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五官科>口腔>腮腺疾病>正文

不同针法针刺翳风穴为主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周围性面瘫,西医称之为特发性或周围性面神经 麻痹,是因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 性面神经麻痹,其临床表现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为 特点。本病是世界卫生组织于 1996 年 11 月提出的针 灸适宜治疗的 64 种疾病之一 [1] 。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 指出,采用分期治疗的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较不 分期的针灸疗法有更好的疗效 [2-3] ,但针灸治疗该病的 方法众多,究竟选择哪种分期治疗方法效果最佳尚无 定论。 因此,针对周围性面瘫不同分期的临床特点筛选 出针灸治疗该病的优势诊疗方案,是目前临床亟待解 决的问题。 本研究总结临床经验,并结合有关古籍文献, 从经筋理论出发,根据周围性面瘫分期的不同阶段,以 翳风穴为主采用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 51 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 51 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2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为 2015 年 3 月至 2017 年 2 月在淮北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 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 47 例,右侧 55 例。 按就诊 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和对照组,每组 51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 首诊时的面神经功能评价(House Brackmann, HB)评 分 [4] 、合并耳后等头面部疼痛的人数以及疼痛视觉模 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 [5] 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 1。

表 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年龄(岁) 平均病程 ( x ± s ,d) HB 评分 ( x ± s ,分) 合并疼痛(例) VAS 评分

( x ± s ,分) 男 女 最大 最小 平均( x ± s )
治疗组 51 22 29 72 6 42±12 2.5±1.6 4.15±0.75 35 4.25±1.25
对照组 51 24 27 74 7 43±11 2.6±1.5 4.18±0.62 34 4.27±1.20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针灸学》 [6] 中相关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 [7] 制定。①病史, 发病前多有感受风寒、 过度劳累或感染史,部分患者在 面瘫前几天出现耳部周围疼痛或面部不适发紧等前驱 症状。②症状与体征,一侧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一侧 面部肌肉瘫痪,不同程度的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 鳄鱼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健侧歪斜,患侧不能 皱眉、闭目、耸鼻、露齿,鼓颊时漏气,患侧角膜反射 消失;部分患者合并出现患侧耳后、 耳内、 面颊、 颈项、 头枕部或眼部的疼痛,患侧舌前 2/3 味觉减退或消失, 听觉过敏等;患侧翳风穴处有程度不同的压痛。 ③辅助 检查,头颅 CT、MRI 检查无明显异常,肌电图可表现为 异常。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发病在 7 d 之内;③年龄 为 6~75 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亨特(Hunt)综合征、肿瘤、化脓性炎症、 中耳炎等引起的周围性面瘫;②合并有严重心、 脑、 肝、 肾等脏器疾病的患者;③中枢性面瘫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主穴取翳风。 眼裂闭合不全配阳白透鱼腰;鼻唇沟 变浅配迎香;人中沟歪斜配地仓透颊车;味觉减退配上 廉泉。 ①急性期(病程<7 d)采用扬刺法,常规消毒后, 选用 0.25 mm×25 mm 一次性针灸针在患侧翳风穴处先 直刺 1 针,然后在该穴四周各 0.5 cm 处与皮肤呈 45° 角斜刺入另外 4 针,要求针尖对准第一针,深度 为 15 mm,行平补平泻手法,轻度刺激,局部出现针感即 可。②静止期(病程为 8~15 d)采用齐刺法,常规消毒 后,选用 0.25 mm×40 mm 一次性针灸针在患侧翳风穴 处先直刺 1 针,然后在该穴前后 0.5 cm 处与皮肤呈 45°角斜刺入另外 2 针,要求针尖对准第一针,深度约 为 25 mm,行平补平泻手法,中重度刺激,以局部出现明 显针感以及向面部放射为佳。③恢复期(病程≥16 d) 采用傍针刺法,常规消毒后,选用 0.25 mm×40 mm 一次 性针灸针在患侧翳风穴处先直刺 1 针,然后在该穴后 侧 0.5 cm 处与皮肤呈 45°角斜刺入另外 1 针,要求针 尖对准第 1 针,深度约为 25 mm,行平补平泻手法,中度 刺激,以局部出现明显针感即可。余穴采用常规针刺, 行平补平泻法。留针 30 min,其间行针 1~2 次。

2.2 对照组

参照《针灸学》 [6] ,取患侧翳风、阳白、颧髎、颊 车、地仓、太阳及健侧合谷穴。常规消毒后,采用 0.25 mm×25~40 mm 一次性针灸针进行针刺,行平补 平泻法,得气后留针 30 min,其间行针 1~2 次。 两组均每日治疗 1 次,连续 5 次为 1 个疗程,疗程 间休息 2 d,共治疗 3 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HB 评分 [4] 参照第5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推荐的HB 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 1、2、3 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

3.1.2 VAS 评分 [5] 对两组中合并有头面部等部位疼痛的患者,在治 疗前及治疗 1、2、3 个疗程结束后进行 VAS 评分。合 并疼痛的部位多在患侧的耳后、耳内、面颊、颈项、 头枕部或眼部。 0 为无痛,10 为最严重疼痛。 由患者根 据自己感觉的疼痛程度在 0~10 数字标尺直线上对应 的位置标出,从无痛端至标示点的距离即为 VAS 评分 值。

3.2 疗效标准

参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 效标准(草案)》 [8] 中的疗效标准,并结合 HB 面神经功 能评价分级系统标准拟定。

痊愈:符合 HB Ⅰ级标准,症状和体征消失,面部 表情正常。

显效:符合 HB Ⅱ级标准,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双侧额纹与鼻唇沟基本对称,仅笑时可见口角略不对 称。

有效:符合 HB Ⅲ级、Ⅳ级标准,症状和体征有所 改善。

无效:符合 HB Ⅴ级、Ⅵ级标准,症状和体征无改 善。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3.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 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 对样本 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有效率 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非参数);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 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 2 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 为100.0%和82.3%,对照组分别为86.3%和60.8%,两组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3.4.2 两组治疗前后 HB 评分比较 由表3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HB评分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 1、2、3 个疗程后 HB 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治疗组治疗 1、2、3 个疗程后 HB 评分与 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提示 治疗组改善 HB 评分优于对照组。

表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51 42(82.3) 1) 6(11.8) 3(5.9) 0(0.0) 100.0 1)
对照组 51 31(60.8) 7(13.7) 6(11.8) 7(13.7) 86.3
注:与对照组比较 1) P <0.05

表 3 两组治疗前后 HB 评分比较 ( x ± s ,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 1 个疗程 治疗 2 个疗程 治疗 3 个疗程
治疗组 51 4.15±0.75 2.75±0.40 1)2) 2.30±0.25 1)2) 1.11±0.25 1)2)
对照组 51 4.18±0.62 3.12±0.45 1) 2.92±0.30 1) 2.20±0.29 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 P <0.05;与对照组比较 2) P <0.05

3.4.3 两组合并有头面部疼痛患者 VAS 评分比较 由表 4 可见,两组合并有头面部疼痛患者治疗前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合 并有头面部疼痛患者治疗 1、2、3 个疗程后 VAS 评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组合并有头面部疼痛患者治疗 1、2、3 个疗程后 VA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表 4 两组合并有头面部疼痛患者 VAS 评分比较 ( x ± s ,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 1 个疗程 治疗 2 个疗程 治疗 3 个疗程
治疗组 35 4.25±1.25 2.35±1.10 1)2) 1.50±0.60 1)2) 0.30±0.35 1)2)
对照组 34 4.27±1.20 3.40±1.50 1) 2.70±0.55 1) 1.55±0.60 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1) P <0.05;与对照组比较 2) P <0.05

4 讨论

经筋理论认为,经筋是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 又附属于经脉的筋肉系统。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 末端,行于体表,走向头面。 《素问•痿论》:“宗筋主束 骨而利机关也。 ”而经筋发生病变时,其临床表现主要 为经筋循行分布之处的瘫痪、麻木、肌肉关节活动不 利,或筋肉强直挛急、疼痛等。 《灵枢•经筋》:“足阳 明之筋,起于中三指……上颈,上夹口……下结于鼻, 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其支者, 从颊结于耳前。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 弛纵不胜,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 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从上述描述来看,足阳明 经筋的循行分布以及经筋发病后的表现症状突然口眼 歪斜,一侧的目睑闭合异常等表现,与周围性面瘫的症 状表现基本一致。因此,周围性面瘫属经筋病的范畴。 翳风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位于耳垂后方,当 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口僻 不正,翳风主之。 ” 翳风属手少阳三焦经,能理三焦之气, 具有祛风通络、 开窍益聪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面瘫、 面 肌痉挛、耳疾等疾患,是临床常用穴之一 [9] 。临床解剖 学表明,翳风穴所在区相当于茎乳孔的体表投影点,即 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处。该穴穴下其他的重要组织还 有耳大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等。翳 风穴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及其特殊的位置性,决定了其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0] 。大量的临床报道 [9,11-12] 也表明,翳风穴对治疗周围性面瘫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陈雷等 [13] 通过红外热像图研究表明,周围性面瘫患者 在患侧的翳风穴存在着体表温度变化等红外热像图改 变等经穴现象。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中也发现, 周围性面瘫患者,尤其是急性期患者,在患侧的翳风穴 处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压痛、结节或条索状改变等阳性 反应点,这也符合《灵枢•经筋》中多次提出的经筋病 “以痛为输” 的取穴原则。 因此,无论从经筋理论学说, 还是临床实践以及现代研究都表明,翳风穴对周围性 面瘫的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4-17] 。 扬刺、齐刺、傍针刺皆为十二刺之一,首出自《灵 枢·官针》中“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四曰齐 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五曰扬 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 者……十一曰傍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 痹久居者也” 。 皆主治寒气痹阻引起的麻木不仁、 痹痛 等痹证,目前在临床上仍在广泛应用,并具有较理想的 疗效 [18-21] 。

周围性面瘫的进展一般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及恢 复期 [22-25] 。面瘫初起之急性期,邪气在络在表,病邪尚 浅,根据“邪在表,浅而纳之”的原则,笔者选用“正内 一,傍内四,而浮之” 的相对浅刺(即扬刺法),来调动经 脉之气以祛风通络,这也与众多临床医家认同的急性 期宜浅刺的观点相一致 [26-28] 。 面瘫发展至静止期,此时 病邪已由表入里,病位较深,治宜通经活络,活血化瘀, 故选用“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的相对深 刺(即齐刺法)。病情至恢复期,病邪渐去,疾病趋于恢 复,故改为“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的傍 针刺法。针对周围性面瘫的关键病变处(即翳风穴), 多针齐下,并列而立,相互为用,使针感迅速产生、 扩散, 并成倍增强,充分发挥针刺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及针 刺镇痛作用,从而迅速达到“气至病所” “通则不痛” 的目的。另外,多针针法亦可起到西医所讲的局部松 解、剥离、减张、减压等作用 [29] ,这可能也是该方法有 较好的止痛效果的重要原因。 同时,这也符合世界卫生 组织推荐的 21 世纪最佳医疗模式——个体化医疗,即 根据具体患者不同的病程阶段,不同的个性病程特征, 病情的轻重缓急分出主次,及时动态调整,使用最有针 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期与不同病程阶段患者的医疗目标和临床评估相一致 [30] 。

来源:上海针灸杂志 作者:孙钰 耿君 杨可 王小燕 江文文 赵亚

上一篇:内外同治流行性腮腺炎

下一篇:火针治疗面瘫,周围性面瘫,调整气血的偏盛偏衰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