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肠胃病>胃炎>正文

针灸治疗反酸的古代文献研究

反酸是多种胃病的共有症状, 是指胃内容物逆流进入食道、咽喉或口腔, 患者自觉有酸水上溢或呕吐酸水, 常见于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该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类疾病[1]。婴幼儿发生GERD多与其机体功能发育不完全有关。成人GERD可以见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 长期反酸可引发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 esophagitis, RE) , 以及咽喉、气管等食管相邻组织的损害。该病以反酸和胃灼热为主要症状, 但也有患者缺乏典型的症状, 而以食管外症状为主, 容易被误诊。近年来, GER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长[2]。本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迁延日久还可增加食管腺癌的发生风险[3,4], 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古籍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源泉, 是历代医家积累总结的经验结晶, 对临床实践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医古籍中与反酸治疗有关的穴位, 以期发掘整理针灸治疗GERD的有效穴位。
 
1 文献来源及方法
本研究基于大型电子丛书《中华医典》[5], 通过收集历代中医古籍中与反酸相关的穴位, 进行统计分析。该数据库收录了1 000部中国医学书籍, 汇集了新中国成立前的主要中医著作, 包括罕见的抄本和孤本, 是迄今为止内容最全面、最丰富的中医类电子丛书。
 
在《中华医典》所收录的古籍中, 没有搜到“反酸”一词。古籍中“吞酸”“吐酸”, 符合反酸的特点。《医林绳墨·吞酸吐酸门》[6]载:“吞酸者, 胃口酸水攻激于上, 以致咽嗌之间, 不及吐出而咽下, 酸味刺心, 有若吞酸之状也。吐酸者, 吐出酸苦之水。此由胃气不行, 脾气不运, 饮食痰涎津液俱化为水, 郁而少久以成酸也。”本项研究以“吞酸”“吐酸”“咽酸”“醋心”“噫醋”“噫酸”为主题词, 在《中华医典》检索并筛查出相关文献。多次被不同文献或同一书目不同卷所引用的同一穴位, 均收录;同穴异名者, 均取常用名。运用频数分析的方法,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 统计针灸治疗反酸的穴位。
 
2 结果
在本次对治疗反酸的腧穴文献整理过程中, 检索到相关医书23部, 共有52条记载治疗反酸穴位的条文, 使用17个穴位, 所有穴位共使用66次, 平均每个穴位使用3.88次。根据本次统计结果, 应用频次≥4次的穴位有5个, 确定为常用穴位, 占总用穴数的29.41%;用穴频次40次, 占总用穴频次的60.61%, 见表1。这些治疗反酸的穴位分别属于8条经脉, 另有1个经外奇穴, 见表2。
 
 表1 古籍中针灸治疗反酸的穴位及使用频次
 

 表2 十四经脉中各经脉治疗反酸穴位及使用频次
 
由表2可知, 足少阳胆经、手少阴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4条经脉用穴的累计频次为47次, 占总用穴频次的71.21%, 是选择治疗反酸的常用经脉, 其中足少阳胆经腧穴的选用频次最高。通过表1、表2可以看出, 治疗反酸的穴位频次排列和穴位所属经脉频次排列存在一致性。现将中医古籍中对前5个常用腧穴的主要记载内容分列如下。
 
日月:《针灸大成》[5]记载:“日月, 主呕宿汁, 吞酸。”《刺灸心法要诀》[5]说:“呕吐吞酸灸日月”, 并注解:“日月穴, 主治呕吐吞酸, 针七分, 灸五壮。”《类经图翼》[5]云:“日月 (一名神光) , 在期门下五分……千金云:呕吐宿汁吞酸, 灸神光百壮, 三报之。”
 
少冲:《普济方》[5]记载少冲穴“主热病……舌本痛, 咽酸太息”。《医学入门》[5]云少冲“主舌痛, 口热, 咽酸, 掌热, 心痛”。
 
辄筋:《类经图翼》[5]记载辄筋主治“太息, 多唾, 善悲, 言语不正, 四肢不收, 呕吐宿汁, 吞酸, 胸中暴满, 不得卧”。
 
公孙:《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5]说:“咽酸口苦脾虚弱, 饮食停寒夜不消。更把公孙脾俞刺, 自然脾胃得和调。”《普济方》[5]记载公孙可以治疗吞酸、头痛、胃中有冷气。
 
天突:《普济方》[5]记载刺天突“治五噎、黄瘅、醋心、多唾、呕吐不止”。《针灸大成》[5]记载天突主治黄疸、醋心、多唾、呕吐、瘿瘤。
 
3 讨论
3.1 中医古籍治疗反酸所取经脉及穴位分析
虽然中医古籍中没有GERD的病名, 但在“吐酸”“吞酸”“嘈杂”“胸痹”“噎膈”“梅核气”“痞满”等条文中都可找到GERD相关内容的描述。本项研究以GERD的典型表现之一———反酸作为切入点, 对古代文献中治疗反酸的穴位进行梳理。反酸的基本病机为胃气上逆, 与肝胆的关系密切。《灵枢·四时气》[5]说:“善呕, 呕有苦, 长太息, 心中憺憺, 恐人将人将捕之。邪在胆, 逆在胃, 胆液泄, 则口苦;胃气逆, 则呕苦, 故曰呕胆。”描述反酸的同时伴有胆汁反流的情况, 其基本病机为胆气犯胃, 导致胃气上逆。《素问·至真要大论篇》[5]谓:“少阳之胜, 热客于胃, 烦心心痛, 目赤欲呕, 呕酸善饥。”高士宗在《黄帝素问直解》[5]中说:“呕吐酸水, 暴注下迫, 乃胆足少阳之病。”在针灸取穴治疗方面, 中医古籍中治疗反酸的17个穴位, 使用频次最多的前5个穴位中就包括胆经的日月和辄筋。日月为胆腑的募穴, 有疏肝利胆、和中降逆之效;辄筋可平喘降逆, 理气止痛, 且二穴靠近胃腑局部, 都有疏利肝胆、和胃降逆之效。
 
除胆经穴位外, 手少阴心经的少冲也是治疗反酸的常用穴位。心藏神, 脾在志为思, 若思虑过度, 气郁化火, 灼伤脾胃;或忧思气结, 脾胃运化失司, 最终导致胃失和降, 胃气逆而上乘。《难经·六十八难》[5]说“井主心下满”, “心下”为脾胃所居, “心下满”可理解为胃脘痞满不舒。临床所见, GERD患者常伴有胃脘嘈杂或胀满, 乃胃气不降, 郁阻于中焦所致。少冲为手少阴心经井穴, 取其清心火, 降逆气, 则反酸、痞满自然消失。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 又通冲脉, 是降胃气、止呕吐的要穴。天突穴解剖位置临近食管, 属于局部取穴。
 
3.2 针灸与药物治疗反酸的对比
研究发现,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采用中药治疗反酸的内容非常丰富, 涉及相关药物17类, 共计156种, 方剂371个[7]。表明反酸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病证, 但与中药治疗该病证相比, 古籍中关于针灸治疗反酸的记载无论是穴位数目还是使用频次都非常少, 刺激方式也较为简略, 只有3个穴位在治疗中明确提出使用灸法, 其他均未指明具体刺激手段。查阅现代文献, 发现单纯使用针灸治疗以反酸为主的GERD的临床报道非常少。2017年7月31日, 在CNKI上以“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为关键词搜索, 共搜到相关文献1895篇, 与针灸有关的文献, 包括采用针灸、针灸与中药或西药配合, 共67篇, 占总文献数的0.035%。
 
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 对治疗以反酸为主要症状的GERD都有一定的局限性[8]。中药方面, 由于本病常常虚实夹杂、寒热互见, 而药物的作用通常都是单向的, 运用一类药物治疗本病的同时, 相对难以兼顾其他方面。若辨证不明, 以寒治寒, 则会加重病情。西药治疗多针对反酸症状, 多用抑酸或辅助促进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 以质子泵抑制剂 (PPI) 作为首选, 主要通过抑酸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GERD出现的反酸, 很多是因为胃肠动力障碍 (如食道下括约肌一过性松弛) 所导致的酸错位, 而非胃酸分泌过多。采用抑酸药治疗后,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症状,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反流问题, 治标却伤本。而长期抑制胃酸分泌会使消化能力下降, 脾胃会更加虚弱, 加重反流[9,10]。
 
众所周知, 整体性和双向性是针灸治疗的两个基本特点。针灸治疗重在辨病位, 多依据经脉循行及病变部位选取相应的治疗穴位, 且治疗并非只针对单一的症状。尽管GERD的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 但其病位清楚明确, 主要病机是胃肠动力障碍导致的胃气上逆, 因此更适宜采用针灸治疗。通过针灸激发人体自身的治病能力, 调理失衡的脏腑, 对于寒热互见、虚实夹杂型的疾病,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因辨证不明而药不对症的情况出现。
 
“发皇古义, 融会新知”是章次公先生最重要的治学思想[11]。明古之理对今之临床仍有重要意义。在古代文献的基础上, 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评价中医古籍中有关反酸穴位治疗GERD, 同时还需进一步探索针灸治疗GERD的新穴位和新方法, 以期充分发挥针灸治疗GERD的作用。
 
参考文献
[1]FOCK K M, TALLEY N, GOH K L, et al.Asia-pacific consensus on the management of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n update focusing on refractory reflux disease and barrett′s oesophagus.[J].Gut, 2016, 65 (9) :1402-1415.
[2]蔡楠, 伏杭江, 刘政, 等.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 24 (7) :771-774.
[3]LAGERGREN J, BERGSTR M R, LINDGREN A, et al.Symptomatic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as a risk factor for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J].N Engl J Med, 1999, 340 (11) :825-831.
[4]河野辰幸, 林紫雯.GERD与Barrett食管、Barrett腺癌的相关性[J].日本医学介绍, 2007, 28 (10) :461-462.
[5] 裘沛然.中华医典[M/CD].长沙: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5.
[6]方谷.医林绳墨[M].周坚, 林士毅, 刘时觉, 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42.
[7]宫玮.胃食管反流病之反酸的中医古籍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8]李敏, 张红, 冯培民.中西医诊疗胃食管反流病简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 30 (1) :120-123.
[9]谢轶男.浅析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J].齐鲁药事, 2009, 28 (1) :55-58.
[10]王河, 汪安江, 朱萱王.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 19 (16) :1711-1719.
[11]周晴, 杨悦娅, 余恒先, 等.论章次公先生“发皇古义, 融会新知”的治学思想[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8 (11) :1094-1096.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宫玮 白兴华

上一篇:胆汁反流性胃炎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多潘立酮治疗

下一篇: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络分布特点观察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