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艾灸>正文

热证可灸的渊源探析

灸法起于远古, 形成于秦汉时期。马王堆出土的《古灸经》中最早记载灸法治疗热证, 而《黄帝内经》为热证可灸提供了理论基础, 至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火逆”“火劫”的危害, 进而得出“热证慎灸”, 使后世医家形成热证可灸与热证禁灸两大学派。现通过研究历代医家对热证可灸的认识, 探讨热证可灸与否。
 
1 秦汉代以前
灸法治疗热证最早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口热舌柝 (坼) , 嗌干……久 (灸) 则强食产肉”。并且提出“久 (灸) 几息则病已矣”。《黄帝内经》奠定了“热证可灸”的理论基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1]提到“火郁发之”, 即当热邪伏于体内, 可因势利导将热邪向外透散。灸法性属阳, 具有升散开泻的特点, 可以热引热, 开散腠理, 引邪外发。《素问·骨空论》提出“热病二十九灸”, 即“灸寒热之法, 先灸项大椎, 以年为壮数……凡当灸二十九处”。《灵枢·痈疽》中提到痈证“热盛则肉腐, 肉腐则为脓”, 并提出“发于肩及臑, 名曰疵痈……痈发四五日, 逞炳之”。《灵枢·背腧》提到关于灸法补泻的操作, 即“以火补者, 毋吹其火, 须自灭也;以火泻者, 疾吹其火, 传其艾, 须其火灭也”。说明灸不仅可补虚, 还可泻实, 热邪为病自然在泻法之内。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次提出“热证忌灸”的理论, 他认为刺法能泄实热, 灸法能补虚寒, 强调阳证用针, 阴证用灸, 并确立“三阳用针, 三阴用灸”的原则。如“太阳病, 以火熏之, 不得汗, 其人必躁, 到经不解, 必清血, 名为火邪”“脉浮热甚, 而反灸之, 此为实, 实以虚治”[2], 认为灸可致火邪上越, 热伤阳络, “因火而动, 必咽燥吐血”。但这种说法忽视了《黄帝内经》中提到的灸有补泻之说, 并与“热病二十九灸”相违背。有学者认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热病专属, 注重顾护津液, 阳证不主张用灸, 恐伤及津液, 但并不是反对热证灸[3]。张仲景提出的“热证忌灸”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灸法对热证的治疗, 后代医家对此思想也存有分歧。
 
2 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隋唐时期出现了重灸轻针的现象, 尤其是唐·王焘认为“针能杀人, 不能起死人”, 大力提倡“不录针经, 唯取灸法”, 使得灸法得到飞速发展, 涌现诸多针灸著作。灸法治疗热证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涉及内、外、妇、儿等诸科。
 
晋·皇普谧撰写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书中对灸法治疗热病做了大量记载, 如“狂而新发, 未应如此者……灸骶骨二十壮”[4]。
 
东晋·葛洪善用灸法治疗疾病, 认为灸法虚实寒热无所不宜, 首次提出“隔物灸”疗法, 用于治疗热毒炽盛引起的痈疮肿毒等外科疾病。如《肘后备急方》[5]中记载:“一切毒肿, 疼痛不可忍者, 搜面团肿头如钱大, 满中安椒, 以面饼子盖头上, 灸令彻痛, 即立止。”此法就是利用灸法拔毒外出, 透散热邪。又如“诸痈疽发背及乳方, 比灸其上百壮”“石痈, 当上灸百壮”, 都说明葛洪注重用灸法治疗热证, 并取得较好的疗效。《刘涓子鬼遗方》[6]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 书中记载可用灸法治疗痈疽。
 
唐·孙思邈认为“热证可灸”, 他提出的“生熟灸”更是对灸法补泻、热证可灸思想的补充。灸法治疗热证在《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屡见不鲜, 两书共提及热证灸法67首, 其中《备急千金要方》52首, 《千金翼方》15首, 认为灸法具有宣泄实热、清化湿热、发散郁火的功效。《千金翼方》载:“疗热迫血下行之妇人下血, 泄痢赤白, 漏血, 灸足太阴五十壮。”“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风游毒热肿, 此等诸疾, 但初觉有异, 即急灸之立愈。”[7]《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中记载治小肠热满“灸阴都, 随年壮”;治心实热“灸心俞, 二七壮, 小儿减之”。[8]孙思邈不仅用灸法治疗实热证、湿热证, 还用于治疗虚热证, 他认为用灸法治疗阴虚内热证可获得“阳生阴长”之效。如《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中记载治“虚热闭塞, 灸第二十一椎, 两边相去各一寸五分”。《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中记载治阴虚燥热之消渴“口干不可忍者, 灸小肠俞百壮”。唐·崔知悌用灸法治疗阴虚火旺痨瘵, 他在《骨蒸病灸方》写道:“尝三十日灸活一十三人, 前后瘥者, 数过二百。”
 
唐·王焘重视灸疗, 在《外台秘要》中详细记载了灸法的应用, 认为灸法治疗小儿高热效果最佳。如“又直视瞳子动, 腹满转鸣, 下血身热, 口噤不得乳, 反张脊强, 汗出身热……如此非复汤瓜所不能救, 便当时灸之妙”[9]。
 
3 宋金元时期
宋朝时期灸法发展迅速, 达到一个新的高峰。针灸学家闻人耆年在《备急灸法》中记载了灸法治疗肠痈、疔疮、附骨疽、风火牙疼等病证[10]。《圣济总录》记载:“凡灸后却似火焮痛, 经一宿乃定, 即火气下彻。肿内热气被火夺之, 随火而出也。”[11]《黄帝明堂灸经》明确提出热证可灸, 如“小儿二三岁, 忽发两眼大小俱赤, 灸手大指次指间后一寸五分口陷者中, 各三壮, 炷如小麦大”“小儿口有疮蚀, 龈烂臭, 秽气冲人, 灸劳宫二穴”“小儿热毒风盛, 眼睛疼痛, 灸手中指本节头, 三壮, 名拳尖也”。[12]
 
宋·窦材提出“保命之法, 艾灼第一”, 重视热证可灸, 对张仲景的“热证忌灸”提出明确质疑。如《扁鹊心书》中记载:“仲景毁灸法云:火气虽微, 内攻有力, 焦骨伤筋, 血难复也。余观亘古迄今, 何尝有灸伤筋骨而死者!彼盖不知灸法之妙故尔。”[13]同时他还用灸法治疗妇人产后热、下焦积热的石淋等, “妇人产后热不退, 恐渐成痨瘵, 急灸脐下三百壮”“诸药不效, 乃肾家虚火所凝也, 灸关元三百壮”。窦氏还擅用灸法以保扶阳气, 尤其重视扶助肾阳。
 
金元时期“热证可灸”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这一时期以“金元四大家”最具有代表性。刘完素主张热证可灸, 认为灸法治疗热证可引火邪外出, 以热引热。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载:“骨热不可治, 前板齿干燥, 当灸百会、大椎。”“泄者……假令渴引饮者, 是热在膈上, 此证当灸大椎五七壮立已。”[14]朱震亨提出热证可灸的机制为“火以畅达, 拔引热毒, 此从治之意”, 认为灸有补阳之功效, “阳生则阴长”。《丹溪心法》提出:“大病虚脱, 本是阴虚, 用艾灸丹田者, 所以补阳, 阳生阴长故也。”[15]
 
4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针灸学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热证可灸得到继承和发展。如龚居中将灸法治疗热病广泛应用于临床, 《红炉点雪》记载:“凡痰火骨蒸痨瘵, 梦遗盗汗传尸等症, 宜灸四花六穴, 膏肓二穴, 肾俞二穴, 肺俞二穴, 足三里二穴, 手合谷二穴, 或膻中穴, 但得穴真, 无所不验。”[16]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提到灸膏肓和灸劳宫可引热下行, 除热护津[17]。
 
明·汪机在提倡热证用灸的同时, 又提出热证慎灸。他提出“热者灸之, 引郁热之气外发, 火就燥之义也”, 并认为疮未溃时, 灸能“拔引郁毒”。如《外科理例》载:“一人发背焮痛如灼, 隔蒜灸三十余壮, 肿痛悉退。”[18]汪机在《针灸问对》[19]中言:“若身热恶寒, 时见躁作, 或面赤面黄, 噫干, 口干。舌上黄赤, 时渴, 咽噫痛, 皆在外也, 但有一二症皆不宜灸。其脉必数, 或但数, 亦不可灸, 灸之患立至。”
 
清·吴亦鼎认为热证可灸, 热证慎灸。如《神灸经纶》:“伤寒头痛身热, 可灸二间、合谷、神道、风池、期门、间使、足三里;伤寒遍身发热可灸百劳;伤寒余热可灸曲池、间使、后溪。”“脉得数实, 症见躁烦, 口干咽痛, 面赤火盛, 新得汗后, 以及阴虚内热等症俱不宜灸。”[20]可见吴亦鼎用灸法治疗热证时, 不是一味用灸法治疗所有疾病, 也不是反对热证用灸法, 而是倡导辨证施治, 因病而异, 灵活使用。
 
5 近现代
新中国成立后, 灸疗得到迅速发展, 治疗的病种大而广泛。针灸大师魏稼用灸法治疗热证屡获奇效[21], 随后针灸学界对热证可灸进行深入探讨。针灸学家周楣声提出“热证贵灸”, 力在扭转热证忌灸、禁灸的错误观念, 其用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作为“热证贵灸”的突破口, 并引起了针灸学界的重视[22]。瘳方正教授治疗热证多选督脉, 认为实热证灸督脉能引热从背部发出, 虚热证能从阳引阴, 扶阳济阴[23]。
 
6 小结
热证可灸最早出现在《古灸经》中, 《黄帝内经》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 历代医家对其均有独到的见解。本文通过整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 规范灸法治疗热证的临床应用, 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优势。探究热证可灸的理论发展, 可对灸法治疗热证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丰富灸法在临床中的治病方法, 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但热证可灸也不是完全排斥热证忌灸, 对阴虚阳亢病证要区别对待, 应用灸法治疗热病时要辨证论治, 手法得当, 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孟令艳 谢瑾 靳欣悦 高银丹 温婧

上一篇:化脓灸的操作 取穴方法施灸详解过程

下一篇:阳虚体质 督灸治疗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