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腰伤痛>正文

治疗腰痛《灵枢》经筋理论浅析棍针疗法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人口老龄化加速,多种因素导致腰痛患者日益增多。急性腰痛病程短,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能迅速改善或消失。慢性腰痛反复发作,临床较难根治,暂无发现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1]。棍针疗法以“筋”论治疾病,具有一定特色。本文基于《灵枢》经筋理论对腰痛的临床治疗思路进行探讨。
 
1 经筋理论是棍针疗法治疗的主要理论基础
1.1 经筋的来源
“经筋”一词见于《灵枢》,如《灵枢·经筋》对于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主治病候及治疗法均有详细的记载。在公元前11世纪就有“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甘养肉”(《周礼·天宫》)等对经筋、筋病的相关治疗。古代医家多单独论“筋”,将筋或经筋定义为经脉的附属结构,虽与经脉相关,却属于单独的筋肉系统[2]。经筋在针灸学术发展中的记载最早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明·张介宾指出:“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经筋不同于经脉行于表里脏腑,而是贯通周身,连缀百骸。目前,经络学说将经脉与经筋系统分成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经脉体系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与络脉组成。经筋系统则由十二经筋、经别与皮部组成,在临床中多数医家仍以经脉系统理论指导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对于经筋疗法的研究较少[3]。
 
1.2 十二经筋的含义与本质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言:“各经皆有筋,而筋又有病,及各有治法,故名篇。”从古代构词特性分析,经筋为复合双音词,经与筋互为修饰结构,此处的“筋”有别于现代解剖学中的“筋”,其特殊性在于兼顾“经”的特性[2]。《灵枢·经筋》对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病候特征和诊治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与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经筋体系。笔者认为,“经筋”即“十二经筋”的简称,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相辅相成,也可将其理解为“十二经部之筋”[4,5]。
 
何为经筋实质?现代医家有多种不同观点,如神经学说、神经肌肉学说、筋肉等结缔组织等,但以筋肉、神经系统为主[6]。筋,五行属木,其华在爪,十二经脉皆起于四肢末端。《素问·五脏生成》提出“诸筋者,皆属于节”,对筋的共同特性进行了说明。《灵枢·经筋》描述足三阳、三阴经结于踝、膝、髀,手三阴、三阳经筋结于腕、肘、肩,可见十二经筋在四肢的循行分布规律符合筋的特点。《说文解字》言:“筋,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筋可以通过竹节样运动发生关节活动而产生力量,可见其包含肌肉组织。筋的分布纵横交错,可以“经”总结其筋性病灶出现频率较高的部位的分布规律,划分纵向分布力线。十二经筋的十二条纵行主干线所涉及的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出现的生理变化,就是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的体现。现代研究对于经筋本质的研究,涉及肌肉、筋膜、关节、韧带等组织[7,8]。《灵枢·经筋》所述经筋病变以循筋疼痛、支挛转筋为主,也涉及筋性内脏病变,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肌腱韧带、肌肉、纤维结缔组织、关节(包括关节囊、关节滑膜)等,这符合棍针疗法以“筋”论治疾病的特点。因此,棍针疗法可作为治疗经筋病的一种方法。
 
2 《灵枢》经筋理论对腰痛的认识
2.1 腰部经筋的分布规律
《灵枢·经筋》记载“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提示足三阳经筋与腰痛关系较为密切。足三阳经筋的病变特点为“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素问·长刺节论》记载“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认为经筋病变常导致“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而下腰痛患者常出现的腰腿疼痛、麻木、功能受限等临床表现与之相符。因此,腰痛可归属“经筋病”范畴。十二经筋在循行过程中以点、线、面不同形式相交、相合,覆盖于腰部[9]。研究表明,足太阳经与足少阳经腧穴在腰痛的治疗中使用率最高[10]。《灵枢·经筋》提及足太阳经筋“上夹脊”“脊反折”,足少阳经筋“前引髀,后引尻”,涉及胸腰筋膜及竖脊肌、后锯肌、回旋肌、腰方肌、腰大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等肌肉,以及肌腱韧带等组织。足太阳经筋与足少阳经筋受累易引起腰背部拘挛疼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问题。腰部发生损伤与病变,腰部肌肉的起止点出现结节、条索状硬结等,压迫神经、血管,出现血管堵塞或不畅,神经卡压水肿,炎性组织浸润,进而引起腰背部拘挛疼痛,并向臀部、大腿、膝外侧放射,可伴有其他受累部位的疼痛、麻木。总之,腰痛与经筋病的联系密切。
 
2.2 从经筋理论解释“结筋病灶点”及腰痛
腰椎是人体的主要支柱,承担着人体约1/2的重量,其运动形式复杂。腰肌筋膜与躯干、脊柱、骨盆和髋关节有广泛的筋膜附着;膈肌、腰方肌、腹横肌、盆底肌和髂肌等通过肌筋膜联结;胸腰筋膜维持腰背部肌肉稳定和肌群收缩。这些腰部肌肉、筋膜等组织的协同作用,能稳定脊柱,保证骨盆和髋关节产生协调的运动,并缓冲人体承受的外力,以保护内脏。《灵枢·经筋》指出足太阳经筋“上结于臀,上夹脊,上项”,故其病见“脊反折”;足少阳经筋“结于尻”,故其病见“后引尻”。这两条经筋病变会引起腰背部疼痛、拘挛,俯仰受限,符合腰痛的临床表现[11]。足太阳经筋与足少阳经筋在腰背部的分布,主要涉及胸腰筋膜、脊柱与腰骶相关韧带、脊柱旁浅深层肌肉。《说文解字》言:“筋者,肉之力也。”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产生空间位移变化,再将动力传递至肌肉与骨骼联结处即关节,进而产生活动,就是所谓的运动。无论是肌肉主动收缩,还是被动牵拉之后产生的运动,其作用应力点多在肌肉起止点处,即“尽筋”(《灵枢经》)处,又称“筋结点”。《灵枢·经脉》言:“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不可见。”“分肉之间”是指数块被筋膜包裹的肌肉之间的肌间隙。肌肉、筋膜及分肉间隙均是痹痛的好发部位。《灵枢·官针》言:“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下腰部为人体主要负重部位,若长期维持在同一个姿势或在持续性应力作用下,该部位易出现劳损,肌肉的两端不断受到伤害性刺激后,从早期的保护性挛缩状态逐渐变成痉挛状态,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炎性物质渗出,出现“迫切为沫”“津液涩渗”,后继续发展为“排分肉”“肉裂而痛”,此种疼痛、痉挛症状进一步加重,反复发作,形成组织粘连、瘢痕,在集中的应力点出现顽固痹痛病灶[3,12],肌肉因过度牵拉而收缩变短,表现为皮肤表面结节、硬块,并伴有明显的压痛。《灵枢·刺节真邪》曰:“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因此,这些在长期作用下出现的条索状硬结、包块等形态异常的结缔组织或赘生物,即“横络”“结筋病灶点”[13,14]。研究发现,在115例腰痛患者中,有99%以上患者的下腰部太阳经筋上存在结筋病灶点,高频超声检查示结筋病灶点有肌筋膜增厚、脂肪结节、韧带增厚、钙化4种病理变化[15]。可见,腰痛满足经筋病变的特性,可以用经筋理论指导临床治疗。
 
2.3 经筋维持腰椎稳定
(1)经筋主束骨利关节,主司运动
腰椎与经筋系统关系密切,十二经筋在经络循行中相交、相合,多于关节、筋肉丰厚部位联结,足三阳与足三阴经筋虽然分布于头面、肩颈、躯干和下肢,但均过腰部,可以维持腰椎的稳定。《素问·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从运动系统的解剖学角度看,一方面,筋可以固定骨与关节。骨是支撑性组织,关节的运动依附于关节周围的肌肉。另一方面,筋通过弹性纤维组织的伸缩从而发动骨与关节活动,同时带动周围肌腱、韧带、关节囊、滑膜等纤维组织。《素问·五脏生成》曰:“诸筋者,皆属于节。”肌肉、肌腱、韧带等相互约束联结,附着于关节周围,不仅能稳定、平衡关节,同时可带动、运转关节而引发运动,经筋多汇集于此,故经筋有司运动的功能。关节是联系经脉与经筋的重要部位。腰部循行分布的经筋强盛,则腰椎关节稳固而富有弹性,运动灵活,舒缩自如;反之,经筋失养,腰椎关节紊乱,则出现腰椎失稳,肌肉痿软或肌肉痉挛疼痛,甚至引起腰椎关节的进一步损伤。因此,经筋对于维持腰骶部稳定,使其在屈伸、俯仰等各个方向的活动灵活自如,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16]。
 
(2)经筋为刚为墙,保护内脏
腰腹部是人体的中心枢纽,运动灵活,负重大,腰椎连结活动幅度微小的骨盆,运动模式复杂,易受损伤。经筋“内无中空”“有刚有柔”,能“连缀百骸”“维络全身”[17]。《灵枢·经脉》提出“筋为刚,肉为墙”,《灵枢·师传》指出“本身形支节者,脏腑之盖也”,经筋网络全身,外卫脏腑,保护脏腑免受外力损伤。经筋强健,身体强壮,运动灵活,可趋利避害,减少外力伤害;经筋痿弱,身体柔弱,运动迟钝,易受外力损伤,甚则危及脏腑[3]。
 
3 经筋理论对棍针疗法治疗腰痛的指导作用
棍针疗法是南洋华侨陈伯甫先生在推拿、按摩的基础上发明的一种新的治筋疗法。《灵枢·经筋》指出“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经筋病的总体治疗原则为“以痛为腧”。一般认为,患者主观感受的痛处为病灶处,对于轻症或表浅软组织损伤,多以痛点为腧穴,行针刺、推拿等疗法以消除症状。在临床中,医家们发现病灶多非单纯患者自觉的痛点处,特别是慢性疼痛的病灶,多存在经筋受到反复持续性损伤后变性,组织粘连,表现为条索状硬结、结节等,按压病灶点出现疼痛,且相应经筋循行处出现牵涉痛等,还有一些痛点是人体的一种神经反射现象,并非真正的病灶。《灵枢·卫气失常》提出:“筋病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以棍针代替手指点按、推循来寻找病源筋络,迅速定位结筋病灶点,并予以施治,省时省力,见效迅速。
 
3.1 以足太阳经筋为主,其余经筋为辅
十二经筋沿线性分布,起于四肢末端,循行聚集于关节,终于头面部。虽然不同于十二经脉有阴阳表里及走行交接的规律,但十二经筋在循行中联系密切,有点、线、面相交、相合的关系,分布广泛,连缀四肢百骸,与经脉及其他系统密切联系。足太阳经筋在腰背部的分布较广,主要涉及胸腰筋膜、腰骶部韧带及各层肌肉组织。研究表明,棍针疗法治疗腰痛以足太阳经筋为主,选取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中髎、下髎等部位[3]。
 
3.2 以“压痛为腧”为治疗总则
《灵枢·刺节真邪》指出:“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经筋中无孔,无法通行气血,故与气血本无直接关系。然经脉伏行于经筋分肉之间,若经筋病变易引起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致横络卡压,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说文解字》曰:“结,缔也;缔,结未解也。”“结”指的是事物间相互靠拢、聚集的状态。研究认为,结筋病灶点可反映经筋、经脉气血及脏腑病变,解剖实质主要是瘢痕结缔组织,按压有肿胀、疼痛等感觉[18]。《灵枢·卫气失常》指出:“筋病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筋病治疗在于局部痛处。至于具体治疗方法,可参考《灵枢·天年》《灵枢·刺节真邪》提出的“坚紧者,破散之,气下乃止”的“解结”大法,旨在解除因经筋损伤、组织粘连所引起的结节、条索状硬结等问题,消除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19]。《灵枢·经筋》言:“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十二经筋病变的主要治则为“以痛为腧”。笔者认为,以“压痛为腧”更为具体。自觉疼痛的部位或许是病灶,但有些病灶点(应施以治疗的腧穴)却非自觉痛处,经医者触诊按压后才有酸胀、疼痛感。因此,在经筋理论指导下,以“压痛为腧”为法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棍针疗法治疗腰痛的要点在于找出结筋病灶点,重点行推拨法。不同于传统经脉针刺治疗所主张达到的“气至病所”,棍针疗法能直达病所,直接刺激腰部结筋病灶点的结节、条索状硬结,随后向周围部位推开,促使筋络疏通,缓解或消除组织粘连、肌肉神经紧张挛缩的症状[20]。棍针疗法还能刺激病灶处神经,使之处于极度兴奋与抑制的交互运动,从而解除横络卡压,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使筋脉调达,气血通行,通则不痛,恢复“主束骨”“利机关”的功能。脊柱力学平衡系统包括由肌肉、韧带、筋膜等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及椎骨、椎间盘、关节囊等组成的静态平衡系统,两者在病理状态下相互影响。棍针疗法治疗筋病针对性强,避免“以痛制痛”“以损制痛”,凭借松解作用改善关节组织周围张力,提高肌腱协调性,增加关节稳定力,故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协调腰椎的动态与静态平衡。研究表明,采用棍针疗法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功能,促进腰椎间盘复位,减轻其疼痛感[21]。
 
4 小结
人体上半身、上肢的精细活动与下半身、下肢的负重支撑功能均离不开腰腹部,腰部的受力大,运动模式复杂,因此腰部经筋劳损性疾病多发,又因无法及时根治,多引起顽固性痹痛。《灵枢·经筋》对筋的认识和对筋病规律有所总结,可通过分析十二经筋循行分布规律总结的病灶点及其相应的并发症。《灵枢·经筋》与《灵枢·经脉》,较为系统地对经脉和经筋的分布循行、发病、传变扩延规律、治则、治法进行了集中总结。采用棍针疗法治疗腰痛,以《灵枢》经筋理论为指导,主要在足太阳经筋寻找结筋病灶点,施行点按、推、拨法,通过松解局部结节、条索状硬结,减轻组织张力,提高肌腱韧性,改善腰椎关节功能等。相较于针刺、推拿等常规治疗方法,棍针疗法针对性更强,利于临床推广。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苏瑟琴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中医院

上一篇:腰痛腰脊痛 针灸不容穴中脘穴一次腰痛症状减轻十次消除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