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针灸>正文

浅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临床研究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导致患侧面部出现无法皱眉蹙额、鼓腮漏气、闭目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的一种疾病。中医学称为“口僻”“吊线风”。临床上常见于茎乳孔内外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 若因颅脑外伤、颅脑肿瘤压迫、手术牵拉导致的面神经主干或分支的卡压而引起的称为中枢性面瘫, 临床上二者需鉴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1~7天称急性期, 是病情发展期, 发病1周~3个月左右称恢复期, 病程超过3个月, 经治疗后仍有上述口眼歪斜等症状或发生“倒错”现象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后遗症期患者遗留面肌痉挛、鳄泪征、口眼联动等症状, 常常给患者身心造成伤害, 影响生活质量留下终身遗憾[1]。笔者采用浅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患者, 取得满意的疗效, 浅针疗法与毫针所不同的是, 浅针以柔和的连续震颤, 刺激十二皮部的浮络和孙络, 使患者面部血液循环改善, 微循环血流得到充分恢复, 使患侧面部肌肉粘连纤维化得以缓解, 从而使面部肌肉功能逐渐得到恢复, 面肌萎缩、抽动随着微循环的改善也逐渐恢复。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相关标准, 且病程超过3个月。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的相关标准[3], 且病程超过3个月。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病程超过3个月;年龄18~70岁;心、肝、肾和造血系统功能基本正常。
 
1.3 排除标准
(1) 患者患有严重并发症如心脏病、脑血管病、脑肿瘤、糖尿病、血液病者; (2) 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不能继续接受治疗的; (3) 孕妇或年纪大于70岁; (4) 患者有意识障碍, 痴呆者, 生活不能自理者; (5) 外伤或手术后导致面神经功能严重受损。
 
1.4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就诊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针灸科门诊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患者, 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性16例, 女性24例, 最小年龄21岁, 最大年龄64岁, 平均年龄为 (50.4±2.4) 岁, 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16个月, 平均病程 (5.2±1.8) 月;对照组中男性14例, 女性26例, 最小年龄22岁, 最大年龄65岁, 平均年龄为 (49.6±2.6) 岁, 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18个月, 平均病程 (5.4±1.6) 月。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 (性别、年龄、病程)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操作方法:患者平卧位, 选用由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华佗牌30号0.25 mm×40 mm不锈钢毫针进行针刺。取穴:以患侧阳白、四白、太阳、攒竹、丝竹空、承浆、牵正、地仓、风池等局部穴位为主, 患侧面部采用透穴为主, 如阳白透鱼腰, 阳白透攒竹, 阳白透丝竹空, 太阳透颧髎, 地仓透下关;患侧的足三里、侧三里 (足三里旁开1寸) 、侧下三里 (侧三里下2寸) , 健侧的合谷、三重穴 (外踝尖上3寸, 向前1寸) 、太冲, 双侧肾关 (阴陵泉下1.5寸) 、三阴交。面部穴位采用75%酒精局部消毒后, 押手撑紧穴位周围皮肤, 刺手进针时用拇指向前食指向后疾速搓针手法, 让针尖以旋转并向下的合力刺入穴位。每次25 min, 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观察2个疗程统计临床疗效。
 
治疗组:在对照组取穴基础上加用浅针疗法, 取穴:四白、颧髎、牵正, 根据患者病情行补泻手法。浅针疗法的操作方法:持针和进针准备:以右手食、中两指夹在针柄靠近顶端的1/3处, 右拇指末节轻顶住针尾。将针尖轻放在爪切之“+”甲痕上;刮推法:右拇指轻按针尾, 右中指甲刮推针柄, 刮推方向从针柄上端刮向下端, 这手法叫做“推”, 刮推方向从针柄下端刮向上端, 这手法叫做“刮”。手法刮推的作用是:右中指甲刮推针柄时产生振颤于穴位上, 由外而内, 以致其气, 促进经脉气血运行, 发生生理电位变化, 起到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 为第二步运用补泻手法, 起到调整预备作用。浅针补泻手法操作方法[4]:补法操作时, 针体与穴位所在皮肤平面垂直, 手法为上刮轻、下推重 (刮轻推重) , 当完成1个或数个刺激量后 (刮推81次为1个刺激量) , 示、中指离开针柄, 以大拇指指腹轻点针尾9次;泻法操作时, 针体不与穴位所在皮肤垂直, 手法为上刮重、下推轻 (刮重推轻) , 当完成1个刺激量或数个刺激量后 (刮推81次为1个刺激量) , 拇指离开针尾, 以中、食指夹住针柄, 针尖停留在穴位上, 逆时针方向旋转针柄6次。浅针疗法每日1次, 每次15 min, 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两组均观察2个疗程。
 
2.2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实用内科手册》[5], 治愈:眼睑闭合良好, 两侧额纹对称, 口角无歪斜, 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功能正常, 左右对称, House-Brackmann (H-B) 面神经功能分级[6]评价Ⅰ级;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减轻, 眼睑基本闭合, 面部外观改善, 但遗有不同程度的面肌功能障碍, 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Ⅱ~Ⅲ级;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面部外观不对称, 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分Ⅳ级及以上。
 
2.3 观察指标和方法
采用House-Brackmann (H-B) 面神经功能分级[6]及Sunnybrook评分系统[7], 见表1,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两个疗程治疗完成后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定。其中Sunnybrook系统评分范围为0~100分, 0分表示面瘫症状最为严重, 100分表示正常。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版本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House-Brackmann (H-B) 面神经功能分级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2可知, 浅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疗效明显,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 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的痊愈率为40%, 高于对照组的痊愈率1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2 两组治疗前后H-B分级评分与Sunnybrook系统评分比较
由表3可知,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分级评分与Sunnybrook系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个疗程治疗后患者面部肌肉运动功能改善, H-B分级评分与Sunnybrook系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两组治疗后的H-B分级评分与Sunnybrook系统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分级评分与Sunnybrook系统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与对照组相比, #P<0.05。
 
4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属于后遗症期, 患者常常因失治误治导致病情缠绵难治。中医辨证多属于经筋失养、虚风内动。此期因气血痹阻日久耗伤正气, 渐成气血两虚、血不养筋, 则经筋失养、血虚生风, 故面肌痉挛。治疗原则以调补气血、温养经筋、熄风活络为主[8]。故体针取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治痿独取阳明”, 手足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 可以起到补气血、荣经筋的作用, 合谷配太冲、开四关起熄风活络之功。患侧面部针刺以透刺法为主, 透刺法不仅可以增强针刺强度, 还可加强两经或多经的联系, 达到活血通络的作用。
 
在临床上遇到许多患者经过长达数月的针灸药物治疗, 病情仍无明显的改善或无效, 通过对这些患者的研究观察, 发现与面肌的解剖、生理有一定的关系。患者由于长期的针灸、服药治疗容易造成面部肌肉纤维之间的粘连与纤维化, 从而导致面部微循环障碍, 血流的分流量不均匀, 使得药物在患侧面肌血中的浓度不足[9]。故单用口服药物治疗面瘫后遗症不易得到满意的效果, 可以针刺配合浅针疗法。
 
浅针来源于古代“九针”中的“鍉针”。据《灵枢》记载:“身大、末圆, 锐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 以致其气。”浅针的特点:针身粗, 针尖圆而微尖, 刺在经脉络脉的表层, 以刮推的震颤致气。与毫针针刺所不同的是, 浅针以柔和的连续震颤, 刺激十二皮部的浮络和孙络, 故患者局部针感效应虽然不是十分明显, 但就刺激的有效量而言不比针刺产生的刺激强度差[10]。
 
浅针疗法可以使患者面部血液循环改善, 微循环血流得到充分恢复, 局部紊乱的内环境趋向正常, 患者面部的自觉不适感逐渐消失, 萎缩的面肌也进一步的恢复至正常[11]。为了加强临床疗效, 治疗期间嘱患者尽量保持心情轻松, 注意休息, 劳逸结合, 同时告知患者此病有痊愈的可能, 增加患者信心, 以免因病急乱投医而打乱正常的治疗计划[12]。
 
本研究结果显示, 浅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疗效确切, 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 浅针疗法通过刮推手法产生震颤作用于脸部穴位皮肤上, 且无痛、无创伤、不出血、无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陈凤业

上一篇:试论出针补泻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王执中《针灸资生经》针灸须药取穴擅于运用压痛点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