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穴位疗法>正文

循经感传指以针刺,艾灸等刺激穴位时 酸麻鼓胀沉重感觉

浅论循经感传
 
循经感传是指以针刺、艾灸或其他方式等刺激穴位时, 具有酸、麻、鼓胀、沉重等感觉, 并沿着古代经典医学书籍中记载的经络路径传播的现象。是日本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在《经络之研究》中首次进行描述的[1]。且于1955, 被翻译成中文, 进而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2,3]。随后我国学者们开始了对此现象的研究, 如黄龙祥的《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中就对经络实质以及循经感传进行了探讨。最终“循经感传”一词于1979年全国针灸针麻会上被统一。虽然在我国古代文献以及典籍中并没有对应的名词, 但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气至”“得气”与之密切相关。
 
经络理论是中医基础的核心理论之一, 是基于古代解剖总结出来的。关于经络的存在, 大量学者已从临床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 如循经皮肤病, 循经肌电的发放等。而在经络现象中, 经络感传是最常见的, 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古代创造经络理论的重要依据。
 
如今, 国内外都很重视循经感传的研究, 虽然目前对于经络感传已经有了许多突破性的研究进展, 但对其结果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我们也应从大量实验以及文献中吸取经验, 以便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循经感传的内在含义, 以期能为日后针灸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启发。下面将通过对近几年文献的查阅, 根据循经感传的研究进展, 分别从循经感传的机制研究、激发方法、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简单客观的介绍。
 
1 循经感传的机制研究
近年来, 对经络感传机理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并形成了不同的学说理论。以下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1.1 细胞分子之肥大细胞论
1977年, 宋继美[4]首先提出了肥大细胞与经络现象之间相关的假说, 即针灸可促使局部组织中的肥大细胞被刺激并释放一些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进而改变血管通透性和细胞膜电位, 引起平滑肌收缩和毛细血管扩张, 从而刺激局部的经络感传, 也就是说肥大细胞在感传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此假说在经历过几十年来各个实验的验证, 明确的证实了其科学性以及对于针灸临床、实验研究的重要意义, 现如今已称为“宋氏理论”, 我国很多学者还在不断的深入研究中[5]。
 
1.2 电生理系统论
日本学者通过对患有肾病病人足部低电阻点的研究发现, 其连线与足少阴肾经的走向几乎一致[6]。田存好等[7]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探讨, 已经证明了人体确实具有电生理学系统, 并使用各种微量金属元素链作为载体来传递来自大脑的信息和电能, 从而确保各组织器官能进行正常有效的工作。王志功等[8]经数据分析得出蟾蜍体内的电气信号传递是有一定的轨迹的, 其规律可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这为探索经络的本质及经络感传现象的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1.3 筋膜结缔组织论
关于筋膜结缔组织的研究, 赵丽云等[9]认为, 筋膜结缔组织系统与经络学说高度相似, 二者实为同一物质。刘艳彬等[10]通过实验研究, 将兔的筋膜组织切开, 发现声波传导被阻断, 可以看出经络传导的波与筋膜组织密切相关。白宇等[11]通过对人体标记实验的研究, 发现人类结缔组织的断面图像与传统文献中记载的经络循行有一定相似性, 由此提出了“筋膜结缔组织系统”学说。
 
1.4 容积传输理论
容积传输由瑞典的Fuxe教授和意大利的Agnati教授于1986年正式提出, 它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细胞通讯方法, 发生在脑脊液和细胞外液中[12]。张维波等[13]通过对体积运输理论分析, 结合经络低流阻组织液通道的研究, 通过与瑞典科学家的共同探讨, 使得经络现象得到了合理地解释, 即循经感传现象的机制是指针刺神经轴突反射, 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 受组织液流动的约束和运输, 以容积传输的方式进行传播, 进而循经刺激其他感觉神经末梢, 使信号传入大脑中枢。自此, 为研究经络本质及循经感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邵暄茗等[14]亦说明了容积传输理论在治疗疾病上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其理论思想更为完整和全面。
 
现如今,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对于经络感传的机理实质等研究也从宏观理论层面, 慢慢深入到分子细胞、基因、生物电生理等微观层面, 且也都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当然, 目前对于感传的发生机制仍存在一些争议, 今后可以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多观点的相互结合, 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以及讨论, 以便可以为日后循经感传的机理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数据。
 
2 循经感传的激发方法
2.1 刺法
在临床研究中, 刺法是诱导刺激感传的主要手段之一。正确恰当的使用针灸手法可以刺激经络感觉现象, 使之气至。《针灸大成》指出:“凡下针, 若气不至, 则用指于所属经络之路, 上下左右循之, 使气血往来, 上下均匀, 针刺自然气至沉紧”, 是说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若无得气感, 可用适当的手法来激发循经感传。《神应经》曰:“细细动摇进退、搓捻, 其针如手颤之状, 谓之催气”, 所谈到的也是运用针刺手法提插捻转促进感觉的传递。
 
吴宝华等[15]也通过运用针刺手法刺激受试者, 使循经感传阳性率高达95%。曹方等[16]采用“飞经走气”针法对30例受试者进行临床观察, 发现正确使用针刺手法技术可提高感传现象的传递, 增强针灸的临床疗效。以此则更加证明针灸是刺激感觉传递的重要方式之一。
 
综上所述, 针刺手法的运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循经感传。
 
2.2 灸法
除了针灸可以刺激循经感传, 其实艾灸一样可以刺激感觉传递。《医宗金鉴·刺灸心法》中讲:“凡灸诸病, 必火足气到, 始能求愈”, 换句话说, 是指要有灸感, 疾病方能有效。因而灸法激活经络感传现象尤为重要。
 
丁莎莎等[17]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激发足三里穴, 其研究结果表明灸法可以同刺法一样激发循经感传。陈日新等[18]也通过大量研究发掘腧穴热敏化新灸法, 且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灸性感传 (即特殊循经感传) , 是获得“气至”的有效方式, 出现率高达95%。许艳琴[19]也通过艾灸对体表温度以及血流影响的研究发现灸法可以影响循经穴位温度的变化, 亦可使局部血管血流增加, 证实了艾灸可引起感传。当然随着科技发的发展, 循经感传的激发方法不断增加, 如电脉冲、气功等。掌握刺激感传的方法也可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主动权, 相信不久的将来, 会有越来越多的激发方法被发现。
 
3 循经感传的临床研究
许多学者认为, 循经感传与针刺疗效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认为实现针灸效果的关键在于感觉的传递。大量资料证明, 针刺疗效与循经感传有显著的相关性, 感传的出现往往预示会有较好的针刺疗效, 当“气至病所”, 则临床症状会有很大的好转[20,21]。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为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三国志·华佗传》记载的, 名医华佗在下针治疗时, 言:“当引某许, 若至, 语人”, 病人回“已到”, 方可拔针, 更是说明了经络感传为获得针灸临床效果的重要手段, 即“感传愈显著, 疗效愈好”。刺感与针灸疗效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等方面。
 
3.1 循经感传与针刺镇痛
针刺镇痛是指通过针灸预防和治疗疼痛的一种方法。李熳等[22]通过借助福尔马林试验, 对大鼠的自发痛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循经电针可减轻炎症反应以及自发痛过敏反应。张永辉等[23]通过临床研究得出结论, 针刺循经取穴的镇痛作用明显, 不良反应小。
 
3.2 循经感传与针刺麻醉
针刺麻醉是基于我国传统经络理论, 通过辨证循经取穴, 用针灸进行麻醉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机制属于经络研究的范畴。原存信等[24]通过对120例患者进行针麻手术, 观察循经感传与针麻效果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感觉传导愈明显, 针灸麻醉的效果愈显著。
 
综上所述, 循经感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是临床疗效显效的方式之一。当然除了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之外, 循经针灸亦可治疗很多疾病。
 
4 小结
现如今, 经络本质及循经感传备受关注。杨继洲在《针灸大成·标幽赋注》中言:“宁失其穴, 勿失其经;宁失其时, 勿失其气”, 更说明了经络传导的重要性。虽然经络传导已然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究其本源, 对其认识上还是有一些不够深刻, 因而, 应对循经感传的机制、激发方式以及临床应用实行进一步的探讨, 从多学科多层次的展开研究。在今后的发展中, 力求能给出最客观最科学的解释。最后, 要合理分析古典经络理论以及其他经络文献, 勇于创新, 敢于质疑, 方可使科学进步。笔者相信, 随着对循经感传的深入探索和研究, 定可更全面更深层次的了解其本质, 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王月铭 马铁明

上一篇:百会穴,神庭穴调神法临床应用体会

下一篇:穴位敏化浅析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