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学科要发展,首先要医疗、教学和研究三者同时并进。在各学科领域,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形成特色的诊疗支柱,建立强大团队,走向世界。这也是针灸学科的发展模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创新团队,在创新团队方面,针灸学科走在了前面, 从1972年创立 “醒脑开窍”学说,到1976年开展针刺手法疗效领域的研究,开拓针刺量学新领域,从1988年成立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到1993年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针灸学科相继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既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也是国家针灸重点专科领先单位。
针灸科病床从1988年的80余张到目前600余张,即将启动的新院区将达到总床位1000张。几十年来,针灸学科分成了12个科室,1个针灸大部,一个针灸研究所。
在发展针灸学科中,我们建立了“五专”模式(专科、专病、专家、专方、专技),形成单病种优化治疗方案,56种常见病的《针灸临床疾病诊疗规范》,15个特色针灸专科门诊,13种非药物特色疗法,10余种院内中药制剂。
针灸学科同时突出专病、专技特色,治疗脑中风、损伤、抑郁症等,带有特别有中医特色的思路和经验。近5年主持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出版重点病种相关的教材/著作16部。
我们把针灸学科的治疗手段推广到推拿科、儿科、眼科、妇科、呼吸科、外科等多学科。例如眼科,少数的需要做手术之外,基本上以针灸为主,这也是针灸学对眼底疾病的优势。
在成果推广方面,“醒脑开窍”针刺法已成为国家科技部、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专科技术已经推广辐射至48个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此技术推广到全国社区和农村,以及以美国为主的50余个国家。
随着针灸学科影响力的扩大,针灸品牌学科带动多学科的模式越来越清晰,针灸品牌在多学科的得到引入。本单位非针灸学科的针灸立项课题,共有16项,我认为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