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针灸甲乙经》:“照海,阴跷脉所生,在足内踝下一寸,刺入四分,留六呼,灸三壮。”
[别名]阴矫,漏阴。
[穴名解]照,同昭,含明显之义;海者,百川之所归也。穴在足内踝下1寸,为阴跷脉所生,足少阴经气归聚处。因穴处脉气阔大如海,其义昭然,故以为名。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图8—11—2、4)
照海穴位位置图
[取法]正坐,两足心对合,当内踝下缘之凹陷处,上与踝尖相直。或于内踝尖垂线与内踝下缘平线之交点略下方之凹处取穴。(图8—11—5)
[简易取法]坐位,由内踝尖往下推,至其下缘凹陷处即是本穴。[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后肌腱。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大隐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跗内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刺灸法]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用]滋阴宁神,通调二便。
[主治]咽喉干燥,口噤喉风,面黑,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产后腹痛,恶露不下,五心烦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转筋,周身胀痛,四肢浮肿;痫证夜发,惊恐不宁,不寐,精神忧郁,善悲不乐,半身不遂,便秘,奔豚,疝气,嗜卧,四肢懈怠,饥不欲食,脚气等。
[配穴举例]配合谷、列缺,主治咽喉肿痛;配中极、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
[附注]“八脉交会”穴。
[现代研究]对肾功能有调节作用,如给健康人饮水1500毫升后,针刺照海,可促进肾脏的泌尿功能。空腹饮水后3小时内,平均排尿量,对照组为1.48升,而针刺组为1.78升,较对照组增加19%。针刺肾炎患者照海、列缺、太溪等穴,使肾泌尿功能明显增强,酚红排出量也较针前增多,尿蛋白减少,血压也下降。又有报道针刺“照海”等穴可引起狗输尿管蠕动增强。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神经衰弱,癔症,癫痫,月经不调,子宫脱垂,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