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针灸>正文

怎么操练针刺针灸 练针先练指

贺氏针灸办法犹如走马观花,进针无痛且针感犹如潮起,渐至隆盛至削弱。通过针治后患者皆有苦楚消失、轻松自若之感,苦楚小而作用好。
 
练针先练指
 
针刺办法是针灸医治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左手循按揉切腧穴,右手为刺手是针灸法中的重要办法。作用好坏皆在于两手办法及功力。且首要功力又在于拇指、中指及食指,其运力在于指节,并凭借腕臂之力、乃至运动全身之力于指端,才干使针体轻了无痛。
 
所以有必要先将拇、中、食三指练出一番好功力,方能在临床施术中获得良效。练此功夫宜两手一起操练,若单习一手三指,则不能为所欲为左右手一起进针。
 
指力努劲与针刺办法有亲近之联系,不学针灸则已,欲学针灸有必要操练手指努劲,仅就拇、中、食三指而言,其间拇、食指为主,中指为辅,只要把拇、食指功力练好,其功成矣。练指功有四步:
 
榜首步,二指禅。贺老自幼操练八卦掌,在此基础上操练二指禅功,操练此法,首要站立于桌案之前站稳,吸气使气下沉入丹田,然后两手臂向前抬起伸直,随之折腰向前,双手拇指指腹搭桌案边上,自觉丹田之气上贯两肩、臂、肘、腕乃至指端。
 
初练时必觉甚为吃力,不能耐久,此刻可互换食指,按于桌案边上,如此替换习之,操练日久之后,则不觉其苦,至此可以添加操练时刻,一般要按部就班,不行急于求成。
 
初练时每次5分钟,每日1~2次。依据习者的身体素质不同,今后每日操练时刻可增至15分钟。大约100天后即可获得成效。入门后不行连续,仍需素日习之,大约习3年后可大有成果。
 
第二步,顶指法。初练时空手习之,紧并中、食两指,屈成钩形,而以拇指屈置中食两指之间,使三指尖相顶,紧紧扣牢,虎口成圆形,猛力扣5分钟,每日有空即练,不限次数。
 
第三步,夹木锥。此法用2个小木锥,夹于右手拇、食、中指指肚之间紧捏之,木锥长约3寸,粗约1寸,根粗尖细,以花梨紫檀质地坚固为佳。每日有暇则练,半年功可成矣。
 
操练以上诸法不仅有助于提高针灸作用,对健旺身体也有裨益。
 
第四步,捻线法。操练捻线法不必任何东西,具体做法是,拇、食、中指指肚紧贴,虎口呈三角形,三指肚相贴之处,以三指的榜首节为限,指肚相贴之后,乃贯全臂之力于指,拇指缓缓向前捻若干次,然后拇指再向后捻转若干次,其捻转数前后持平。每日不限次数,有暇即练,非常便当。
 
练针须练气
 
贺老针法是将针灸、气功融为一体的办法。他常说:“搞针灸不练气功,等于医师白费力,患者白受苦。”
 
针灸医师指功不行不练,而坐功又不行不行,初行功时,应谨守规则,调息坐功时,正其心身,巍然竖直,胸硬腰挺,不行伛偻,左腿抱右腿(即盘腿打坐),两手翻置于膝上,眼观鼻,鼻观心,徐事吐纳,由浅入深。
 
先缓缓将胸中之浊气吐出,再吸入新鲜空气,初期微细,采六合之灵秀,取日月之精华,吐胸中之恶浊,纳天然界之清气。
 
每吸一口悉数由精力吸入,由胸中通过然后归入丹田,丹田即气海,在脐之下小腹之上。初练时气随入随出,不能收留,坚持打坐终能存于丹田,气满而道成。
 
针灸者以有形的操练之功,加无形调息之气,用于针刺则能事半功倍。将功夫气功运用于针灸学之中,更是我国针灸有史以来的一大亮点。
 
据笔者剖析,结合了气功与功夫的针法之所以能愈加快速明显地取效,就在于其较之一般针法更具振动乱击力,作用于人体的经络气血,更能敏捷激起人体的天然潜能和免疫能力。“刺之要,气至而有用”,所以,加强针灸医师自身“内功”的修炼也显得尤为必要。
 
针刺办法概要
 
针灸作用取决于选穴和办法,而办法是比较简略被人忽视的。其实办法相同无比重要,运用得好,患者感觉舒适,病也好得快。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言不行治者,未得其术也”,可见针刺办法的重要性。
 
贺老注重针刺办法,对刺法和补泻办法的历史沿革很有研讨,各种文献资料了然于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临床实践中重复使用,在操作中称心满意,逐步构成了自己的针刺风格。
 
《内经》总结了上古以来的针刺办法,内容丰富,为后世针法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灵枢·官针》记载了应不同病变的“九刺”、应十二经的“五刺”和应五脏的“五刺”,讲解了针刺的深度、留针、出针以及补泻办法、针刺禁忌等内容。
 
在补泻办法方面,提出了“徐疾补泻”,“呼吸补泻”,“迎随补泻”,“开阖补泻”。
 
《难经》继承《黄帝内经》的传统办法,又有所开展立异。如注重爪切,着重双手协作的重要性;善用迎随补泻,并阐明不论补或泻,底子办法在于调气,调理阴阳气血。《难经》还提出了“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利用五行生克联系的补泻办法。
 
《琼瑶神书》著于宋代,贺老推崇此书,以为其作者刘党氏比任何一位针灸学家都注重和倡议针刺办法,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发明针刺办法的前驱,全书一直贯穿戴多种多样的针法,是目前发现的办法称号最多的一本针灸书,其时针灸学仍笼罩在刚刚阅历了的唐代“轻针重灸”的学术氛围下,因而显得尤为可贵。
 
书中内容对后世影响颇深,书中有“赤凤摇头”“苍龙摆尾”等名。但其文字简略简明,无办法操作的详细阐明,不简略了解。
 
除考究办法,本书还注重配穴,《琼瑶七星针》中的用穴很精准,“项强头苦楚不由,指针须使后溪寻”、“两肋阳陵痛更悠,腰膝苦楚委中瘳”等用穴办法至今仍在辅导临床。
 
针刺办法得到昌盛开展的是在金元明时期。窦汉卿是较早使用“办法”二字来归纳针刺操作手技的,提出“十四字办法”,他建议“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发起寒热补泻和手指补泻。
 
《标幽赋》云:“循扪弹努,留吸母而坚长;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嘘短。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而进搓,随济左而补暖”,这段经文是后世“一进三退”、“三进一退”法操作的根由,简言之,由浅而深搓进针为补,由深而浅提退针为泻。
 
徐凤所著的《针灸大全》中收录了明初泉石心的《金针赋》,在窦汉卿的“十四字办法”基础上加以总结,也以十四字来归纳,即爪、切、摇、退、动、进、循、摄、搓、弹、盘、扪、按、提。
 
作者提出“看病八法”和“飞经走气四法”。看病八法包含烧山火、透天凉、阴中隐阳、阳中隐阴、子午捣臼、进气、龙虎交兵、留气、抽添等办法。
 
贺老善用龙虎交兵法,简言之,即左捻九而右捻六的操作办法。这儿所谓的龙,是指补的作用,所谓虎,是指泻的作用。龙虎交兵法,便是补泻替换施用的意思。
 
操作时,以捻转补泻为主。手三阳、足三阴及任脉先捻针左转九数,行补法,称之为“龙”;继而捻针右转六数,行泻法,称之为“虎”。手三阴、足三阳与督脉施术,操作办法与上述相反,先右后左,如此龙补虎泻替换施用,故名龙虎交兵法。此法的作用是通行营卫,疏调经气,意图是移疼住痛,止痛作用显著。
 
《金针赋》和《标幽赋》对针刺办法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金元年代发生了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的时刻针法,其间以何若愚为代表,著有《流注指微论》、《流注指微赋》,并创立了“接气通经法”,即令患者呼吸不同次数来合作不同经脉长短和循行的速度。
 
他以为“针入贵速,既入徐进,出针贵缓,急则多伤”,这一进出针办法,仍使用于临床。这今后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收载了多家针法,集诸家之大成。
 
现代研讨证明,不同的针刺对办法对血管运动、某些生化成分含量、对胃电、胃运动、皮肤电位等都有不同影响,如有人用主动博记法记载涌泉、足三里两穴的电位差,看到泻法较补法发生的电位差要快而大。
 
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有学者用外表丈量针刺补泻前后人体温度的改变,大多数结果表明,实施补法后可使受试者体温升高,实施泻法后可使受试者体温下降。
 
如有人以口腔温度为目标,观察到烧山火办法可使口温上升者占70%,最高可升0.5℃;透天凉办法可使口温下降者占60%,最低可降0.8℃。
 
也有人观察到迎随补法可使针刺部分皮肤穴温上升0.2~1.2℃,泻规律下降0.1~0.5℃。徐疾补法可使部分皮肤穴温上升0.4~3.5℃,泻规律下降0.3~1.5℃。
 
说到针刺办法,就要联系到针感。针感为针刺得气时的感觉,包含受试者片面针感与施术者手下针感,片面针感为酸麻胀重等感觉,手下针感为沉紧感。
 
对手下针感,《内经》有明确记载,《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指出针刺有必要中穴道,并描绘刺中穴道的手下感觉,因穴道处于分肉空隙,安排疏松,故有游于巷的指下针感。
 
关于循经感传,《灵枢·九针十二原》:“为刺之要,气至而有用。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这是描绘得气及发生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的效应,阐明针刺得气与否是获得作用的要害。
 
而《素问·宝命全形论》:“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则更形象地描绘了针刺气至及循经感传(简称循感)的景象。
 
经脉能呈现循经感传,是因为分肉之间是管状通道,而循感的“气”,曩昔因为年代原因“不知其谁”,现代通过仪器测验,已经证明经气是一种能量流,包含热能、各种频率的波谱等,并且常人还存在着隐性循经感传现象。这也阐明经脉是人体的第三循环系统——能量通道。
 
应该知道,针感与循感是相关联又是不同的,针感是针刺穴道发生的感觉,循感是得气后经气循沿经脉运行激起周围感受器所构成的感觉。
 
为了削减患者在医治中的苦楚,贺教授发明了“贺氏飞针法”,在一两秒内完成针灸医治。此针法首要在用气,要求技能纯熟,对穴道的把握、进针深浅,心中有数,且要有深沉的气功基础。
 
办法的榜首感要害是进针的速度,患者都说贺老进针快,苦楚小,旁人看他进针,觉得有轻描淡写之感,毫不吃力,却看不出门路。
 
进针快实际上是贺老的一大特征,且是长年累月历练出来的绝招。关于进针的速度要求,他常说:“进针就像划火柴相同,没有速度,火柴是点不着的,进针假如没有速度,就不行能有好的感觉,并且会给患者添加苦楚。”
 
他在进针时发力,专心致志、手如握虎,看似轻描,实非淡写,方便无比,非同寻常。
 
因为贺老功夫、气功的功底深沉,针灸时手段强,手指稳,手上有一股巧劲,进针顺利无阻,力度适可而止。手指上的气感强,气通过针的前言作用直达穴道。扎针速度极快。
 
贺老扎针,可以说是胸有真识,腕有真劲,手有真气,投之所向,无不满意。既灵敏自若,轻妙绝伦,又蕴涵着一种实实在在、巧发奇中的力量,使针入肌肤时,轻而不浮,实而不拙。患者承受贺老的医治,不仅作用显著,并且可从此消除“怯针”的心理障碍。
 
针灸的针刺办法基本有两种:提插和捻转。提插法是由浅入深、或由深出浅,捻转法为左右旋转。
 
《千金方》中说:“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使正气功用康复为补,使邪气削弱,或使亢盛的功用下降为泻,针刺补泻作用是依据针刺时机体的状况决议的。
 
要到达补泻的意图,进针今后,往往需要必定的办法,办法尽管形式不同,但对机体发生的都是一种效应,这种效应,通过对机体发生的治作用果表现出来。临床中要挑选适当的办法,留意针刺办法、影响强度、持续时刻等各方面,以到达最佳效应。
 
针刺医治的进程也可以说是信息沟通的进程。针刺者不能心浮气躁,应心静、气沉,《灵枢·官能》曰:“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具体操作时还要着重重“神”,即精力会集,聚精会神,做到心手相合、眼心相合。
 
这儿所谓的“神”,可了解为一种信息,着重“守神”的意图是会集信息,传递给患者,充分发挥其调整作用以取效。针刺作用部分取决于施术者给予患者施加的信息量,施术者心情丰满,认真细致,则易获得好的作用。
 
操作时应遵从《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言:“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如一,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贺氏针灸办法犹如走马观花,进针无痛且针感犹如潮起,渐至隆盛至削弱。通过针治后患者皆有苦楚消失、轻松自若之感,苦楚小而作用好。作为学生,只要不时揣摩、模仿、操练他的进针手势、用力技巧,才干逐步把握,而非一日之功就能一蹴而就的,有必要要有正确的办法,勤学苦练,持之以恒。

上一篇:无痛针刺疗法 减轻针刺的苦楚

下一篇:锋针 毫针 长针 火针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