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穴位疗法>正文

打嗝尴尬?穴位按压帮你快速止嗝

  不停打嗝会让人烦躁,更重要的是,如果在某些重要场合或者面对重要人物时打嗝无法停止会让人尴尬不已。头顶饭碗并用筷子不停敲打,闭气、喝水……针对讨厌的打嗝,你是否也曾试过民间流传的此类治疗的方法?如果无效,还有什么好的快速止嗝方法吗?胃胀气难受时,家庭常用的有效方法又有哪些?医生推荐用穴位指压法、针灸来快速缓解。

  24岁的白领叶芝,由于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患上胃炎已有一年多了。患病后她发现自己常无缘无故打嗝,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即集中在下午3~4时,而打嗝前并未进食或者做特别事情。由于经常性打嗝且持续几个小时,她便收集了不少止嗝的方法:闭气、让别人突然吓唬自己、喝水,无计可施之余甚至连头顶饭碗敲打的方法都尝试,但是却找不到一种能立竿见影的方法。她感到疑惑,自己的打嗝是不是胃炎引起的?是不是要治本才能治标?

  西药治打嗝 服用安眠药

  “打嗝与胃炎并无直接关系,不过也不能排除由消化道疾病间接引起的经常性打嗝。”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远能表示。从西医上说,打嗝是由于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具体的机理并不是特别清楚。如是由疾病引起的打嗝,有可能与肺部炎症、心脏病、消化道疾病有一定的关系。而人们常见的一般性打嗝多由于吃饭过快、喝气泡饮料或者某些精神性因素引起的短暂性打嗝,并不需要做太多处理,因为此类打嗝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严重的经常性打嗝,如持续时间超过1个多月甚至几年(指在此时间段内不时打嗝)则需要及时就医。陈远能表示,临床上治疗打嗝会使用镇静剂类安眠药或者钙离子药物作为口服药,此外还可以用注射药物的方法。

手指按压止嗝穴位表                

病因                              持续时间                           按压穴位    方法

受寒引起轻中度打嗝                2天内                              攒竹穴      先深呼吸后屏气30秒,在此过程中用拇指眼压穴1~5分钟。

化疗后、免疫力下降等所致的打嗝    频率每分钟30次以上、持续2天以上    翳风穴      同上

打嗝伴有感冒、便秘                持续时间不等                       合谷穴      用拇指按压伴有疼痛感30~60秒

 

  打嗝分虚实 按压穴位各不同 

  中医认为,打嗝因人体遭到外邪入侵后,胃气上逆动膈引起的。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经络治疗中心医师孙令军解释,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小小打嗝也不例外。轻症打嗝多因脾虚、内湿较重;重症打嗝可由年纪大、化疗后引起的持续性打嗝,此为虚症;因受寒遇冷的打嗝则为实症。如在医院就医,医生会根据虚实取不同穴位针灸治疗,如针灸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等。若一时不方便就医,孔令军则建议用手指按压法来缓解症状,具体方法见下表。

胃胀气按压穴位表            

病因        症状                                方法

脾虚        胃胀气伴有隐疼、腹泻、食欲不振      艾灸中脘穴、足三里、公孙穴半个小时

饮食不节    吃过快过饱引起胃胀难受              萝卜切块煮水喝

便秘        长时间不排便、粪便干、硬引起腹胀    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10~30分钟

 

  胃胀气不适  也可按压穴位缓解

  如果手指按压仍未能止嗝,需要采用针灸加大刺激量,同时配合膈腧穴治疗,调理身体气机。

  中医认为,与打嗝殊途同归的还有因脾胃问题引起的胃胀气。孙令军表示,正常的胃气应下沉,如因外邪入侵、饮食不节、情绪波动如生闷气等使肝气犯胃时,就有可能使胃气不下反上。这时,他还是建议用穴位按压法来处理。具体方法如表:

  穴位注解

  ●攒竹穴: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翳风穴: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

  ●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合谷穴: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孙令军示范按压攒竹穴止嗝法。打嗝时让患者先深呼吸后屏气30秒,在此过程中用拇指眼压1~5分钟。

  按压翳风穴止嗝法。打嗝时让患者先深呼吸后屏气30秒,在此过程中用拇指眼压1~5分钟。

  按压合谷穴止嗝法。拇指用力按压合谷穴让患者感到微痛感。

 

上一篇:搓脚涌泉穴 抖擞精神

下一篇:合谷穴止痛祛痘有特效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