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灵枢,刺节真邪》:“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俞也。”
[别名]多所闻,多闻。
[穴名解]宫,五音之首。喻针此穴能聪耳闻五音,为治耳疾要穴,故名。
[位置]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图8—8—9)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外耳道软骨。布有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耳前支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
[取法]微张口,于耳屏前缘与下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处取穴。
[简易取法]侧卧位,与外耳道相平,间隔耳屏。取穴时,嘱患者张口,耳屏前微凹陷处,下颌髁状突后,该处即是本穴。
[功用]宣开耳窍,宁神定志。
[主治]耳聋,耳呜,中耳炎,外耳道炎,声音嘶哑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配穴举例]配翳风、外关,主治耳呜耳聋;配颊车、合谷,主治牙龈炎,齿痛。
[现代研究]针刺听宫穴对治疗感觉神经性耳聋有一定疗效。实验观察,实验性动物的耳聋,针刺“听宫”穴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耳蜗毛细胞损伤情况,发现针刺“听宫”组,其损伤曲线在第2日显著减轻(与对照组相比),证明针刺能改善耳蜗微循环及毛细胞营养供应,故能阻止毛细胞坏死。通过耳蜗电位的变化,也证明针刺组可使部分病人耳蜗电位加大,提示耳蜗功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