毕。每次治疗完毕后嘱患者适当饮用温开水。每周铺灸1次, 4次为一疗程, 共治疗6个疗程。
不良反应处理: (1) 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有烧灼感, 可将灸架轻轻提起, 在灼热部位垫1层纱布以避免烫伤 (见图2) 。 (2) 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大汗淋漓, 立即停止治疗, 嘱患者饮用适量温开水并卧床休息片刻。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 阳虚体质量表评分: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5]) 》[5]中阳虚体质判定标准, 对每位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第1个6个月及治疗结束后第2个6个月时进行阳虚体质量表评分。本量表共有7个条目, 每个条目评分1~5分, 各条目分数相加为原始分, 转化分=[ (原始分-条目数) ÷ (条目数×4) ]×100, 根据判定标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 阳虚体质转化分≥40分, 转化值越大表示阳虚越明显。
(2) 外感病发病次数: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6个月、治疗期间6个月、治疗结束后第1个6个月及治疗结束后第2个6个月的外感病发病次数。
3.2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阳虚体质量表评分分数、外感次数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本研究观察对象63例, 其中3例因随访中断予以剔除。本研究实际观察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60例。
(1) 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阳虚体质量表评分比较
患者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第1个6个月、治疗结束后第2个6个月的阳虚体质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均P<0.01) 。在治疗结束后第1个6个月、治疗结束后第2个6个月的阳虚体质量表评分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且在治疗结束后第1个6个月阳虚体质量表评分与治疗结束后第2个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图1 长蛇灸灸架照片
注:图中a、b表示灸架宽度的可调节性;c、d表示灸架长度的可伸缩性。
图2 阳虚体质反复外感病患者接受长蛇灸治疗照片
注:图中两个半圆形透明塑料罩为吸烟器。
表1 阳虚体质反复外感病患者各个时间段的阳虚体质量表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 1) P<0.01。
(2) 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外感次数比较
治疗期间6个月、治疗结束后第1个6个月、治疗结束后第2个6个月患者的外感次数较治疗前6个月明显降低 (均P<0.05) 。在治疗结束后第1个6个月、治疗结束后第2个6个月的外感次数均较治疗期间6个月减少 (均P<0.05) , 在治疗结束后第1个6个月外感次数与治疗结束后第2个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阳虚体质反复外感病患者各个时间段的外感次数比较 下载原表
(次, ?±s)
表2 阳虚体质反复外感病患者各个时间段的外感次数比较
注:与治疗前6个月比较, 1) P<0.05;与治疗期间6个月比较, 2) P<0.05。
4 体会
阳虚质是以阳气虚弱为主的体质状态, 是许多疾病产生的体质基础, 体质因素可决定机体对某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类型的倾向性[6], 而外感病是阳虚体质最易患疾病[3]。
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人体阳气有温煦皮肤腠理之功, 由于阳虚质阳气亏虚而影响腠理的卫外防御功能, 外感风寒之邪便可轻易侵入人体而发病[7]。因此, 腠理不固为阳虚质外感病的主要发病机制。“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 阳虚生内寒为阳虚质外感病的内在病理基础。鉴于此, 本研究以温阳散寒作为预防阳虚体质外感病发生的治疗原则, 在督脉上施以长蛇灸, 以振奋人体之阳气, 改善阳虚体质, 纠正阳虚的体质状态, 从而增强阳虚质的卫外防御功能, 减少阳虚质人群外感病的发病次数。
长蛇灸属于灸法的一种, 又称督脉灸。《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脏寒生满病, 其治宜灸焫”。长蛇灸既利用了艾灸的温热之性, 同时结合了生姜的性味, 是两者共同作用而发挥效应的一种手段。生姜属于温性的物质, 中药学记载生姜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等, 是助阳散寒之品。施行长蛇灸时将艾绒置于生姜之上, 生姜能够将艾绒之热量集中, 达到透骨达筋的效果, 且灸位在督脉, 督脉乃人体阳脉之海, 大补元阳之气, 温阳散寒作用更显著;能有效地激发督脉经气, 振奋人体阳气, 从而增强阳虚质的卫外防御功能, 最终达到改善阳虚体质以及减少阳虚体质外感病发生次数的目的。
本研究中的长蛇灸实际与传统长蛇灸有不同之处, 本研究中的长蛇灸有特定的长蛇灸灸架, 能根据患者身高进行长度调节, 可避免因患者的身高差异造成长蛇灸的过长或者过短。再者, 此长蛇灸灸架可方便提起, 《灵枢·背腧》中有云:“以火补者, 勿吹其火, 须自灭也”, 意思是说艾灸补法要起到作用是要待灸火自然而灭的, 而笔者长蛇灸用的是改良后的长蛇灸灸架, 可随意提起, 当患者局部灼热感明显时笔者会把灸架轻轻提起, 在患者灼热的皮肤处垫1~2层纱布, 以防止烫伤, 可避免提前将灸火熄灭。
现代医学研究[8,9]表明, 在灸的过程中, 生姜可产生姜烯酮和生姜酮两种物质, 此外生姜中还含有挥发油, 油中主要为姜醇、姜辣素等, 这些都是在长蛇灸中起效的重要物质, 生姜通过艾灸的热量, 一方面增强了本身祛寒的作用, 两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增强了局部血流, 促进新陈代谢[9]。另一方面, 利用这一部分热量加速上述化学物质的产生, 皮肤因局部热量的作用, 毛孔扩张, 姜烯酮和生姜酮渗透到皮肤组织中, 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发挥一系列的作用。此外还可以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的含量, 抑制氧自由基产生[10]。
实验研究[11]表明灸疗对机体免疫系统、呼吸系统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A (IgA) 、免疫球蛋白M (IgM) 、免疫球蛋白G (IgG) 的含量[12];减轻免疫球蛋白E (IgE) 引起的炎性反应[13];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 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14]。长蛇灸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免疫功能, 能显著提高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含量, 改善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的数量, 提高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 (FEVI/FVC) 及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 (FEVI) 百分比, 改善胸闷、咳嗽等症[15]。
综上所述, 长蛇灸防治阳虚体质外感病的疗效显著、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 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长蛇灸防治阳虚体质外感病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长蛇灸灸疗的壮数、频率、姜泥的厚度等因素也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2) :108-109.
[2]王琦.东方生命科学的架构[J].中医药通报, 2004, 3 (5) :3.
[3]邓屹琪, 黄涛亮, 李芳.中医体质与四时外感发热证候的相关性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4 (1) :9-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58-60.
[5]中华中医药学会.ZYYXH/T157-2009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6]朱燕波, 王琦, 姚实林.中医阳虚质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医杂志, 2007, 48 (12) :1113-1115.
[7]黄晓飞, 刘建武, 邓陈英, 等.督脉腧穴热敏灸配合督脉走罐干预阳虚体质60例[J].江西中医药, 2017, 48 (9) :56-57.
[8]易展, 刘密, 常小荣, 等.不同隔姜灸治时间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血清中SOD和MDA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23) :300-304.
[9]郑佳, 刘建武.不同针灸方法干预鹤顶穴对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 2017, 37 (6) :594-597.
[10]郝峰, 胡玲, 吴子建, 等.隔姜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量效关系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13, 24 (3) :677-680.
[11]吕丰.艾灸物理特性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 2013.
[12]张红运, 卢圣锋, 肖农.神阙、关元穴温和灸防治脑瘫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30 (9) :935-937.
[13]张伟, 陈明人, 熊俊.不同灸量悬灸“大椎”穴对哮喘大鼠细胞免疫学机制的影响[J].针刺研究, 2012, 37 (3) :202-205.
[14]成拯, 姜翼, 陈凯.放化疗法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晚期鼻咽癌42例近期疗效观察[J].新中医, 2005, 37 (4) :58-59.
[15]张瑜, 蔡圣朝, 徐雯, 等.铺灸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 2014, 33 (11) :1011-1012.
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胡秀武 邓陈英 唐丽梅 王富春 刘建武 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