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痛风>正文

痛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剧烈,纳米微针

纳米梅花针导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1例

痛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痛风中的急性痛风 性关节炎因受累关节疼痛剧烈,关节活动受影响,极 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西药大剂量抗炎止痛药内服治 疗常诱发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1] ,存在增加 消化道出血几率风险; 受累关节局部应用非甾体类抗 炎药外涂,起效时间较慢,控制疼痛等症状疗效尚不 满意。对此笔者提出假设:人体皮肤角质致密,外涂 药物难以有效渗入, 如能将受累关节周围皮肤角质屏 障突破, 同时又不进一步损伤皮肤, 再配合药物外涂, 有可能安全有效地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局部症状。

纳米微针为现代新材料技术专利技术, 目前仅用 于导入特定药物进行皮肤美容,因其针身细微,针刺 深度可控,患者无痛苦,操作安全,故西苑医院针灸 科与纳米微针外形设计者合作, 参考中医梅花针针体 点阵分布,设计生产了 9 点点阵纳米梅花针,用于关 节部位导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痛风性 关节炎,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1 例患者均为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3 月就诊 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门诊的急性痛 风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 40 例,女 1 例;年龄 21~ 78 岁,平均(33±11)岁;病程 5 d~22 年,平均病 程(2.7±1.3)年。41 例患者急性痛风发作具体受累 关节为:第一跖趾关节 17 例,踝关节 11 例,膝关节 8 例,腕关节 2 例,第 2 近端指间关节 1 例,跗骨关 节 2 例。经西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16 XLA 125) 。

1.2 诊断标准

采用 197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分类标准 [2] :①关节液中有特征性尿酸盐结晶,或 ②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 结晶,或③符合以下 12 条中的 6 条:急性关节炎发 作大于 1 次;炎性反应在一天内达高峰;单关节炎发 作;可见关节发红;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单侧 第一跖趾关节炎发作;单侧跗骨关节炎发作;可疑痛 风石;高尿酸血症;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 线检查证 实) ;不伴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 线检查证实) ;关 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2 治疗方法

选用纳米梅花针及纳米梅花针针刺仪 (苏州纳通 公司研制开发,每个针具有 9 个梅花针针点,搭在针 具晶片面积为 3×3 mm,见图 1) 。取穴:阿是穴(病 变累计关节红肿热痛区) 。操作:①患者取卧位,常 规消毒后,将纳米梅花针装入纳米梅花针针刺仪,纳 米梅花针参数为:3DL-GG 500 μm,然后对受累关节 局部进行点提刺激(针刺仪激发针刺频率为 100 Hz, 每个针刺部位点提法约历时 0.1~0.2 s,故每针刺点 接受 10~20 次纳米梅花针针刺刺激) ,操作覆盖受累 关节红肿热痛区。②针刺局部涂抹覆盖双氯芬酸二 乙胺乳胶剂,依据受累局部范围不同,应用约 2~5 g 药物。再次应用纳米梅花针针刺仪填装纳米梅花针 在涂抹药物上进行点提操作,应用针具局部震动进 一步促进药物渗入,见图 2。每日治疗 1 次,至疼 痛完全缓解,最长治疗 7 日。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 主要指标: 疼痛 VAS (visual analogous scale, VAS)评分 [3] ,即以 10 cm 标尺,0 表示不痛,10 表 示患者能够想象的最大疼痛强度, 患者主观选择能够 代表疼痛的点,据此记录患者 VAS 疼痛分值。分别 于治疗前,治疗后 5、10、15 min 各时间点记录。

痛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剧烈,纳米微针

(2)次要指标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4] 相关标准 拟定, 详见表 1。 分别于每次治疗前、 每次治疗后 15 min 记录次要症状各项总分。

3.2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采用均 数±标准差( x ±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治疗前后各时点 VAS 评分比较 治疗后 5、10、15 min,患者 VAS 评分均较治疗 前降低(均 P <0.05) ,见表 2。

表 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 VAS 评分
评价时点 VAS( x s  ) t P 95%置信区间
治疗前 6.7±1.57 6.01~7.49
治疗后 5 min 5.0±1.81 2.84 0.002 4 4.15~5.85
治疗后 10 min 4.8±1.79 2.98 0.001 0 4.01~5.69
治疗后 15 min 4.4±1.83 3.37 0.000 2 3.62~5.33

(2)治疗前后次要症状评分 治疗前后次要症状评分分别为 6.90±2.79、5.75± 2.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4 体会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严重疼 痛、关节红肿、活动受限,其中疼痛症状对患者生活 质量影响最大,故目前治疗以止痛为主要目标,指南 推荐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 anti - inflammatory drug, NSAID) ,秋水仙碱是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一线推荐用 药 [5] , 大剂量非甾体类药物口服常引发消化道溃疡等 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

笔者认为,如能将非甾体类药物有效局部外用, 可达到控制疼痛、炎性反应,同时又避免内服药物之 不良反应发生。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是临床常用非 甾体类药物皮肤给药剂型,但笔者临床体会,应用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止痛抗炎, 起效时间与止痛效果均 未令人满意, 考虑原因在于人体皮肤角质屏障难以打 开,药物渗入效果不理想。

中医传统针具梅花针又称为皮肤针, 叩刺后可损 伤皮肤,药物可有效渗入,但传统针具针尖直径 3 mm,损伤较大,参考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说明 书中有如下表述: “不得用于破损皮肤或感染性创 口” ,笔者认为,传统梅花针叩刺后皮肤可见明显出 血点,对皮肤有一定损伤,应用于导入双氯芬酸二乙 胺乳膏不适用。故尝试寻求仅打开皮肤角质通道,同 时不造成皮肤进一步损伤的新型梅花针针具。

经多方检索国内外针具设计研究进展, 笔者找到 了纳米微针设计者,国际著名材料学专家徐百教授, 他领衔设计的纳米微针取得多项国际国内专利, 完成 了前期面部应用导入低分子玻尿酸进行抗皱研究, 并 获批产品上市。笔者与徐百教授合作,并提出参考中 医传统梅花针针尖点阵分布特征,减少纳米微针针 其走行大致与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外侧的范围一致, 包含了伏兔、阴市、梁丘等穴位。足阳明胃经为水谷 之海,经气充盛则气血生化有源。 《黄帝内经》述: “荣者,水谷之精气也。 ”营卫虚则腠理稀疏,经脉 滞涩,脏腑失于温煦。故调养阳明经所过之处的腧穴 可助营卫调五脏,络六腑,循经脉,从根本补充人体 正气。 《医宗金鉴》有云: “伏兔主刺腿膝冷。 ” 《针灸 大成》曰: “梁丘主膝脚腰痛,冷痹不仁。 ”加之阴市 等穴合用以通调阳明经气血,祛风除湿,共同激发胆 经阳气,减轻皮肤表面的蚁行与烧灼感。诸穴合用, 使活血化瘀、鼓动阳气、健运气血之力倍增,肌肤复 得濡养,筋脉得以通调。

现代医学则认为股外侧皮神经炎是外伤、久行、 劳累等因素引起的股外侧皮神经营养和代谢方面的 单纯炎性病变。股外侧皮神经从腰大肌外缘穿出,走 向前外侧, 穿越腹股沟韧带, 在髂前上棘下方 5~6 cm 处穿出深筋膜,分布于大腿前外侧的皮肤。隔姜隔药 灸的施灸范围与股外侧皮神经的分布区域相符合, 既 能改善局部皮肤、肌肉的麻木疼痛,又能通过热量的 渗透达到营养神经的作用。 《名医别录》 有言: “生姜, 归五藏,除风邪寒热。 ”生姜辛温升散,打碎成泥更 可汇聚其散寒之力;艾绒作为燃烧物质,在隔物灸中 起着调和阴阳、 温通经脉的重要作用。 药粉中的防风、 桂枝为治疗痹症常用之主药,防风始载于《神农本草 经》 ,擅祛风除湿止痛;桂枝和营调卫、解肌助阳, 使凝滞之血得温则行;穿山龙入肝经,可活血通络, 又善于治疗风湿痹痛; 《本草汇言》载: “清风藤,散 风寒湿痹之药也” ,与穿山龙合用,更可增强舒筋利 髓之功;肉桂性大热,其补火助阳作用力持久,既能 散寒通脉,又可鼓舞气血生长;蜂房性善走窜,其祛 风破积之力能使整体的药效倍增。诸药配伍,共奏温 经通脉、调和气血、祛邪止痛之效。

隔姜隔药灸疗法集两种灸法的优势于一体, 充分 发挥经络腧穴、温热、燃烧药物与间隔药物的四重互 伍作用。充分将中西医相结合,既直接作用于病变部 位,又从根本论治。以灸法代替针刺,更能消除惧针 患者的心理负担,且无不良反应,经济绿色,操作简 单,患者更容易接受,适于推广。

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张路 徐百 马芳 王克键 陆永辉 訾明杰 金泰局 许祐瑄 沈建武 赖雪莲

上一篇:外敷对辅助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下一篇:中医辨证治疗痛风 分清虚实主次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