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拔火罐>正文

罐斑形成的主要因素 影响罐斑的其他因素

罐斑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分析
 
罐斑作为机体对拔罐疗法最直观的反应, 临床上常用于辅助治疗与协助诊断[1]。但以“罐斑”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20日发表的文献, 所得文献数目仅占以“拔罐”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检出文献数目的0.32%, 相关研究数目少, 且多为医家临床经验总结, 缺乏基础实验及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支持[2,3]。本文通过对罐斑实验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检索, 对影响罐斑形成的诸多因素及其已有研究结论进行初步整理, 同时对罐斑用于诊病的色彩标准研究现状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 望借此使这种传统的外治法得以更好地推广应用。检索后纳入以下3类文献: (1) 具备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罐斑实验研究; (2) 以影响罐斑形成的诸多因素为摘要或关键词; (3) 有关罐斑颜色特征分析和颜色光谱观察及罐斑显色量化分级的文献。共检索到58篇文献, 排除临床疗效观察6篇、配合其他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10篇、拔罐手法的文章2篇、多功能罐具探讨2篇、基于罐斑的健康分析2篇, 最终获得36篇文献并进行梳理总结, 以期对完善罐斑的实验设计有所裨益。
 
1 罐斑形成的主要因素
有关罐斑的实验研究, 都会涉及到影响罐斑形成的主要因素:罐内负压、拔罐时间及罐内温度, 以下主要围绕这3方面展开讨论。
 
1.1 罐内负压
明确设定的初始负压值均在-0.02~-0.07 MPa范围内。田宇瑛等[4,5]设定罐内负压值分别为-0.02 MPa、-0.03 MPa、-0.04 MPa和-0.05 MPa, -0.02 MPa下拔罐部分血流量无明显变化, -0.03 MPa、-0.04 MPa和-0.05 MPa能引起血流量明显升高但相差不大, -0.03 MPa以后随着负压的增大拔罐效应越来越明显, 但并非一味增加负压即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流, -0.05 MPa下罐边缘的压力大、静脉回流减慢, 临床实际中, 负压超过-0.05 MPa后, 患者会感觉拔力已经很强[6]。赵喜新等[7]设定负压值为-0.04 MPa、-0.05 MPa、-0.06MPa和-0.07 MPa, 发现压力越大罐斑颜色越深, 当负压达到-0.06 MPa时, 罐斑颜色会发生显著性改变, 但-0.06 MPa和-0.07 MPa下罐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此时颜色的加深已接近饱和状态。王艳丽等[8]发现当负压增至-0.06 MPa时罐斑加深变慢。王雪霞等[9]发现当负压增至-0.06 MPa、-0.07 MPa时背部个别的同名穴位左右出现了差异, 尤其是左右肺俞穴, 罐斑颜色明显不同, 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若是考察人体的健康情况, 拔罐刺激量负压应在-0.06 MPa以上。
 
结合上述结论, 可归纳出在设定罐内初始负压值时, 刺激量可大致分为3种水平: (1) -0.02 MPa和-0.03 MPa刺激量下, 不产生罐斑或罐斑消退快; (2) -0.04 MPa和-0.05 MPa刺激量适度, 产生罐斑且患者可耐受, 为临床常用压力值, -0.05 MPa可作为拔罐的安全标准; (3) -0.06 MPa和-0.07 MPa为强刺激量, 罐斑颜色显著加深, 且会出现背部个别同名穴位的左右罐斑差异, 但存在吸拔力过强患者不耐受问题。
 
1.2 拔罐时间
临床上常用的拔罐时间以5~15 min为宜[9]。有学者[9]曾对2000至2007年1142篇与拔罐有关的文献中的时间条件进行统计, 拔罐时间≤5 min的占35.8%, 5~20 min的占58.8%。实验中多采用5 min以上、20 min以下的时间刺激量, 并常与负压因素共同考虑[10]。对拔罐部位不产生组织损伤, 可用5 min×-0.03 MPa左右的刺激量;如果想通过产生罐斑以加强自身调节, 防治疾病, 可用10 min×-0.04 MPa以上的刺激量。其时间与负压值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有待实践扩展。
 
童伯瑛[11]实验中选取10 min、20 min和30 min 3个时间值, 发现罐斑颜色在10 min以后不以时间的延长而加深。赵喜新等[7]通过实验发现:10 min时罐斑颜色最深, 其次为30 min, 再次为20 min。王凡[10]实验中选取10 min和20 min两个时间值, 发现10 min的罐斑颜色要深于20 min。故而结合研究与临床实践, 有学者[12]认为拔罐时间一般应掌握在10 min左右。但上述实验测试的部位涉及腰椎、胸椎中段、颈椎处, 所得结论与毛细血管分布均有一定关系, 且并未采用小于10 min的时间, 因此是否10 min为最佳刺激量尚需进一步验证。
 
有学者根据经验推理, 时间越长罐斑越重, 疗效相对越好[12], 上述实验可见时间因素对罐斑的影响较为复杂, 可能与拔罐部位也有关[13]。在面部等皮肉较浅薄的部位施罐5~8 min为宜, 时间不宜过长, 否则面部破损影响美观[14]。康国辉[15]在患儿可耐受的强度下, 适当延长留罐时间, 但考虑其皮肤娇嫩, 控制时间始终在20 min以内。易于产生罐斑处对拔罐时间的最佳刺激量要求也较低。
 
1.3 罐内温度
传统的拔火罐疗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 除外负压作用, 同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 促进代谢[16]。但有关此因素的研究较少。李亚明等[17]在罐顶钻孔插入温度计, 设定初始温度为70℃, 观察到负压值随温度下降而减小, 并认为罐内温度过高可以影响到负压值的增大。李旭东[18]仿此实验设计, 在近罐口处钻孔, 采用泰仕TES1310温度测试仪测温, 建模研究温度与负压分别对湿气扩散的影响。直到目前温度与负压的关系仍未完全明确。有关双因素交互考虑问题, 负压除可与时间交互考虑, 李亚明等[17]认为存在负压与温度的“最优组合”, 使双效应均能充分发挥, 但此后却缺乏将负压与温度相关联的报道[19]。
 
2 影响罐斑的其他因素
2.1 受试者自身因素
受试者年龄、性别及其体质均属考虑范畴。赵喜新等[7]认为15岁以下的人皮肤娇嫩, 显色不稳定;60岁以上的老人健康状况较差, 不易排除患有其他疾病, 且皮肤弹性较差, 皱褶较多, 影响拔罐操作;以上情况不选为受试者。孔林涛等[20]在色调 (H) 饱和度 (S) 亮度 (V) 色彩空间中, 分析出罐斑颜色特征与性别有关, 余未见明确报道。杨洁[21]认为一般阳证、热证、实证者瘀斑多呈现鲜红色;阴证、寒证、血瘀证者多呈现紫红色、暗红色瘀斑反应。
 
目前的实验大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在样本量较小的前提下, 受试者自身因素依然复杂, 其体质、生活环境、饮食作息规律等情况不易控制[22]。有文献报道[23]明确选择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为受试对象, 生活环境虽统一, 但还应注意体质差异[21]。受试者为患者时, 还应注意所研究疾病的单一性[24]。因比较不同人的罐斑需要考虑因素较多, 赵喜新等[25]提出运用纵向对比, 即观察同一病人治疗前后显色差异, 同时建议实验前收集正常人的罐斑图像。在探究罐斑形成影响因素时, 受试者自身因素多属无关变量, 实验中需注意予以控制。
 
2.2 拔罐部位与观察时间
施罐部位主要在背腰部, 也有报道[5]采取坐位施罐于前臂内侧。王雪霞[9]认为现代人的工作生活方式使颈腰附近罐斑颜色易受颈腰椎干扰, 如肾俞罐斑不论压强大小均显色较深。王艳丽等[8]认为健康人的背腰部罐斑深浅会有差别。王凡[10]认为T5、T7段罐斑颜色最为稳定, 其他胸椎节段的颜色稳定性尚未达成共识。上述实验[8,9,10]在拔罐后24 h采集罐斑图像, 因此需要将拔罐部位的活动度考虑在内, 才有了关于颈、腰、背部罐斑显色差异的探究, 其中活动度较大的部位显色偏深。多数实验仍采取起罐后立即观察罐斑。
 
上述研究提示我们注意背腰部罐斑显色差异, 但对于腧穴部位与非腧穴处罐斑差异未见明确报道。以拔罐时间、罐内负压等因素作为研究变量时, 即使是起罐后立即观察, 也应避免拔罐部位差异带来的潜在影响。可从背部罐斑显色稳定处着手, 在T5、T7段附近拔罐, 或是只选取腰部拔罐进行观察。
 
3 罐诊的色彩评价标准
罐斑的辅助诊断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罐斑色彩标准。赵喜新等[25]自制罐斑颜色图谱, 以颜色深浅评价刺激强度, 并应用于课题组的诸多实验中。武燕静等[26]自制罐斑显色量化分级图, 将颜色分为不明显、淡红色、红色、紫色, 分别对应Ⅰ~Ⅳ级并依次评分。芦煜等[27]通过Lab空间下皮肤色彩变化曲线设定安全上限, 皮肤颜色达到阈值则会反馈而停止干预。此类标准并非侧重于罐斑颜色的探究, 只是为了方便实验结果的采集。有关罐斑颜色特征分析和颜色光谱观察的文献为以下2篇。
 
孔林涛等[20]通过HSV色彩空间中色度直方图分布规律来区分罐斑和病变红斑;此法或可用于不同罐斑显色差别的探究。田宇瑛等[4]以高光谱成像仪对拔罐前后皮肤颜色进行定量分析, 光谱由红色转变为红黑色、最终转向黑色, 期间绿光、橙光成分依次减少, 与临床现象相符, 可做进一步的探究。
 
临床上常以罐斑显色差异辅助诊查感邪性质及疾病恢复状况[25], 除关注罐斑颜色的动态变化以外, 并非罐斑颜色越深疗效越好, 体质和所患疾病不同, 用于评判疗效的罐斑显色标准也不同[28,29], 可通过对罐斑颜色光谱的分析初步探究罐斑色彩标准, 也可借此评价各因素对罐斑形成的影响程度。
 
4 讨论
罐斑应用于临床诊疗中, 一方面通过观其颜色及动态变化辅助诊查病邪性质, 另一方面罐斑也是拔罐疗法祛邪外出的主要表现, 体现了拔罐作为一种偏泻的治法其引邪从皮肤腠理而出的特性[30]。泻法的运用不仅要因人因地因时, 还要对刺激量加以控制。既往的研究多集中于临床疗效的观察[31], 过程中罐内负压不易测量, 因此往往以患者自觉吸紧为度, 而负压是影响罐斑形成的关键因素[32], 此类实验欠缺对获得疗效时最佳刺激量的探究。
 
影响罐斑形成的主要因素中, 罐内负压占据主导地位, 但究竟通过什么环节最终发挥作用尚未可知, 崔帅等[33]认为相关研究方法与结论可借鉴负压疗法。时间因素对其影响较为复杂, 与拔罐部位尚有一定关系。罐内温度对局部组织存在一个良性刺激, 其影响虽不占主导, 但仍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既往研究所得仅为单因素单方面的最佳刺激量, 对于负压与时间 (<10 min) [10]、负压与温度[19]双因素交互考察的实验研究开展较少, 三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最佳组合仍待探究。此外, 受试者与罐具的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未秋平等[34]研究罐斑产生机制, 认为罐斑的产生与罐内负压、温度、留罐时间长短、浅表毛细血管的分布、血管通透性、血管脆性、血小板数量等7种因素有关, 后4种因素其实是受试者自身的差异, 宏观来讲则是体质差异, 实验中或可将血管、血流的变化与体质因素相关联共同考察。李建萍等[35]采用改良罐具, 发现可使受试者承受比传统药罐较大的压力, 在同样的吸拔感觉下, 更大的压力能产生更深的罐斑。罐具的大小、材质、边缘厚薄, 或者是改良之后的形状都会对罐斑产生影响[13], 需予以重视。
 
罐斑显色用于诊病时, 因国内尚无统一的色彩标准, 实验中多不重色彩评价而将颜色作为罐诊的量化指标, 虽有利于结果采集, 却无法进一步将医家诊病之经验加以标准化推广, 可从分析其颜色特征和颜色光谱着手展开。此外, 关于罐斑的实验研究角度可多样化, 可借助建模[18]、HSV色彩空间[20]、激光散斑仪[36]、高光谱成像仪[4]等手段做进一步研究, 希望能借此加深对拔罐机制的阐释说明, 使这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得以更好地推广。
 
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葛泉希 马榕 王超 孟向文

上一篇:自制走罐出痧器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药罐结合治疗网球肘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