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系结缔组织的一种弥漫性病变。以皮肤失去弹性而硬化,继而出现萎缩和色素变化为其特点。临床上分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好发干20-50岁之青壮年,以女性多见。本病与自身免疫机制失调有关,其确切病因不明,迄今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本病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病名,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属“皮痹”、“风湿痹“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皮癣”的记载,还提到了本病的转归。如《素问·痹论》有“痹入脏者死”的论述。说明本病日久可影响脏腑,甚至导致死亡。隋代《诸病源候论》云:“痹者……其状肌肉顽厚,或肌肉疼痛……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对本病的症候和病因有进一步的认识。宋代吴彦爱在《传信适用方》中形象地描述:“四肢坚如石,以物击似钟磐,日渐瘦恶。”更接近于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在治疗上,明代《医学入门》提出“初起强硬作痛者,直流风豁痰;沉重者直流湿行气;久病须分气血虚实,痰瘀多少治之”的治疗原则。
药饼灸治疗硬皮病
取穴:a.大椎、肾俞山;b.命门、脾俞;c.气海、血海;d.隔俞、肺俞。
操作;药饼成分:白附子、乳香、没药、丁香、细辛、小茴香、苍术、川乌、草乌各等量,先研成细木,加蜂蜜、葱,水适量,调和捏成药饼。药饼直径2.5厘米,0.6厘米厚,上穿数小孔。
每次取1组,各组轮用。将药饼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纯文制成底面直径2厘米的艾注,安放于药饼上,点燃。灸完工壮,再接灸1壮,每大共灸2壮。每周据症情灸2—4次,3个月为一疗程。灸治期间可配用了桂散。
疗效:共治疗21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57.1%。隔药饼间接艾灸,能改善血循环,祛瘀生新,使皮肤变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