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阴阳六气角度论经筋
经筋理论最初见于《灵枢·经筋》, 是构成人体结构与各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在对于经筋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现代解剖学的理论探讨, 尤其以神经、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学说研究颇多, 使经筋过于结构化和解剖化。而现代临床中对经筋的认识越来越缺少和中医的联系, 也更缺少了一种中医的思维模式与理论支撑。而中医最基本的根基则在于阴阳气机的理论与发展, 阴阳六气一词在《易经》中首次被提出[1],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现象, 当六气生成太过时, 便有邪气产生, 破坏机体的阴阳平衡, 而这些邪气如风邪、湿邪、寒邪等正是导致人体筋肉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久而久之便极易在机体内形成经筋疾病。在《灵枢·经筋》也曾提到过经筋与四季相应的理论, 如足阳明之筋病为季春痹、手太阳之筋病为仲夏痹、足太阴之筋病为孟秋痹等, 同样说明四时与六气相合, 且与经筋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阴阳六气的总思想便是以天地合气的阴阳平衡为基础, 在决定着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状态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保护, 尤以经筋组织最为常见。
从六气角度解读经筋的生理特性
经筋乃人体中的筋肉组织, 主全身的关节运动。《说文解字》[2]中把“经”解为“织”和“径”, 本指织物的纵线;将“筋”解为“肉之力也, 从力, 从肉, 从竹”, 认为经是无形的象, 筋是有形的质。而中医可被当成是人身体中的小宇宙, 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物质的变化, 这种物质势力的运动是整体而不可分割的, 即圆运动[3]。六气作为圆运动当中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 以风寒暑湿燥火为具体表现, 其与经筋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本是相互独立却又不能被分割的, 若阴阳气机在体内无法相融便出现疾病的表现, 即六气太过形成六淫, 导致邪气出现而侵犯机体的筋肉组织, 这也是经筋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1.六气的原始形式与经筋的关系
六气最原始的存在形式即为风寒暑湿燥火, 即6种自然表现。这6种自然表现又可继续分为寒热与阴阳的属性, 六气的正常运行可辅助机体各组织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尤以经筋组织最为重要。而寒与热、阴与阳在先秦两汉时期便成为各家对于经筋病症描述的纲领。刘完素曾认为“寒、暑、燥、湿、风、火六气, 虚于十二经络脏腑也”[4]。说明六气的变化与体内的经络系统有十分重要的联系, 而经筋隶属于经络系统, 也同样说明六气与经筋密不可分。《四圣心源》[5]曾记载:“六气者, 风、热、暑、湿、燥、寒……人为天地之中气, 秉天气而生六腑, 秉地气而生五脏。六气五行, 皆备于人身。内伤者, 病于人气之偏, 外感者, 因天地之气偏, 而人气感之”。可见气机的升降出入的平衡是人体经筋等组织维持其正常功能的基础, 六气的正常转化也同样对经筋起着推动和温煦濡养的作用。取类比象可说明人体的小宇宙是有赖于自然界的大宇宙之下的存在形式[6], 在机体的圆运动的正常变化之内, 发挥着经筋组织本身的功能。
2.六气的生成变化与经筋的关系
六气是人体中阴阳气机转化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表现, 倘若这种正常表现出现了变化的太过或不及, 则便形成了六淫。这种邪气极易侵犯人体的筋肉组织, 造成经筋组织的损伤。刘完素曾描述过:“一身之内, 寒、暑、燥、湿、风、火六气, 浑而为一, 两停则和平, 一兴一衰, 病以生也”。可见六气的生成异常是经筋等疾病产生的原因。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肺气清, 肝气温, 心气热, 脾气湿, 肾气寒的理论[7], 可见气机寒热的变化与脏腑经络是分不开的, 而在隶属于经络之下的经筋的小系统当中, 这种寒热气机的变化对经筋组织的影响更是体现的尤为突出。六气的异常变化中以风寒湿邪为主要特点对经筋的影响最大[8], 如风为百病之长, 人体中经筋病的发生大多和风邪有直接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也记载了:“风伤筋, 燥胜风;酸伤筋, 辛胜酸”, 如当有季节转换、天气变化无常的时候, 人体的肌肤极易被风邪所侵犯, 进而引起面瘫、骨关节炎、三叉神经痛等筋伤病。中医认为寒主收引, 当我们身体感受到寒邪入侵的时候, 经筋组织便极易出现痉挛、拘紧等症状, 久而久之便会进一步导致疼痛和麻木, 《灵枢·经筋》也记叙了:“经筋之病, 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同样说明寒邪是导致经筋组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湿邪同样可以造成经筋的病变, 张介宾曾在《景岳全书·杂证谟·湿证》[9]记载过:“湿之为病……为重, 为筋骨疼痛, 为腰痛不能转侧, 为四肢痿弱酸痛”。可见湿邪黏滞的特点会给人身体带来很沉重的感觉, 当身体感到困重乏力时, 便是湿邪侵犯机体的经筋组织而出现此类病症, 如头重、腰痛、风湿病等。
从寒热角度上来说, 风、寒、湿属寒邪, 暑、燥、火属热邪, 无论是哪种邪气侵犯机体都会造成经筋组织的损伤, 若阴寒之气过盛则会引起筋骨的疼痛拘挛, 而当阳热之气太过时, 就会表现出筋肉组织的弛纵不收的症状[10]。在《灵枢·经筋》中就有记叙足阳明筋病:“热则筋纵, 目不开……有热, 则筋弛纵缓不胜收, 故僻”, 同样说明热邪会造成经筋不收的现象。《素问·痿论篇》也描述了:“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 意淫于外, 入房太甚, 宗筋弛纵, 发为筋痿, 及为白淫”。再如由筋骨的萎软导致的痿证, 以及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出现, 再次说明六气太过与经筋的联系密不可分。
从阴阳角度分析经筋的病理特点
阴阳的衍生最早来源于《周易》, 在当时便已提出“以道阴阳”的说法, 而后在《黄帝内经》中才开始用分辨阴阳的方法对经筋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起初人们对阴阳的概念是抽象的, 只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和“人之生, 本于阴阳”的理论, 但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阴阳的认识从最开始的一阴一阳发展到二分阴阳, 而后由于“幽明寒暑”概念的提出, 又将阴阳细分为三阴三阳, 也便出现了六气的理论, 即风寒暑湿燥火[11]。人体的筋肉组织因六气的转化以及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 从发生发展到衰弱而去, 均离不开阴阳的变化。
1.循行部位的阴阳变化
人体的十二经筋以三阴三阳为主要表现, 将其机体的筋肉组织分属为十二部分, 分别以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经筋相称。并根据循行部位的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病理现象。经筋组织大多循行于机体表层, 并继续分出阴阳, 阴者行于身内, 阳者行于身外, 手足同此。项背部以及手足外侧的经筋大多较坚韧, 而胸腹部和手足内侧的经筋大多较阴柔。《素问·阴阳别论篇》中有云:“去者为阴, 至者为阳;静者为阴, 动者为阳”。可见阴阳并没有固定的形态, 而只是经筋动态的表现特点, 正如经筋循行中一去一返, 一静一动的变化, 也正是顺应了阴阳的变化[12]。
十二经筋在循行过程中, 手三阴三阳经筋大多分布在上半身及上肢, 足三阴三阳经筋大多分布在头面、躯干以及下肢。其所过之处必然会对相应的部位或组织产生正或负的影响, 而正是由于经筋的结聚特性, 使经筋在循行中可能会出现相交或相合的现象。这些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减少经筋的病理损害, 而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 如长期伏案者由于颈部的经筋长时间劳损而易形成结筋病灶点, 正是由于这些病灶点的形成, 而避免头颈部过伸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对于减少经筋的病理损害有很大的自我保护作用。若经筋在循行时发生了异常, 便会引起所经过的机体组织发生病变, 如在十二经筋当中, 只有手三阴和足太阴经筋的循行经过胸腹部, 当胸腹有异常时, 除在脏腑内的经脉病变, 更大程度的可能是体腔之外的经筋受损。
2.疾病部位的阴阳表现
经筋病的治疗关键之处便是要确定原发部位, 从而进行下一步的诊治。传统的观念里对于经筋病诊治一直尊崇着“以痛为输”的理论, 但随着对经筋的不断认识和深入了解, “以痛为输”的理论对于疼痛症状的解释越来越片面, 即不能再仅根据疼痛所在的位置而去判断经筋损伤的部位。在身体的部位组织当中, 浅表层的部位属阳, 深层结构的部位属阴, 如以膝骨性关节炎为例, 当膝关节发生疼痛或损伤的症状时, 并不一定是膝关节本身的病变引起, 很有可能是腰背部的关节功能异常而使肌肉的应力方向发生改变, 从而导致膝关节处发生病理损害。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不能仅以疼痛点当成是反应点, 应进一步深入判断从而找出原发点。当一些浅表的部位如皮肤、筋膜、腱鞘等组织发生疼痛或有其他的病理症状时, 这些组织损伤确实可以引起身体浅表的部位疼痛, 但同时也并不排除机体的深层结构, 如韧带、肌腱、肌肉等组织发生了损害, 即仅通过主观症状的反应往往会忽略了原发部位而导致治疗不当。如当上肢出现麻木疼痛的症状时, 很有可能是同侧的肩胛部以及天宗次附近出现了病理损害, 从而将这种病理反应通过神经传导至上肢, 此时若只盲目在上肢处进行治疗而忽略原发部位, 治疗效果将不会太理想反而耽误病情。此时若进行临床推拿治疗, 应在损伤部位的局部和远端分别进行经筋推拿, 以解除结筋病灶点, 减少病理损害。因此, 确定原发病灶点是经筋治疗的关键之处。
阴阳六气的内外失衡导致经筋病的生成
经筋之所以能够维持自身生理功能的正常, 与体内的阴阳二气和自然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正常运转是分不开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 人体的阴阳二气必须要和自然的六气相合, 才能使整体间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无论内外的哪一方失衡都会引起经筋疾病的产生。
1.阴阳六气失和引起经筋痹痛
疼痛是经筋发生损伤时的一种主要表现, 中医对于疼痛的理解大概分为两方面, 一是不通则痛, 二是不荣则痛, 而更大程度上导致经筋损伤引发的疼痛大多是由于有外邪侵入机体, 使经筋组织无法承受外力的负作用而造成的病理损害。引起经筋损伤的原发因素便是外感邪气, 即由于六气的生成太过而形成的六淫。《素问·痹论篇》就记载过:“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 说明当六气太过而形成的邪气是导致疼痛的重要因素, 而当外邪侵入经筋时, 会引起津液凝聚而成“沫”, 若进一步发展会产生不可逆的津液“涩渗”[13], 这些异常的产物都是导致横络形成的重要因素, 长此以往这些横络会形成病灶点而卡压在经筋上, 使经筋损伤进一步加剧。《素问·痹论篇》还提过:“荣卫之气……逆其气则病, 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 故不为痹”。可见营卫之气同样与疼痛的发生有很大的联系[14], 而这里的营卫之气便代表阴阳, 若营卫之气运行失常, 则必然导致阴阳失衡, 也因此说明阴阳升降失衡和外感邪气均可导致痹痛的发生, 二者缺一不可。
2.阴阳六气异常导致筋急与筋纵
经筋损伤除疼痛表现之外, 还可表现出筋急与筋纵的症状, 《灵枢·经筋》曾指出, “经筋之病……阳急则反折, 阴急则俯不伸”, 说明筋急与筋纵和阴阳的变化密切相关。当阴或阳任意一方的变化失常时都会使经筋组织出现异常的表现, 而经筋本身又有相对拮抗的力存在, 即阳性的经筋很可能导致阴部的经筋损伤, 反之亦然。当人体的经筋组织发生痉挛、强直、扭转或舌卷等症状, 说明发生了筋急的表现[15];若肢体痿软不用或经筋组织的弛纵不收, 即为筋纵的表现。无论表现出筋急还是筋纵, 除了内在的阴阳失衡原因外, 与外感邪气也是分不开的, 《灵枢·周痹》指出:“风寒湿气, 客于外分肉之间, 迫切为沫, 沫得寒则聚, 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 分裂则痛”。同样说明风寒湿等外邪是引起经筋组织出现异常表现的重要因素。
小结
从阴阳六气的角度对经筋理论进行探讨, 极大丰富了现代医学理论对经筋的认识, 本文通过从阴阳的转化以及气机的变化两方面进一步对经筋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将中医的思想重新注入经筋体系, 并用中医的思维模式对经筋进行分析和解读, 从阴阳六气动态变化的整体角度去看待经筋, 将对经筋理论有新的认识, 同时对临床上疾病的诊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力.周易与中医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25-27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97:1131-1163
[3]汪剑, 祁天培.彭子益圆运动学说概要及其与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关系探讨.河南中医, 2017, 37 (1) :30-32
[4] 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上海:中华书局, 1985:5-39
[5]明·黄元御.黄元御医书十一种·下.四圣心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11-20
[6]王磊, 唐仁康, 常存库.中医“六淫”病因的逻辑思维特点及其科学意义.医学与哲学, 2014, 35 (9) :86-88
[7]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79
[8]林炜濠.六气命名缘由解.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2 (1) :201-204
[9]刘孝培, 邱宗志, 周志枢.景岳全书·杂证谟选读.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88:120-125
[10]程永, 王竹行, 唐成林, 等.经筋病中医病理机制理论探讨.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6 (6) :101-108
[11]魏书航.运用五运六气学说研究伤寒六经实质.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12]林星星, 董宝强.论经筋理论的整体观.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40 (10) :808-812
[13]林星星, 董宝强, 王树东, 等.论人体津液链的特性.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 32 (3) :1215-1217
[14]孟宇航.调和营卫法治疗痹证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
[15]程永.经筋实质、经筋病病机与治法探讨.湖南中医杂志, 2011, 27 (5) :97-99, 1217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张惠东 董宝强 马铁明 林星星 宋杰 张小卿 王树东 张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