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针灸甲乙经》:“瞳子髎,在目外去眦五分。”
[别名]太阳,前关,后曲。
[穴名解]骨之郄为“髎”,穴当“瞳子”外方,眶骨外凹陷中,故名。
[位置]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图8-13-1)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膜→颞肌。浅层布有颧神经的颧面支与颧颞支。深层有颞深前、后神经和颞深前、后动脉的分支。
[取法]在目外眦外侧,眶骨外侧缘凹陷中取穴。
[简易取法]眼眶骨外缘有一凹陷,距外眼角5分处是本穴。
[功用]清热散风,明日退翳。
[主治]头痛,目赤,目痛,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目翳,内障。
[刺灸法]向后平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配穴举例]配睛明、丝竹空、攒竹,主治目赤肿痛、目翳;配头维、印堂、太冲,主治头痛;配合谷、太阳、颧髎,主治面痛。
[现代研究]临床用于屈光不正、结膜炎、视网膜炎等目疾及三又神经痛、头痛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