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针灸>正文

针刺配合整脊疗法治疗上尿路结石验案两则

上尿路结石是尿路结石中最常见类型之一,我国成人人群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为1%~5%[1],其中上尿路结石占其中的95%[2]。结石主要是由无机盐和有机盐及酸组成的,结石发作时会引起肾绞痛、肾功能损伤、休克等急症,即便进行手术治疗,仍有很高的复发率[3]。中医治疗以促进排石的中药为主,针灸疗法在临床应用并不多。陈朝明教授是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南京市名中医,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已20余年,在临床上能够熟练运用针灸疗法治愈多种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随陈朝明教授,亲历治疗上尿路结石病案两则,现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1 病案举隅
1.1 病案1
患者,女,31岁,2020年9月7日初诊。主诉:右侧腰部疼痛不适3 d。患者3 d前突发右侧腰部疼痛不适,疼痛放射至前腹部,呈阵发性,小便不畅,后间断性发作并加重,休息后疼痛未有明显改善,遂查泌尿系彩超示:左肾内可见强回声,直径约8 mm, 后伴声影;右侧输尿管上段内直径约3 mm, 下段近膀胱入口处见一个强回声,直径约7 mm, 左侧输尿管不扩张,考虑为左肾结石和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发作。遂至我院泌尿外科就诊,予排石等对症处理后,右侧腰部疼痛稍改善,其余症状仍较前相似,遂至针灸科门诊就诊。刻下症:右侧腰部疼痛不适,放射至前腹部,小便不畅,胃纳可,夜寐差,大便调,舌红,苔白,脉弦滑。既往史: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否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胆囊炎病史;否认药物等过敏史。婚育史:未婚,未育,月经量、色、质正常,无痛经。查体示:左肾区叩击痛明显。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西医诊断:左肾结石,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医诊断:石淋,膀胱湿热。治宜清膀胱热,利水排石。针刺主穴:足三里(右侧),上巨虚、下巨虚与丰隆三角区的压痛点(右侧),京门(右侧),筑宾(右侧),肾俞(双侧)。当即嘱患者侧卧位,予常规消毒后,针刺相应穴位,单手夹持0.25 mm×40 mm的毫针进针,进针后采用徐入徐出之导气手法,上巨虚、下巨虚与丰隆三角区压痛点直刺深度应至腓骨骨膜处,深度为15~25 mm, 以有刺痛感为度;于肾俞直刺15~25 mm, 行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于足三里、京门、筑宾直刺10~15 mm, 以得气为度。于筑宾、京门、肾俞接电针,电针参数设置为疏密波、高频、低强度,治疗持续25 min。首次治疗时,患者正处于肾绞痛发作状态,针刺结束后予以整脊治疗,整脊治疗一般采用颈椎定位旋扳法、端提膝顶复位法、腰椎坐位旋扳法,应该注意的是整脊治疗前排除相关禁忌证,如肿瘤、骨折、骨质疏松症等。
 
首次治疗后,患者诉疼痛明显好转。针刺配合整脊疗法连续治疗5 d后,患者诉疼痛消失,无腰部放射感,无血尿,纳食可,夜寐安,复查泌尿系彩超示:右侧输尿管不扩张。1个半月后电话随访,患者未再发作;3个月后再次随访,亦未复发。
 
1.2 病案2
患者,男,39岁,2020年5月6日初诊。主诉:左侧腰部疼痛不适1 d。患者1 d前运动后出现左侧腰部疼痛不适,为隐痛,有小便不利及肉眼血尿,偶有恶心感。遂至我院查泌尿系彩超示:左肾积水伴左侧输尿管扩张。双肾结石,双肾见多个强回声,左侧直径大约6 mm, 右侧直径大约7 mm。左侧输尿管结石,左侧输尿管第2狭窄处可见强回声团,直径约13 mm, 后伴声影。刻下症:左侧腰部疼痛不适,小便不利,血尿,恶心欲吐,胃纳一般,夜寐差,二便调,舌淡,苔白,脉沉细。脉证合参,西医诊断: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双肾结石,左肾积水。中医诊断:石淋,证属肾气亏虚。治宜补气利水排石。针刺主穴:上巨虚、下巨虚、丰隆三角处压痛点,京门,筑宾,肾俞,太溪,照海。嘱患者侧卧位,予常规消毒后,医者单手夹持0.25 mm×40 mm的毫针进针相应穴位,进针后采用徐入徐出之导气手法,使针感向上传导。患者恶心欲呕,针刺内关、足三里平逆止呕,于筑宾、京门、压痛点、肾俞处接电针,电针参数设置为连续波、低频、低强度,治疗持续25 min。首次治疗时患者正处于肾绞痛发作状态,针刺结束后予以整脊治疗。针刺结合电针治疗7次后,患者诉小便时排出1颗乳白色小结石,复查泌尿系彩超示意:双肾见数个强回声,右侧直径大约6 mm, 左侧直径大约6 mm, 后伴声影。双侧输尿管不扩张。该患者结合体征及泌尿系彩超,诊断为左侧输尿管中段结石发作。结石直径13 mm, 符合手术指征,但患者拒行手术,故选用针灸加电针的疗法,针刺9次后,患者隐痛消失。1个半月后电话随访,未见发作;3个月后再次随访,亦未复发。
 
2 学习体会
2.1 病因病机
上尿路结石是指肾与输尿管由于饮食失调、代谢紊乱、先天不足、生活习惯不规律、感染等诸多原因而发生尿路结石,并停留在上尿路中的泌尿系疾病。上尿路结石会引起患者出现腹部、腰部绞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上尿路结石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其次是碳酸盐、尿酸盐[4]。上尿路结石归属中医“石淋”“砂淋”“腰痛”等范畴。“石淋”一词首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其在《石淋候》中曰:“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肾虚热乘导致水液凝结成砂石,阻滞经络,肾主水功能失司,是上尿路结石的主要病机。膀胱湿热及肾虚是泌尿系结石的主要病因[5]。现代医学认为,泌尿道结石的病因主要可以分为气虚、阳虚、阴虚、痰湿、湿热、瘀血、气郁[6]。陈朝明教授结合自身体悟,认为上尿路结石病因主要归结于湿热、肾虚、气不畅,主要病机为肾虚导致气化不利,膀胱湿热,气失调畅,日久生石。这两例患者都为腰部疼痛不适,平素偶有腰酸,饮食不节,饮水量少,湿热聚集下焦,下焦运化失司,肾与膀胱气化不利,日久结石于尿路,符合辨证,所以考虑用针刺结合整脊疗法以清热利湿、补肾调气。
 
2.2 选穴依据
针刺患者上巨虚、下巨虚、丰隆的三角区,寻找压痛点,是由于上述穴位不仅能缓解上尿路结石导致的平滑肌痉挛疼痛,还可以促进排石。就经络循行的理论而言,这3个穴位都位于足阳明胃经循行线上,可治疗“伏兔转筋,髀前肿,颓疝,腹筋急”。现代研究发现,针刺大鼠上巨虚能够降低大鼠的内脏高敏感性,从而缓解内脏疼痛[7]。在结石引起绞痛发作的时候,恰恰是机体排石的良机,临床针刺本穴具有解痉止痛排石之良效。林树新等[8]观察到刺激腓深神经可抑制交感中枢而降低肾神经放电。肾俞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属膀胱经,具有补肾气、通经络的功效,肾俞深层有第2、3腰动脉、腰静脉及神经后支,研究显示,肾俞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使局部血液循环通畅,缓解平滑肌及括约肌痉挛,通络止痛,促使结石下移并排出体外[9]。京门属足少阳胆经,肾之募穴,位于侧腰部,主治腹胀、腹痛、腰痛及肾炎等。肾俞与京门属于俞募相配,能够起到标本兼顾,共同调整肾与膀胱气机之效果。筑宾隶属足少阴肾经,也是阴维脉的郄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针刺此穴能够调节肾经气血。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导致的绞痛,主要通过针刺穴位以抑制疼痛部位神经传递,减少局部组织前列腺素的分泌和释放,从而提高镇痛效应[10]。
 
3 针刺作用机制探讨
3.1 松弛平滑肌,缓解痉挛
因肾脏受T10~12神经支配[11],针刺刺激通过神经传导至中枢,能够使中枢系统发出信号,促进中枢内啡肽、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神经介质释放[12]。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效应,缓解平滑肌的痉挛,从而起到松弛尿道作用。尿石症肾绞痛发作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增加,前列腺素能够诱导和增强炎性物质如组织胺和缓激肽的致痛作用,针刺加电针能抑制疼痛部位神经传递,减少局部组织前列腺素的分泌和释放,进而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发挥镇痛作用。针刺通过消除平滑肌的痉挛,可以调整机体输尿管的蠕动节律,促进结石排出。
 
3.2 调节代谢
研究发现,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与机体代谢功能失调有关[13]。尿路系结石的形成及生长聚集必须在碱性的环境中,针刺可通过调节代谢有效抑制结石的形成,运用腧穴配合经络利水排石。在促进结石排出方面,针刺可通过通经活络、解除平滑肌痉挛发挥作用,使尿量增加,有助于结石的排出,抑制结石的形成。
 
3.3 促进输尿管蠕动
研究证明,躯体-内脏交感具有反射效应,其主要依赖于交感神经通路与脊髓节段功能之间的联系[14]。当机体处于安静或睡眠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因而出现输尿管蠕动减慢的现象。针刺加上低频电针的使用,能够兴奋迷走神经,加大括约肌收缩波平均振幅,加快节律性收缩频率,从而有助于结石的排出,从而改善泌尿系结石导致的肾绞痛症状。相应穴位有改善泌尿系统微循环,促进排石,并能加快输尿管蠕动频率,增大蠕动波幅的生物信息效应、经络腧穴等作用,还有解痉止痛、改善肾功能等效果[15]。
 
4 整脊疗法作用机制探讨
整脊疗法是基于传统中医经络理论,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疗法。临床上常常以按压、拔伸、旋转等手法对疾病部位进行疏通经络、恢复气血的操作。针对上尿路结石导致的肾绞痛,通过针灸结合整脊疗法,能够更好地调畅督脉气机[16],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缓解患者由于上尿路结石导致的肾周围肌肉痉挛现象,从而促进排石。督脉能够调节全身气血以调畅全身气机。《灵枢·五乱》认为机体的气机是“相顺则治,相逆则乱”“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气机失调导致结石无法排出体外,因此采用颈椎定位旋扳法、端提膝顶复位法、腰椎坐位旋扳法,通过调畅督脉之气,达到调畅全身气机的目的,从而能使结石更快地随气机排出。
 
上述两例患者症状表现为“腰部阵发疼痛,放射至前腹部,肉眼血尿”“左侧腰部疼痛不适,为隐痛,有小便不利及肉眼血尿,偶有恶心感”,结合泌尿系彩超考虑为上尿路结石发作。发作时阵发疼痛,故在针刺通经活络、促进排石、解除平滑肌痉挛后,通过整脊手法及时纠正痉挛的肌肉,消除肌肉痉挛,调畅气机,促进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应注意整脊要在针刺止痛治疗后进行,通过针刺配合整脊疗法调整人体气血,疏通经络,调和脏腑,使人体气机调畅。
 
5 小结
笔者在针灸临床学习中发现,针灸对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效果较佳,尤其是未达到手术指征、疼痛明显的患者,针灸有突出的作用。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与机体代谢功能能失调有关。针刺配合整脊疗法可通过调节代谢有效抑制结石的形成,运用对腧穴及经络的刺激,起到利水排石、通经活络、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其形成与机体的代谢异常相关,针刺具有很好的促石排出、疏通经络、解痉止痛的功效,要验证其在临床上的广泛适用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观察,设置随机对照试验,科学地评价本法对泌尿道结石的临床疗效。

上一篇:辨经络辨气血是针灸关键 穴位仿照方药配伍用穴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