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针灸>正文

杨继洲之针药并用验案评析

杨继洲, 字济时, 祖籍浙江衢州, 明代著名针灸医家, 先祖为官太医, 自幼耳濡目染医史典籍, 并深得家传真秘。《针灸大成》是其代表作, 记载了百余种病证, 千余个处方, 书中第9卷卷尾收录了31则医案。从31则医案中均可看出, 其治疗时强调辨证, 对于虚实夹杂或经腑同病的复杂疾病, 杨氏常采用针、灸、药并用治疗。本文根据其中2则验案, 探讨其针、灸、药并用的治疗思想。
 
1 虚实夹杂
医案中记载了一些复杂病, 或是正虚, 或是邪实, 或是虚实夹杂。杨氏临证时经过辨证后, 常对虚实夹杂类病证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 疗效颇佳。
 
医案举隅:戊辰岁, 给事杨后山公祖乃郎, 患疳积, 药曰服而人瘦。同科郑湘溪公, 迎予治之。予曰此子形羸, 虽是疳积, 而腹内有积块, 附于脾胃之旁, 若徒治其疳, 而不治其块, 是不求其本, 而揣其末矣。治之之法, 宜先取其章门灸针, 消散积块, 后次第理治脾胃, 是小人已除, 而君子得行其道于天下矣。果如其言, 而针块中, 灸章门, 再以蟾蜍丸药兼用之, 形体渐盛, 疳积俱痊[1]963。
 
按语:本案患者虽患疳积, 但腹内又有积块, 服药治疗渐见人消瘦, 当有脏腑之气虚损, 乃虚实夹杂之证, 正虚与邪实同在。故杨氏认为只治其疳积, 不治其积块, 是治病不求本, 舍其根而求其末, 理应在正虚不甚的情况下先泻邪实。治疗时先针灸章门穴, 其为脾之募穴, 脏之会, 疳积多为脾胃之气伤而引发, 脏腑之气与俞募穴相通, 故脏腑有病常取其相应的俞募穴, 其次腹内之积块位于脾胃旁, 取恰在侧胸部之章门穴可通调局部病灶气血运行, 以散其结;脾胃之气虚弱为本, 单用针灸治疗脏腑之气虚难补, 病难痊愈, 故又予以蟾蜍丸中药口服, 内外之法兼用。此案提示医者在临证中常会碰到病情复杂、虚实夹杂的患者, 若只用一种方法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在辨清疾病的标本虚实后, 可考虑多种方法结合, 取长补短, 法随证变。
 
2 经腑同病
邪气侵入人体致病, 其有在表在里、在腑在脏、在经在络等不同, 常有相兼而病, 所以经腑同病较为常见。
 
医案举隅:丁丑夏, 锦衣张少泉公妇人, 患痫证二十余载, 曾经医数十, 俱未验。来告予, 诊其脉, 知病入经络, 故手足牵引, 眼目黑瞀, 入心则搐叫, 须依理取穴, 方保得痊。张公善书而知医, 非常人也。悉听予言, 取鸠尾、中脘, 快其脾胃, 取肩髃、曲池等穴, 理其经络, 疏其痰气, 使气血流通, 而痫自定矣。次日即平妥, 然后以法制化痰健脾之药, 每日与服[1]973。
 
按语:此患者患痫证长达20余载, 久病难愈, 其气必虚, 且有搐叫等症状, 知病已入脏腑, 又有手足牵引、眼目黑瞀等症状, 结合脉象, 知其经络也受邪, 故证属表里经腑同病。杨氏认为应先针灸鸠尾、中脘、肩髃、曲池等穴理脾疏经。中脘为腑之会, 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 主运水湿, 其气不顺则水湿不运, 聚而成痰, 五脏六腑之气通, 痰湿自化。取肩髃、曲池穴意在“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主要针对痰湿邪气在手足经络而致手足肩臂活动不利症状;又因养脾胃之气针之不及, 非药不可, 故待症状平稳后再予以健脾化痰汤药每日口服, 使脾胃之气得复。临床针对病位不同, 而采用针、灸、药结合发挥各自优势。
 
总观卷中杨氏30余则医案, 并未均用针药结合, 当针则针, 当药则药, 但也非常重视针、灸、药并用的综合治疗作用。杨氏认为:“故其致病也, 既有不同, 而其治之, 亦不容一律, 故药于针灸不可缺一者。”对于只用药或只用针灸而忽视其一者, 予以批评, 杨氏在治病过程中灵活运用3种治法, 皆针对患者病情而选, 充分发挥各种治法的优势, 以期达到治病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缙.针灸大成校释[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963, 973.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曾云

上一篇:澄江学派传人陈治平先生针灸学术特色

下一篇:张崇一临床“取穴六法则”针灸诊疗新方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