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肠胃病>便秘>正文

从“金郁泄之”辨治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属于功能性肠病, 是指除外肠管器质性病变 (如肠道肿瘤、息肉病变等) 、全身系统性疾病 (如帕金森、糖尿病等) 及药物 (如抗胆碱能药物) 等继发性因素所致的便秘[1], 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有排便不尽感, 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发现, 原发性因素与盆底肌、腹肌、肛门内括约肌等肌肉功能障碍或不协调、直肠前突、肠道神经系统病变、菌群失调等有关;继发性因素与性别、年龄、遗传、生活环境、精神心理、行为方式、饮食结构、体质量、睡眠、教育程度等有关[2]。该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3], 因此针对该病的治疗越来越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中医对功能性便秘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 肠中痛, 瘅热焦渴, 则坚干不得出, 故痛而闭不通矣。”本文以《黄帝内经》“金郁泄之”为理论依据, 探讨其辨证思路及选方用药的方法。
 
1 从“金郁”认识功能性便秘
“金郁泄之”是《黄帝内经》中论述的五郁治法之一, 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帝曰:郁之甚者, 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 火郁发之, 土郁夺之, 金郁泄之, 水郁折之。”论述了运气变化规律、胜复郁发情况的内容。后世医家进行了大量补充, 如《类经》曰:“凡金郁之病, 为敛为闭、为燥为塞之属也。其脏应肺与大肠, 其主在皮毛声息, 其伤在气分。”《赤水玄珠·郁证门》曰:“夫郁者, 结滞而不通畅之谓, 当升而不得升, 当降而不得降, 当变化而不得变化, 所以为郁。”《医宗金鉴》曰:“凡金郁之病, 燥为火困也。”《素灵微蕴》曰:“金郁于右而终夜不睡。”《医旨绪余》曰:“金郁泄之, 金郁者, 肺郁也。泄者, 疏泄之谓也。金贵空清, 壅塞窒密, 则郁。故凡咳逆, 喉疼声哑, 胸满喘息, 抬肩撷项, 肌热, 鼻塞呕脓, 皆金郁症也。”从上述文献中, 笔者总结出“金郁”的症状表现主要有:肺失宣降, 故见咳嗽气喘;金郁克木, 肝气壅滞, 不通则痛, 胸胁苦满, 疼痛甚则不能转侧;金气寒敛而燥, 故为鼽嚏时作, 咽干不适;肺金郁滞, 水津不布, 结而为痰, 故咽干口渴, 大便干结;胃土不降, 金郁于右, 则病不寐;金郁则气行不畅, 心血不行, 故可见面色晦暗无华等。笔者发现, 功能性便秘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排便困难、解不尽感等为主要症状, 同时由于影响进食及消化吸收,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体质下降和焦虑抑郁症状, 影响睡眠。上述症状与“金郁”的症状一致, 这就引导我们通过现象看本质, 从发病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功能性便秘与“金郁”的关系。
 
《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 大肠者, 传导之腑。”肺与大肠存在络属关系。《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 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 还循胃口, 上膈属肺。”又曰:“大肠手阳明之脉……络肺, 下膈属大肠。”孙思邈注《华佗神方》云:“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疾则大肠之力不足, 故便不畅, 或便后失力, 上无感, 下不应也。”明确定义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 说明肺与大肠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方面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肺、主支气管由原肠内胚层分化形成, 肺合成的血管活性肠肽对大肠的血管舒张产生影响[4]。同时, 肠道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是公共黏膜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 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了免疫学依据[5]。
 
肺主一身之气, 在营卫之气的生成上有重要的作用, 其宣发肃降功能对全身气机的调畅起到重要影响。肺气条达, 则气机通畅, 使脾胃运化产生的精微物质布散到大肠, 使大肠传导功能正常, 燥气不过, 蠕动有力, 津液充沛, 大便易行。若金郁即金运怫郁, 则肺气壅滞, 气机升降失常, 大肠腑气不通而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 故唐容川在《血证论·便闭》中提到:“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遗热于大肠则便结, 肺津不润则便结, 肺气不降则便结。”
 
2 “泄之”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主要指导原则
“金郁泄之”中的“泄”是《黄帝内经》中治疗金郁的主要指导原则。历代医家普遍认为所谓泄者, 即具有渗泄、通利、疏导之义, 但如果把“泄”与“泄下”简单地等同起来, 过于局限, 《黄帝内经》及后世医家都对治疗金郁的方法进行了阐述。王冰提出了解表的观点, 喻嘉言则反对王冰的观点, 认为泄为渗泄而利小便之法。李永粹则提出金郁所致病证不同, 有通利小便、滋阴清肺、引火归原等方法。《医宗金鉴》指出:“金泄谓金郁泄之;泄者, 宜宣泄疏降之义也。凡金郁之病, 燥为火困也, 宜以辛宣之, 疏之, 润之;以苦泄之, 降之, 清之, 但使燥气宣通疏畅, 皆治金郁之法也。”《辨证录》提出“滋肾水以救肺金”的方法。《类经》提出“在上在下皆可谓之泄也”, 拓宽了“泄”的应用思路。因此, 可以从“泄”入手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2.1 养阴润肺法
引起金郁的主要机制是“火胜制金”, 故见火烁伤阴, 阴伤则燥。大肠为传导之官, 贵乎平顺, 肺热津伤, 则大肠失于濡润, 传导不利, 津亏便秘, 大便燥硬难结, 故可选甘凉润肺之品, 方选麦门冬汤、沙参麦冬汤之类。麦冬甘寒清润, 滋养肺胃阴津以润肠燥;人参补肺脾之气, 助肺输布津液, 兼能养阴生津以润肠燥;沙参补肺阴, 润肺燥, 兼补肺脾之气, 气生津, 祛肺之虚火, 补而不腻;玉竹滋阴润肺, 养胃生津;桑叶善于散风热, 泄肺热;天花粉清肺润燥, 生津解渴;扁豆生津健脾化湿;半夏化痰降逆, 宣畅气机, 且能开胃行津以润肺;粳米、大枣益气养胃, 合人参、沙参益胃生津, 胃津充足, 上归于肺;甘草补脾益气, 清宣肺燥, 调和诸药, 能濡润大肠, 起到通便作用。
 
2.2 宣肺降逆法
肺主治节, 具有宣发肃降的作用, 可调节大肠气机及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正如《医经精义》云:“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也。”肺的肃降失常可使肺气郁闭, 脏病及腑, 腑气不通, 大肠传导失常, 糟粕不能变化而出, 故见便秘, 治疗可选用宣白承气汤、桔梗汤等。方中生石膏清泄肺热;生大黄泄热通便, 攻下腑实;苦杏仁宣肺化痰, 止咳润肠;瓜蒌皮润肺化痰, 理气定喘;桔梗辛散苦泄, 开宣肺气, 祛痰通腑, 无论寒热皆可应用。诸药同用, 使肺气宣降, 腑气畅通, 痰热得清, 大便得下。
 
2.3 补肺益气法
肺主一身之气, 肺气虚则鼓动无力, 大肠传导无力, 瘀滞内生, 故年老体弱, 产后久瘥, 或气随血脱者, 多见气虚便秘。临床表现为大便不干硬, 虽有便意, 但排便困难, 有解不尽感, 便后乏力, 治疗可选用黄芪汤。黄芪甘温, 入肺、脾经, 为补气之要药, 不冷不燥, 补而不腻, 生用具有良好的通便效果[6];麻子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诸药合用, 补气助运兼顾升提, 通调气机, 使气顺腑通, 大便通畅。
 
“金郁泄之”作为五行属金脏腑所发生病证治疗的指导原则, 已经不再单纯局限为五运六气治疗金郁的方法, 而是使“金郁泄之”的内涵不断外延, 对临床治疗功能性便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之, 辨证时要认准“金郁”之证, 根据肺气亏虚、肺津不足、肺气郁闭的病机, 采取“泄之”的治则, 必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古嫚, 刘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4, 26 (6) :324-325.
[2] 张虹, 刘保延.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研究[J].河南中医, 2014, 34 (7) :1423-1426.
[3] 唐伟峰, 唐晓军, 杨巍.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10 (6) :880-884.
[4] 何谷良, 吴涛, 卢芳国.“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 2018, 34 (12) :150-152.
[5] 惠毅, 杨宇, 张显明, 等.从“肺肠合病”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1含量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J].辽宁中医杂志, 2012, 39 (1) :153-154.
[6] 彭军良, 陆金根.陆金根教授重用生黄芪治疗肛肠疾病的临床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 2015, 24 (1) :89-91.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王利广

上一篇:肝郁气滞型便秘,女性更年期性便秘,针灸疗法逍遥散

下一篇:推拿联合保和丸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