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归属中医“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金不见……其发咳喘,其脏肺……金太过……其病咳。”指出了咳喘之疾,其病在肺,而肺之虚实皆可导致咳喘。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专篇论述指出“病症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并创制了苓挂术甘汤;肾气九、苓甘五味姜辛汤等方剂。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对本病的病因病机、防治等方面也有较详细的阐述,并有所发挥,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一整套中医中药防治慢支的临床经验。
艾灸(化脓灸)
取穴:主穴:a.肺俞、灵台、天突;b风门、大推;c.定喘、身往、膻中。
配穴;膏盲。
操作:于小暑至白露之间施灸。每年灸一组,连灸2年。第一年,灸双肺俞各7壮,灵台、天突各4壮;第二年,灸双风门各7壮,大推4壮;第三年灸双定端各7壮,身柱、膻中各4壮。咳重于喘者;第一年灸双肺俞各7壮,大推、身柱各4壮。体弱者,第三年加灸双膏盲穴各4壮。将纯艾制成黄豆大圆推形文柱,灸前先以大蒜汁涂穴区以增加粘附性,然后置艾住以灸之。灸时为了减轻患者疼痛,可在穴周用手掌轻轻拍击。一炷燃完再换一住。据病情轻重及病人体质,壮数可按规定数增换。灸毕,以消毒敷料或棉球蘸生理盐水拭去穴区艾灰,然后贴上谈膏药或拔毒膏。约7日左右,可出现局部无菌性坏死,如未出现,则继续着肤灸,直到形成灸疮,再用生理盐水清创,覆盖消毒敷料,约30天左右愈合。
疗效:以上法共观察1087例,临床控制300例,占27.6%,显效393例,占36.2%,有效276例,占25.4%,无效118例,占10.8%。总有效率为89.2%。
蜡烛灸
取穴:风门、肺俞、定喘、膻中、中脘、脾俞、肾俞、丰隆。
操作:将蜡烛点燃后,待到溶化,倾斜蜡烛对着所施治穴位,让溶化蜡烛滴于穴位上,每穴可滴3-5滴,待蜡凉凝后即揭去,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一般1-3疗程,两疗程间休息3天。
疗效:共治疗180例,临床控制21例,占11.7%,显效85例,占47.2%,好转40例,占22.2%,无效34例,占18.9%,总有效率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