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健康防病>正文

节日煲汤讲究"对胃"

节日休息,不少人会在家煲些汤补一补,但喝汤养生,也讲究“对胃”,喝的不对也会增加健康风险。

唱补汤也分虚实

一种药膳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比如身体比较瘦,可能是火旺,平时要注意养阴。再比如,肉汤里嘌呤偏多,患痛风的人喝了可能会诱发痛风。大爹数药膳滋补汤都含有专门治疗某种病症的中药,用药不对症,或用药不适合体质,哪怕是平和的补药同样有害。

乱放药材成了通病

在一些餐馆里,有一种“十全大补火锅”,里面放进八角、桂皮、茴香、当归、黄芪等辛燥活血药,再加入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这般“火上加油”又不加说明,有阴虚内热的顾客吃后岂不发病?有些家庭自制滋补煲汤,同样不讲究。家庭自制“当归黄芪乌骨鸡”,当归和黄芪两味中药与乌骨鸡的重量比应为1:100,即一只重1咖克的乌骨鸡,当归和黄芪加入10克为宜,但很多家庭将当归和黄芪两味中药放入时,根本不称分量。

滋补汤也耍荤素搭配

单一食物的汤应尽量少喝,如白菜汤、萝卜汤、冬瓜汤、菌汤等素汤。纯的蔬菜汤虽有清热作用,但若经常喝这些汤,利尿作用加强,人体有用的津液也随小便排出体外,这种现象中医称为 “劫津”。鸡汤、肉汤、骨头汤、鱼汤等富含高蛋白质、高脂肪原料的汤,多喝了则会营养过剩。因此,提倡用几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汤,不但可使鲜味互相叠加,也使营养成分更全面、更均衡,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

上一篇:幸福比伤心易传染

下一篇:打乒乓使人头脑更聪明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