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肠胃病>胃肠疾病>正文

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方法 温中健脾法

温中健脾法治疗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其形成原因与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等有关,溃疡形成后常伴有疼痛、反胃、恶心、呕吐、胃灼热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温中健脾法是目前临床治疗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常用的中医治法。本研究选取68例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患者,探讨温中健脾法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在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患者,根据收治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23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11例;女15例,男19例;年龄35~71岁,平均(49.46±5.4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平均(1.16±0.37)年。观察组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24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10例;女16例,男18例;年龄37~70岁,平均(50.62±5.39)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3年,平均(1.28±0.4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的诊断标准者[1]:长期反复发生节律性、周期性慢性上腹部疼痛,用碱性药物可缓解;上腹部局限性深压痛。②认知和精神正常者。③患者及家属知晓治疗方法,自愿参加本研究。④无腹部手术史者。
 
1.3 排除标准
①有腹部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②心、肝、脾、肺、肾等功能障碍患者。③依从性差的患者。④有药物过敏反应患者。⑤病历资料和信息不完整患者。⑥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西药治疗。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口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173,0.15 g/粒),每次1粒,每日2次。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40,0.25 g/片),每次1 g,每日3次。在患者治疗期间,可根据实际病情在临床医生指导下逐渐增加药物用量,待患者病情好转后减少药物用量,共治疗30 d。
 
2.2 观察组
给予温中健脾方药治疗,选用归芪建中汤联合黄连理中汤加减治疗。处方:黄芪、白芍各20 g,山药、当归、蒲公英各15 g,薏苡仁12 g,桂枝、黄连片、白花蛇舌草、干姜、党参片、白术、甘草片、白及各10 g,红枣6颗,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 mL,分早晚2次温服。共治疗30 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根据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包括畏寒肢冷、腹胀、食少、神疲懒言、倦怠乏力、泄泻或大便稀溏、喜暖喜按、脘腹隐痛等,积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症状越严重[1]。②临床疗效。治愈:患者畏寒肢冷、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5%,溃疡面积和周围炎症完全消失;显效:患者畏寒肢冷、腹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70%≤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5%,溃疡完全消失,但仍存在轻微炎症;有效:患者畏寒肢冷、腹胀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30%≤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溃疡面积缩小≥50%,存在轻微炎症;无效:患者畏寒肢冷、腹胀等临床症状及炎症无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溃疡面积缩小<50%[1]。③统计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4 8.60±3.79 1.96±1.02△▲
对照组 34 8.55±3.80 2.58±1.17△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31/34),高于对照组的70.59%(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4 17 9 5 3 91.18▲
对照组 34 3 12 9 10 70.5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嗜睡2例,口干、便秘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4/3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日益增加,嗜食生冷、熬夜、过度疲劳等不良生活习惯增多,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发病率逐年增长。目前,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如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用药后虽能改善患者的溃疡症状,但长期使用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中医认为,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的发病原因与脾胃虚寒、脾失健运、湿郁化热导致的气滞、痰湿、瘀血、脾胃损伤有关。脾阳虚寒则溃疡迁延不愈,脾失健运,痰湿内停,郁久化热,日久可能有癌变风险。临床可采用温脾补气、燥湿清热的方法治疗。本研究采用归芪建中汤联合黄连理中汤加减治疗,方中黄芪升阳气,托疮生肌;当归、干姜、红枣补脾益气;白术温中健脾;白芍、党参调和肝胃;桂枝温中散寒;甘草补中和胃,调和诸药;蒲公英、黄连清热利湿;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解毒,散结消肿;白花蛇舌草消痛散结,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白及止血收敛,消肿生肌。上药联合使用,可发挥标本兼治、温中健脾、清热祛湿的功效。研究显示,白及、山药、薏苡仁等药物能形成保护膜,增强消化道上皮的抗损伤功能,有利于溃疡愈合[2];蒲公英有抗溃疡、抗癌作用,能抑制炎症反应[3];白花蛇舌草能增强抗炎作用[4]。薏苡仁与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同用,有预防痰凝、血瘀、毒聚,抑制癌肿的功效[5]。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温中健脾法治疗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能明显改善患者畏寒肢冷、腹胀、食少、神疲懒言、倦怠乏力等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温中健脾法治疗虚寒型慢性消化性溃疡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查景园,唐喜玉,盛红艳,等.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远端病变64例[J].中医研究,2014,27(6):39-41.
[3]陈玉杰.蒲公英水提物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124-3125.
[4]高红瑾,陆姗姗.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5):195-196.
[5]史文彬,沈洪.沈洪运用对药治疗慢性胃炎经验[J].河南中医,2013,33(5):665-666.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李逢春 尹懿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

上一篇:隔姜温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案

下一篇:采用不同的穴位治疗腹痛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