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足疗>正文

足部经穴:足背部

(1)中封
    [穴位位置]在足背侧,于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见图3—4所示。
    [主治病症]疝气,遗精,阴茎痛,小便不利,黄疽,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

(2)太冲
    [穴位位置]在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见图3—4所示。
    [主治病症]头痛,眩晕,中风昏迷,小儿惊风,癫狂,痫症;胆囊炎,胆石症,胆绞痛,口苦,黄疸,呕逆;疝气,阳痿,阳强不倒,遗精,排尿困难,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恶露不止;目赤肿痛,目翳,老年性白内障,近视,青光眼;咽痛咽干;腰痛,膝股内侧痛,足背肿,下肢痿痹。

(3)行间
    [穴位位置]在足背侧,于第l、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见图3—4所示。
    [主治病症]头痛,眩晕,中风,目赤肿痛,青光眼,目翳,口眼歪斜,癫痫;月经过多,闭经,痛经,阴中痛,赤白带下,疝气,遗精,淋症;胸胁胀痛,呃逆;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背肿痛。

(4)大敦
    [穴位位置]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见图3—4所示。


    [主治病症]疝气,阴中痛,缩阴症,月经不调,血崩,尿血,遗尿,排尿困难,淋症,癫狂,痈症,足背肿痛,足趾麻木,毒蛇咬伤。

(5)解溪
    [穴位位置]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于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见图3—5所示。
    [主治病症]头痛,眩晕,头面浮肿,面赤,目赤肿痛,腹胀便秘,胃热谵语,眉棱骨痛,下肢痿痹,足踝肿痛,癫疾。

(6)冲阳
    [穴位位置]在足背最高处,于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见图3—5所示。
    [主治病症]胃痛,腹胀,消化不良,口眼歪斜,面肿,齿痛,足痿无力,脚背红肿,易惊恐昏迷。

(7)陷谷
    [穴位位置]在足背,于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见图3—5所示。
    [主治病症]腹胀,腹痛,肠鸣,水肿,足背肿痛。

(8)内庭
    [穴位位置]在足背,于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见图3—5所示。
    [主治病症]头痛,眩晕,齿痛,口眼歪斜,鼻衄,咽喉肿痛,腹痛,腹胀,泄泻,痢疾,足背肿痛,热病。

(9)厉兑
    [穴位位置]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见图3—5所示。


    [主治病症]热病昏迷,中风闭症,面肿,口眼歪斜,齿痛,鼻衄,鼻流黄涕,胸腹胀满,卞肢麻木、厥冷,足背肿痛。

(10)悬钟   
    [穴位位置]在小腿外侧,于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见图3—6所示。
    [主治病症]颈项强痛,半身不遂,胁肋胀痛,腰腿痛,踝关节扭伤,脚气。

(11)丘墟
    [穴位位置]在足外踝前下方,于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见图3—6所示。
    [主治病症]偏头痛,目赤,目翳,颈项痛,腋下肿痛,胸胁痛,中风偏瘫,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    

(12)足临泣
    [穴位位置]在足背外侧,第4、5跖骨基底部结合处前缘,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中,见图3—6所示。
    [主治病症]头痛,目外眦痛,目眩,迎风流泪,胁肋痛,急性扁桃腺炎,乳痛,疟疾,赤白带下,少腹痛,中风偏瘫,麻木不仁,足背肿痛。

(13)地五会
    [穴位位置]在足背外侧,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第4、5跖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见图3—6所示。
    [主治病症]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胁肋痛,腋肿,乳痈,足背肿痛。    

(14)侠溪
    [穴位位置]在足背外侧,于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见图3—6所示。
    [主治病症]头痛,眩晕,目外眦痛,耳鸣,耳聋,胸胁痛、膝股痛,足背肿痛,毒蛇咬伤,下肢麻木。

(15)足窍阴
    [穴位位置]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见图3—6所示。


    [主治病症]热病昏迷,中风闭症,偏头痛,目赤肿痛,目眩,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胸胁痛,足背肿痛。

上一篇:足部经穴:足外侧面

下一篇:足部经穴:足底部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