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针灸>正文

学针灸要有悟性

  古书记载,古代名医扁鹊为了治疗患者偏头痛,运用针灸之术,把一根银针从太阳穴穿头而过,并把患者的头痛治好了。不少人现在还当这是个传说,可现实生活中,还真有碰到过一些神奇针灸的市民。

  市民经历

  我体验了银针穿身而过

  “我亲身体会过针灸穿身而过的神奇。”在一次采访中,市民黄先生讲述了他经历过的神奇针灸。

  黄先生曾经因为一些原因从小就右边的手脚就行动不方便,各种治疗效果都不怎么好。在1991年,他慕名前往广州找到了一位老中医求治,就这一次诊治,让他印象深刻。“当时老中医就拿着一根长针,从我的肩膀下锁骨旁边的地方扎针进去,一下子就穿透了肩膀,从背后透出来。我当时并没有感觉疼,可在针扎进去一会儿后,我就感觉到针处一阵麻胀感,接着又有一阵麻感从肩膀传到手指。再一会,我就感觉到原本僵硬的手指居然能微微动弹了。”这次的针灸让黄先生坚定了用针灸治疗的决心,回到南宁后,他又继续找医生做针灸治疗,同时做康复训练,几年过去了,他原本不能行动的右半边身体居然与正常人无异了。

  黄先生还告诉记者,在广州的这段时间,他甚至见识了这位老中医用针灸进行麻醉,配合一位外科大夫进行了开胸手术的奇事。

  专家解答

  有此针法  却不常用

  针灸能有这么神奇吗?这种穿透身体的针灸是何种针法?记者采访了广西针灸学会理事农泽宁,想了解这到底是失传的技术,还是一种特定病种采用的针法?

  农泽宁认为,这其实是针灸里的透穴法,即用约8寸长的芒针(一种特制的长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形状细长如麦芒,故称之为芒针)刺入某穴后,将针尖刺抵相邻近的穴位,但不可穿透皮肤。“透穴法在临床上还是有医生用的,而且是学针灸的人必须会的基本功。但要用得好,有疗效,技法还得要更高明一些。”农泽宁说,之所以很少人看见过这种方法,一方面因为需要操作者有很扎实的针灸功底,另一方面,这种方法并不用于常见病,大多用于瘫证或是针感不敏感的人。

  而且,也不是每个穴位都能做透穴,只有相邻而且同样对某病有治疗效果的穴位才适合。比如地仓透颊车、内关透外关、阳陵泉透阴陵泉等。

  透穴法对瘫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宋代针灸著作《针灸大成》中,有一首《玉龙歌》:“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说的就是透穴疗法对头痛、头风的治疗。

  +

  中医谈针灸

  “针灸痛,是医生技术不过关”

  ——广西中医学院2010级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小杜

  我就是很怕针的那种人,但自从选择了这个专业并接触了针灸后,才知道针灸一点都不痛,如果觉得痛,那一定是医生技术不过关。

  老师会要求我们自己给自己扎针,刚开始大家都叫痛,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掌握进针速度和力度。针灸进针最为讲究,感觉针灸痛的人往往是因为医生手法不熟练,进针时在表皮停留太久,使患者感觉到一种牵拉皮肤的痛。因此,这种手法是不合格的。

  (本报记者 苏琳)

  

  针灸的感觉来自针尖所到的部位

  ——广西中医学院针灸学教授范郁山

  真正的针灸,应该是使患者进针时无感觉,进针后才出现或酸、或麻、或胀、或重、或疼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存在于病人表皮的,而是来源于针尖所到的部位。一个好的针灸医生,会使针尖所到之处的一大片区域产生这几种感觉,产生感觉的部位可以达到直径5厘米,甚至更大。但如果针入人体后没有任何感觉也是不好的,那说明根本没扎对穴位,这个医生的针刺手法是值得怀疑的。

  (本报记者 苏琳)

  

  针灸讲究医生与患者“气”互动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治医生梁尧

  医者不仅仅只是为患者施针,更重要的是医者与患者之间“气”的互动。针灸最讲究“得气”,即运用针灸穴位以激活人体的正气。而这“得气”也存在医者与患者交换中。换句话说,当医生为患者针灸时,也正是医者将自身的正气传递给患者。

  (本报记者 周丽华)

  

  学针灸要有悟性

  ——南宁市迪拜中医诊所主任薛炜 

  我最初是不相信针灸的。但现在,如今,针灸成了我最擅长的诊疗方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当我学习针灸的第一天,老师就说:“针灸易懂难精”。在年轻时,我做所有的事情都讲究证据,但针灸里的“气”、经络都是无法被证实的。因此我也开始怀疑中医和针灸。在这样的认识下,我运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并不好,而且信心不足。

  但到了近40岁的时候,我却顿悟了,我发现针灸必须要用医者更高层次的“神”来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正气,用心专注才能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这正是所谓的“针灸精于守神”。(本报记者 周丽华)

上一篇:针灸到底痛不痛?

下一篇:壮医针刺针灸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