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募配穴法治疗泥沙样胆结石
患者女, 31 岁, 主因胃脘部胀满1 年余, 于2016 年 6 月27 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门诊。
1 年前患者由于家中变故, 情志不畅, 出 现胃脘部胀满, 不思饮食, 后于当地社区医院查腹 部超声示胆囊体部前 2/3 充满泥沙样胆结石, 遂就 诊于我院针灸部门诊, 刻诊: 患者神清, 精神可, 无头 痛及头晕, 胃脘部胀满, 进食后加重, 时有嗳气, 纳食 少, 寐安, 大便不畅, 小便调, 舌红, 苔薄白, 脉弦。行 腹部超声检查示胆囊颈体部可见多枚 0. 3 ~0. 8 cm 光团, 提示为胆囊泥沙样结石。中医诊断: 胆石症, 肝气郁结证; 西医诊断: 泥沙样胆结石。
治疗原则: 疏肝理气, 利胆和胃。
针刺选穴: 主穴为肝俞、 胆俞、 脾俞、 胃俞、 日月( 右侧) 、 期门( 右侧) 、 丘墟( 右 侧) 、 阳陵泉( 右侧) 。配穴为太冲、 内关、 合谷、 足三 里( 右侧) 、 三阴交。
操作: 患者先取俯卧位, 局部 穴位常规消毒, 用华佗牌 0. 30 mm × 40 mm 毫针。 肝俞、 胆俞、 脾俞、 胃俞直刺 0. 5 寸, 均用捻转泻法, 使针感向前胸腹部放射, 不留针。后嘱患者取仰卧 位, 局部穴位常规消毒, 日月、 期门平刺 0. 5 ~1. 0 寸, 施以提插泻法, 针刺得气使患者感到胆囊区有胀 满或疼痛的感觉。余穴常规操作平补平泻。留针 30 min, 每日治疗 1 次, 14 d 为 1 个疗程。嘱患者自 行观察排石情况, 将粪便置于玻璃杯中, 留样观察, 如有结石排出, 可见大便浮于杯上, 沙石沉于杯下。 当日针刺后患者胃脘部胀满减轻, 大便通畅, 纳食增 多, 自行于家中留置大便未见泥沙样结石。治疗2 d 后大便中可见泥沙样结石排出。后每日均可于大便 中发现细小结石。效不更法, 连续治疗 2 个疗程后, 患者大便中无结石排出, 胃脘部胀满感消失, 无嗳 气, 饮食情况正常, 复查腹部超声示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嘱患者保持情志舒畅, 注意 清淡饮食。
讨论
中医学认为, 本病自古有之, 属于“胁 痛 ” 、 “胆胀 ” 、 “黄疸” 等范畴 [1 ] 。以肝郁气滞 、 饮食 不节、 气滞血瘀和中焦湿热为主要病因病机,治疗 以疏肝理气、 通经利胆、 行气止痛和清热利湿为原 则。黄元御《长沙药解》 曰 : “肝气宜升, 胆火宜降; 然非脾气上行, 则肝气不升; 非胃气之下行, 则胆火 不降。 ” 该患者发病前有情志不舒病史, 日久致肝气 郁结, 肝失条达, 疏泄不利, 气机阻滞, 胆汁疏泄失 常, 郁结成石。肝胆疏泄失常, 影响脾胃健运, 故胃 脘部胀满, 进食后加重, 时有嗳气, 纳食少等临床表 现。根据 《黄帝内经 》 “六腑以通为用” 之旨, 募配穴 均采用泻法。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 穴, 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且在分布 上大体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 与脏腑之气相互贯通、 紧密联系, 因此临床上常用俞 募配穴法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 以发挥其协同作用。 肝俞、 胆俞、 日月和期门分别为肝胆经俞穴和募穴, 用俞募相配伍, 针感可传达到脏腑, 调畅肝胆经经络 气血。另据报道, 针刺肝胆经之俞穴和募穴, 可使奥 狄氏括约肌舒张, 增强胆囊收缩排空能力, 有利于胆 结石的排出 [2 ] 。“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 , 原 穴是脏腑原气经过与留止的部位, 太冲为肝经原穴, 丘墟为胆经原穴, 针刺丘墟、 太冲能使原气通达, 从 而发挥其维护正气、 抗御病邪的作用, 且太冲具有疏 肝解郁之功 。“治府者治其合” , 阳陵泉为胆的下合 穴, 故可调节胆系舒缩功能, 畅通排石之道, 故而增 加胆囊的运动和排空。通过取肝胆的俞募穴、 原穴 及胆的下合穴,使肝胆经气通畅无阻, 气机调达, 则 疾病得除。脾俞、 胃俞为脾胃经背俞穴, 三阴交为足 三阴经交会穴 。《针灸大成》 云 : “主脾胃虚弱, 心腹 胀满, 不思饮食” 。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 合治内 腑, 取上述四穴共奏运脾和胃之功。内关穴属手厥 阴心包经之络穴, 别走手少阳三焦经,八脉交会穴 之一, 通于阴维脉 。“三焦为阳气之父, 心包为阴血 之母。 ” 故针刺内关穴有统调全身气血的重要作用。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 腑, 故具有调和气血的功能 。《灵枢·本输篇》 曰: “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 为原。 ” 该穴能升降开宣, 为 治气病之主穴; 若与其他经穴相配, 亦能治血病。故 以内关、 合谷两穴相配达到整体调节全身经络气血 之作用。如上法所述施治, 可疏肝理气, 利胆和胃, 故获良效。
现代医学认为胆结石是消化科常见病, 主要是 指结石存在于肝胆系统中, 依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 胆固醇结石、 胆色素结石与混合性结石 [3 ] 。泥沙样 结石属于胆色素性结石, 主要成分是胆红素, 因而质 脆易碎, 像大小不一的泥沙, 广泛分布在整个胆道系 统 [4 ] 。西医治疗多采用口服药物、 外科手术及超音 波震荡法等方法去除结石, 或通过合理饮食控制胆 结石形成 [5 ] 。但手术治疗常存在一些术后并发症, 且可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 长期服用西药会产生较 大的不良反应,超声波碎石则比较适用于结石较大 患者。而针刺治疗泥沙样胆结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 临床症状, 促进结石排出, 且不良反应小, 患者易于 接受, 具有安全可靠的优势。
来源: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作者:杨菲菲 杨白燕