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推罐,即在拔罐前,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做为介质,再以闪火法或滴酒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向上、下或左。在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临床常用的方法有:
1、轻吸快推,行卫气祛表邪:
轻吸是应用小号的火罐、以吸入罐内皮肤高于罐外3~4毫米,皮肤微微潮红为度、再涂以润滑剂,以每秒钟约30厘米的速度走罐。
此法吸附力轻,刺激力量小,主要影响皮部的功能,故以走罐后施术部位或周身汗出时疗效最佳。皮部是经络系统在皮部的分布,卫气"循于皮肤之中",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此术对皮肤产生的适宜刺激能够宣行卫气,祛除表邪。应用于外感(多以足太阳皮部为主),皮痹麻木(配合局部施术)等症疗效明显。
2、重吸快推,通经脉调气血:
重吸是以吸火罐内皮肤面高于罐外8毫米以上,皮肤紫红为度。再于施术皮肤涂以蓖麻油,走罐速度亦为每秒钟30厘米左右。一般腹、背部用大号、中号火罐,四肢用小号火罐。
此法吸附力强、刺激力量大,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皮肤、腧穴影响经脉气血,进而调整脏腑机能。适宜于治疗某些经脉、脏腑失调的疾患。常选背部腧穴或腹部经脉皮肤为主。
3.重吸缓推,驱痼冷荣筋肉:
重吸后(如前述),用蓖麻油涂肤,经每秒2~3厘米的速度走罐,使皮肤呈紫红色。背腹部选用大、中号火罐,四肢用小号火罐。
此术刺激量最大,能够吸拔沉滞于脏腑、经脉之阴寒痼冷从皮肤、腧穴而出,并对局部筋肉有按摩作用,促进气血对筋肉的荣养。走罐部位以督脉,背腧穴和足太阳皮部为主。以激发阳气的温煦作用,驱除痼冷。(中华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