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经络疗法>正文

督脉经穴

①大椎
    [取法]  俯伏或正坐低头,于第七颈椎棘突(低头项后最高点)下凹陷中取穴。(图1—39)
    [保健与治疗作用]  热病,咳嗽,项强,肩背痛,腰脊强,小儿惊风,癫痫,中暑,呕吐,风疹。

②哑门
    [取法]  正坐,头稍前倾,于头后正中线入发髻0.5寸之凹陷处取穴。(图1—39)
    [保健与治疗作用]  舌缓不语,音哑,头重,头痛,颈项强急,中风,癫痫,呕吐。

③风府
    [取法]  正坐,头微前倾,于头后正中线上,后发髻直上1寸处取穴。(图1—39)
    [保健与治疗作用]  癫痫,癔病,中风不语,悲恐惊悸,半身不遂,眩晕,颈项强痛,咽喉强痛,目痛,鼻塞,鼻出血。

④脑户
    [取法]  正坐或俯伏,于头部中线,枕骨粗隆上缘之凹陷处取穴。(图1—39)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重,头痛,面赤,目黄,眩晕,面痛,音哑,项强,癫痫,甲状腺肿大。

⑤强间
    [取法]  正坐或俯伏,在后发髻中线上4寸;或当风府与百会两穴连线的中点取穴。(图1—39)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痫,烦心,失眠,口歪。

⑥后项
    [取法]  正坐或俯伏,在后发髻中线上5.5寸外,或当前、后发髻连线中点向后0.5寸处取穴。(图1—39)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眩晕,项强,烦心,失眠,癫痫。

⑦百会
    [取法]  正坐,在后发髻中线上7寸处,或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图1—40)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眩晕,健忘,惊悸,中风不语,癫狂痫症,癔病,耳鸣,鼻塞,脱肛,痔疾,泄泻。

⑧前顶
    [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髻3.5寸处取穴。(图1—40)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顶痛,头晕,鼻炎,目赤肿痛,小儿惊风,癫痫。

⑨囟会
    [取法]  正坐或仰靠,于头部中线入前发髻2寸处取穴。(图1—40)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目眩,面肿,鼻炎,鼻出血,小儿惊风,癫痫,嗜睡。

⑩上星
    [取法]  正坐仰靠,于头部中线入前发髻1寸取穴。(图1—40)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痛,鼻炎,鼻出血,癫痫,小儿惊风,疟疾。


11神庭
    [取法]  正坐仰靠,于头部中线入前发髻0.5寸处取穴。(图1—41)
    [保健与治疗作用]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白内障,夜盲,鼻炎,鼻出血,癫痫,小儿惊风。    

12素髎
    [取法]  正坐仰靠或仰卧,当鼻背下端之鼻尖处取穴。
    [保健与治疗作用l  鼻塞,鼻出血,鼻流清涕,鼻息肉,酒渣鼻,惊厥,昏迷。

13水沟(又名人中)
    [取法]  仰靠或仰卧,于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取穴。(图1-41)
    [保健与治疗作用]  昏迷,晕厥,中暑,癫痫,急慢惊风,鼻塞,鼻出血,面肿,齿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霍乱,瘟疫,挫闪腰疼。

14兑端
    [取法]  正坐仰靠,于人中沟下端之红唇与皮肤移行处取穴。(图1-41)
    [保健与治疗作用]  昏迷,晕厥,癫狂,癔病,口歪唇动,消渴嗜饮,口疮,齿痛,鼻塞。

15龈交
    [取法]  正坐或仰靠,提起上唇,于上唇系带与齿龈之移很处取穴。(图1-41)
    [保健与治疗作用]  齿龈肿痛,口歪,齿衄,鼻炎,面赤颊肿,面部疮癣,癫痫,项强。

上一篇:任脉经穴

下一篇:头部经络穴位美发按摩法(一)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