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拔火罐>正文

气血通拔罐之“罐斑”

  气血通拔罐可使皮肤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反映,主要是颜色与形态的变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罐斑”。常见的皮肤变化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瘀斑。皮肤的这些变化属拔罐正常治疗反应,可持续一至数天消失。
  一般阳证、热证、实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反应;阴证、寒证、血瘀证多呈现紫红色、暗红色瘀斑反应、寒证、湿证皮肤多呈现水珠或水泡;热毒炽盛的患者皮肤常出现出血点或血泡;慢性病或虚证的患者皮肤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色;如局部没有瘀血现象或虽有2轻度的潮红现象,但起罐后很快消失,恢复皮肤原来的颜色,一般则多提示病邪尚轻,病情不重,病已接近痊愈或取穴不够准确;
  在连续拔罐的过程中,皮肤上所呈现的罐斑颜色逐渐变浅或减少,说明病情逐渐减轻,如皮肤上呈现的罐斑颜色逐渐变深或增多,说明疾病的病情也正在加重,而且此时与患者主诉的症状往往也是一致的。因此在临床上可根据罐斑的变化,判断病因,诊断病情。
  气血通诊病背部拔罐5分钟后局部瘀斑或血泡,色淡为虚;色深伴局部发热者为热毒炽盛或阴虚火旺;色深但局部不发热者多为位瘀血、寒凝、阳虚、气虚;斑的色泽还应结合所在部位进行诊断,例如感受风寒时,患部往往罐斑色深,肾脏病或中医辩证认为肾阴虚所致的高血压症,肾俞部位罐斑往往深于其他部位。
  局部出现水泡、水肿、潮湿者为湿气盛;水泡色清为寒湿盛,色黄为湿热盛;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为受风;罐中气暖为湿热重;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为寒湿重。气血通诊病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浓液、体液、分泌物进行观察,如血色深红为热,乌红为瘀,青紫为里寒色淡黄红色为风湿痹症;血流的动态,清淡难凝为血虚,沉凝易结为气虚血瘀,流动缓慢为气血两虚,流动急促为热盛;血中寒脓为外伤感染或湿毒相搏;透明水液为后血色恢复慢者是患中风、胸痹、风湿等症已久。
  八纲之间虽有区别,但联系又非常密切,如:就阴阳与表里、寒热的关系来说,在里的多属于阴,在表的多属于阳。寒化的多属于阴,热化的多属于阳。从表里与寒热、虚实的关系来说,表证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等区别;里证有里寒、里热、里虚、里实等不同。更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示里虚、表虚里实、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实、表里俱虚等变化。

上一篇:竹罐疗法治膝关节肿痛

下一篇:肺区疾病罐斑之脏腹辩证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