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经络疗法>正文

头部经络穴位美发按摩法(一)

(1)护发、美发的经络穴位按摩法
    ①取主穴:百会、头维、生发穴、健脑穴。
    配穴:翳明、太阳、风池、鱼腰、丝竹空。
    ②手法2点法、揉眉弓法,压三经法、叩法,指梳法。
    ③按摩方法:
    A.用两手拇指指腹重点主穴,指力向下用劲,顺时针点揉20—30次,逆时针点揉20—30次。
    B.用大拇指的罗纹面,从印堂穴开始,沿督脉经向上压至头顶百会穴,再以眉弓上的阳白穴开始,沿膀胱经压至络却穴,反复按压5—6次。
    C.用叩法刺激整个头部,将双手五指呈梅花状,白头顶向两侧移动,重点刺激百会、头维、按摩部位受力均匀,以受术者头部感觉舒适为宜,啄10—15分钟。
    D.将两手五指插入发髻,以每分钟15次的速度用力向后梳理,以指腹擦动头皮,有微热感,梳理5分钟。
    E.用手掌沿着足少阴肾经由下而上轻轻推按10次。
    P.用拇指重按生发穴、健脑穴、以酸胀感为度,按1分钟后,轻揉片刻以缓解。   
    C.如头部有疼感者,加按大椎穴3分钟;如头部前额,脱发较多者,加按头维穴3分钟;如油脂分泌较多者,加按上星穴3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宜。

(2)日常调理:
    ①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精神负担,保证充足睡眠。
    ②少食辛辣油腻食物,营养调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③保持头部清洁,坚持每晚用牛角梳或软质木梳进行梳理按摩。
    ④坚持每周2次洗发,洗发方法:
    洗发方法:
    ①一次为除尘去污,可根据不同的发质选择洗发液进行清洗。
    ②两次为营养护发、养发。先洗净头发,然后根据头发的发质及养护目的确定护发养发的营养液。如需补充营养,可用鸡蛋液;如需去屑、去脂、生发可选择一些中草药药液进行养护,并配合梳理按摩。

中药外洗方:
    ①脱发
    久头风洗方:
    药物组成:蔓荆子一升(碎)、防风90g、寄生90g、秦椒30g、大麻仁一升、白芷120g。
    用法:切碎,以水—斗五升,煮取一斗以洗头。
    B.海艾汤
    药物组成:海艾、菊花、薄荷、防风、藁木、藿香、甘松、蔓荆子、荆芥穗各6g。
    用法:用水六碗,同药煎煮20分钟,连渣人敞口钵内,先将热气熏面,候汤温蘸洗头皮并梳按头部,留药照前再洗数次。
    ②去脂
    A.脂溢洗方
    药物组成:苍耳子30g、王不留行30g、苦参20g、明矾10g、冰片10g。
    用法:煎水洗发,每日1剂。每剂洗两次,每次15分钟,并配合指梳法进行按摩,早晚各1次。每隔3天用1剂。
    ③生发
    A.生发洗剂
    药物组成:当归、旱莲草各30g,侧柏叶15g。
    用法:布包煎水洗浴头部。每天一次。
    B.单方
    药物组成:透骨草45g
    用法:煎汤熏洗头发。每日一剂,熏洗1次,每次20分钟。用药4-12日,也可每周1次,每次30分钟并配合梳理按摩。
    ④美发
    A.令发易长洗方
    药物组成:桑叶、麻叶适量
    用法:煮水洗发7次,可长数寸。
    B.单方
    药物组成:鲜桑叶适量。   
    用法:将桑叶洗净搓碎后放人容器,注以清水,使劲搓揉,直至清水变成胶汁状,将碎叶滤掉,用来洗发。每周1次,每次20分钟。

营养外洗方:
    ①养发护发
    久蛋黄洗发水、
    蛋黄2个,温开水1小杯,搅拌均匀。先将头发用洗发液洗净,再用蛋黄水洗涤头发,指压发根,20分钟后,用水冲洗,每周1次,能使枯干的头发变得乌黑照光泽。
    B.果汁洗发液
    水果去皮榨汁,洗发时,先用热水净发,再将30毫升鲜果汁均匀涂抹在头发上,用梳理按摩或指压法按摩5分钟。15分钟后用水漂洗。每周1次。能营养头发,使头发柔顺、有光泽。
    ②白发   
    久青核桃皮泥
    用青核桃皮同蝌蚪等份,共捣成泥,涂抹白发上,一抹即黑。每周1次,长期坚持,白发即黑。
    B.石榴汁
    用石榴连同皮核,捣烂取汁,涂于头发,能逐渐使白发转黑,每周1次。
    C.醋豆液
    将淘糯米的泔水,沥取基底层存放3日,待其发酵变酸后,用其擦搓头发,后清洗净,每日1次。长期使用,能促使白发变黑,而且有润发、乌黑亮发之功效。
    D.醋豆液
    米醋、黑大豆各适量,用米醋煮黑豆至烂,去豆煮稠,涂发。能乌须黑发,使白发变黑。头皮有疾患勿用。
    ③脱发
    A.黑芝麻粉
    用生黑芝麻捣碎(或用生黑芝麻油)涂搽脱发处或斑秃秃顶处。有生发、黑发功效。
    B.姜蒜擦剂
    用姜、蒜切片,涂擦脱发部位,刺激头皮,使局部皮肤充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毛发生长。

上一篇:督脉经穴

下一篇:头部经络穴位美发按摩法(二)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