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肠胃病>胃炎>正文

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案

胃脘痛,又称胃痛,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脾胃虚寒型常伴有食后胀满、纳呆少食、大便稀溏、神疲乏力、喜温喜按等。常见于西医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任其发展可进展为危重病证,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重大影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 病因病机
胃脘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其病因较为复杂,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及药物损害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无论是胃腑本身的原因还是其他脏腑的病变影响,均可使胃气郁滞、失于和降,胃络不通、胃失濡养而致胃脘痛。《景岳全书》言:“盖三焦痛证,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唯一二……盖寒则凝滞,凝滞则气逆,气逆则痛胀由生。”脾胃虚寒是胃脘痛的多发证型。临证中笔者亦有此感,且多见于中老年人,以慢性、反复发作者居多。其病因多为饮食伤胃、恼怒过劳、起居失宜、寒邪侵袭,或素体脾虚导致气机阻滞,诸外邪入脉,阻滞经脉,脾胃盈亏失衡[1],不荣则痛。正如《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论》所言,“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易患此病。
 
2 治疗方法
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神阙、气海、脾俞、胃俞,选用0.35mm×40mm(1.5寸)中研太和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令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脾俞、胃俞斜刺15~20 mm,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留针30min,每10 min行针1次。留针期间取雷火灸条(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自制)置于雷火灸盒内,灸盒(将灸盒滤网裁剪一洞孔,使针灸针通过)分别放置于双侧脾俞、胃俞施灸20 min。30 min后出针,患者休息10min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内关直刺15~25mm、中脘直刺25~40mm、气海直刺25~50mm、足三里直刺25~50mm、公孙直刺15~30 mm,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留针期间取雷火灸条置于雷火灸盒内,灸盒分别放置于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双侧)施灸20min。施灸以患者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使药气能随温热传入深部。治疗结束后,盖好灸盒,艾火自然熄灭。每日1次,6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1d。治疗期间嘱患者戒烟酒、避风寒、节饮食,忌食生冷、辛辣及油腻之品。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42岁,2019年2月25日就诊。患者2年来间断出现胃脘部疼痛不适,自服奥美拉唑后缓解,未予重视。近来适逢春节假期,饮食失节,频繁出现胃脘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做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14C呼气试验(+),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康复新液抑酸护胃,保护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未予处理,规律服药后症状消失。1d前因饮酒后胃脘部疼痛发作,较前明显加重,为求中医治疗,遂至山西省针灸医院就诊。刻下症:胃脘部疼痛,喜温喜按,嗳气频繁,腹胀纳呆,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缓。查体:胃脘部轻按疼痛减轻,重按加重,中脘、足三里压痛明显。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施以上述治法,治疗1次后,胃痛明显好转,餐后饱胀、嗳气明显减轻。继续原方案治疗1周后,患者除胃脘部偶有不适外,饮食增加,手足转温,大便正常,余症状基本消除。考虑患者慢性胃炎病史,雷火灸1周以巩固疗效。后患者未诉任何不适,14 C呼气试验(-)。3个月后电话随访未复发。
 
4 讨论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病程较长,且缠绵难愈,给患者的身体与心理造成巨大负担。目前西医临床主要以抑酸护胃、抗Hp、对症治疗为主;中医药以温中补虚、和胃止痛为法治疗,主要有单纯中药汤剂治疗、中医药物与非药物结合治疗、中医非药物治疗[2]。中西医治疗有确切疗效,但本病易受天气、情志、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等因素影响而复发,需要反复用药,导致患者依从性差,病情反复发作[3]。笔者根据“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以甘温通补为治法,采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针刺治疗以调整脏腑的虚实寒热,雷火灸集灸、药外治法于一体,具有温通经络、益气活血的作用。胃脘痛病位在胃,胃为六腑之中心,以通降为顺,故取穴主要以足阳明胃经穴、特定穴为主。凡胃脘疼痛,不论其寒热虚实,均可用中脘、内关、足三里通调腑气,和胃降逆止痛;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调理脾胃而止疼痛,与内关相配为八脉交会穴,专治心、胸、胃病证;神阙属任脉,为五脏六腑之本,灸神阙,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之效;气海为脾胃虚寒证的辨证取穴,与神阙合用,具有温中补虚、散寒止痛的作用;脾俞、胃俞和胃健脾温中,是治疗脾胃疾病的要穴。雷火灸药力峻猛,温通作用强,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调节作用,改善胃黏膜微循环,松弛血管平滑肌,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缩小胃黏膜损伤面积[4]。同时,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整中枢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胃黏膜损伤[5]。
 
本案通过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在急性加重期给予针刺联合雷火灸,温通经络、和胃降逆止痛以治标为主,在慢性缓解期仅予雷火灸,温通经络、益气活血、扶正固本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以达治疗目的。该法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且作为一种绿色治疗,可免除内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苟稳.瑶药三钻散联合瑶医脐药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34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4):5-6.
[2]董月秋,李垚,吴文笛,等.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9):34-36.
[3]郑连雪,田松焕,费景兰,等.隔药火疗联合药物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2):184-186.
[4]刘密,彭艳,常小荣,等.艾灸温热效应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1):76-78.
[5]温凤倩,吕艳,韦衡秋,等.恒温雷火灸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3,36(3):17-18.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孙俊杰 马仲颖 王树国
山西中医药大学 山西省针灸医院

上一篇:针灸治疗痞满案1则

下一篇:加味小柴胡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