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艾灸>正文

隔姜灸治疗妊娠期风寒感

  妊娠期风寒感冒是指妇女怀孕期间感受风寒之邪导致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鼻塞声重,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多清稀,口不渴或可喜热饮,甚则恶寒发热(寒重热轻),无汗头疼,肢体酸痛。

  患者取伏坐位,稍低头,取大椎、风门、肺俞。根据施灸的部位,取0.5厘米厚、直径大约3厘米的鲜姜片,用针穿刺数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取大艾炷(艾炷高约1厘米,炷底直径约1厘米)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一般灸3~5壮。若患者感觉灼热时,可上下或左右移动姜片,灸至局部皮肤红晕和湿润,或者微微汗出,避免烫伤。每天灸一次,一般3-5天即可,灸后喝杯温开水效果更佳。 

  中医认为感冒的发生为外邪乘人体御邪能力不足之时,侵袭肺卫所致。督脉为阳脉之海,大椎归于督脉,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能振奋一身之阳气,鼓动调节全身之气血,对机体有强壮补虚培元,宣阳解表作用。

  风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益肺解表;肺俞为肺脏之气转输、输注之处,是治疗肺脏疾患的重要腧穴,具有补肺益气,宣肺解表,止咳平喘。《名医别录》记载:“艾叶,味苦,微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隔姜灸大椎、风门、肺俞可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寒益肺解表。灸后喝杯温开水可振奋阳气的宣发。本方法与目前临床治疗妊娠期风寒感冒的其他方法相比,在克服和解决其他治疗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上一篇:艾灸三阴交有啥用?

下一篇:艾灸穴位 调出好气色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